第七百一十一章 农夫犹饿死 - 大唐败家子 - 爱笑的流浪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唐败家子 >

第七百一十一章 农夫犹饿死

其他的村子,房俊估摸着,也是这么一种情况。

主要就是赋税很重的,朝堂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别的不说,每年光是边防军队,这都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这羊毛出在羊身上,自然而然,所有的赋税,全部都压在了庶民身上。

这天底下,最苦的就是这些农民了,他们大部分没有土地,好不容易有点土地,也会被人给巧取豪夺了去。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房俊背负着双手,来了一句诗,当然了,这首诗的主人,现在还没有出来呢?他也是借用一下,抒发一下情感。

闻言,一旁的张冒,都惊呆了,他从来都不知道,房俊还会写诗。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好诗,好诗啊?”

张冒立刻激动了起来。

“只是有感而发而已,并非我所写。”

房俊说道,他也是不会占据别人的作品,唐诗灿烂,可是这会儿,还没有到鼎盛的时期,很多诗人,还没有冒出来呢?

“老人家,官府没有给你们赈济吗?”

房俊坐了下来,跟之前那个老头谈话,他此行的目的,自然是不会忘记的,那是要看一看,官府是在搞什么?如果赈济得体,那么就不会出现这么多流民了,出现一小部分,怕是差不多的。

老头子吃了五个满头,精神倒是好了不少,也有了一点气力。

“终于吃了一顿饱饭了,没有人来救我们,我们只有等死,年轻人都跑了,只剩下我们这些跑不动的,连我的两个儿子,都跑了。”

老头子叹气。

“真是不像话,怎能把自己的父亲丢下。”

张冒说道。

“没有了食物,人就会像动物一样,你觉得动物,会管自己的父亲吗?”

房俊倒是不以为然,他在说一个基本事实就是了。

“这样说来,官府是层层盘剥了,百姓的手里,一个子都没有落,几百万两白银啊!最终能有多少进了百姓的口袋呢?”

房俊叹了一口气,地方上的官吏,很多都是中饱私囊,以自己的私利为主,他下了决心,这一次,非要整整这些人不可。

“公子啊!他们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如果不救济,怕是只有饿死,我算是明白,为什么那么多流民了。”

张冒说道。

“是啊!得开仓赈济才是,否则,流民只会越来越多。”

房俊自然不想见到,出现更多的流民,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人饿死。

“他们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朝堂赈灾了,因此,肯定对朝堂心怀不满。”

张冒说道。

房俊点了点头,他也是这般认为的。

随后,房俊就回到了五平县城,他估计其他的村子,也差不多。

一处朱门,弥漫着酒肉的味道,这肯定是大户人家,多有存粮,在这天灾之下,照样可以过上好日子。

房俊等人,回了客栈,接下来,就是等小梦回来了。

等了一个时辰左右,小梦就回来了,带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五平县城的县令大人,正在跟小妾玩耍,日子过得滋润。

房俊勃然大怒,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

这个县令,这都是什么时候了,居然还在享乐,真是岂有此理啊!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此贼不斩之,如何可以服众。

“这个该杀的县令,赈灾不利,他在吃人血,这个王八蛋,他是不想活了。”

房俊愤恨的说道。

一旁,听到这句话的掌柜宋三,可就不淡定了,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居然敢辱骂县令大人,这还了得。

当然了,对方都是年轻人,这可能硬来,那是打不过得,他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是派伙计,去请县衙里的捕快去了,这一幕,房俊倒是没有看到。

“公子,接下来,该怎么办?”

张冒询问。

“我自有主张。”

房俊淡淡的说道,他的意思还是明正典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这种县令留着做什么?必须得杀掉才是。

也就不过就两盏茶的时间,来了一班捕快到客栈,宋三一下子就站了出来,进行指认。

“赵头,就是他们。”

宋三指认,他盯着一名中年捕头。

“就是你们几个,敢辱骂县令大人。”

赵头阴沉着脸色,目光那是咄咄逼人。

“没错,我们是骂了他王八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