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突击
这个情况很严重,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造成江堤塌方,后果不堪设想。
许白把喜子和刚子叫到一起商量对策。
“刚子、喜子,你们看这一段大堤,草皮已经被完全冲刷掉了,有的地方已经在小面积的塌方,必须想办法控制。”
许白指着一处塌方口说。
喜子打着赤脚到水里试了试说:“确实,这些地方地质很松软,如果不控制会造成大面积塌方,可怎么控制呀,这个大堤是斜坡,不能填充土石方。”
“要是能用什么东西把这些地方遮挡住就好了。”许白自言自语。
“用彩条布,我昨天进城看见有人用彩条布堵管涌,我们也可以把这一段的江堤上沿部分用彩条布全部遮挡,就可以抵御大浪的冲刷,就是代价太大了。”
刚子提出建议。
“这个办法好,现在不能讲代价,要是出了问题代价更大。”
许白随即打电话让柏昌孝在市内买一千米彩条布送过来。
两个小时后,满满一车的彩条布送了过来,喜子和刚子开始组织工人沿着江堤铺设彩条布,彩条布有三米宽,有一半要铺到水下,工人要穿着裤杈下水作业。
风浪很大,下水的工人身上都绑着绳子,防止被洪水冲走。
历时三个小时,一千米的堤段被彩条布覆盖,远远看去,还很壮观。
这个办法很有效,浪再大也冲刷不到泥土。
刚解决这个问题,指挥部打来电话,说汉江一号洪峰将在晚上十二点左右抵达江城,各单位在十二点之前将各自管辖的大堤加高一米,防止洪水漫低。
许白接到这个通知有些愣住了,五个小时把一千米的江堤垒高一米,这个任务那就太重了,而且是在晚上难度更大。
再难也要完成任务,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许白迅速冷静下来分派任务:“喜子,你立刻打电话给胡总,把预备队调过来,同时安排挖机运输车往大堤脚下运送沙土,准备灌装沙袋。”
“好勒,我去安排。”
“刚子,组织电工把照明电拉到大堤上,注意电线不能落地,人太多防止触电,另外把所有人都叫起来,准备吃饭,今天晚上要打硬仗。”
“行,我去通知。”
安排完两人,许白又打电话给柏昌孝,让他去市防汛指挥部领取两万条编织袋,这是分的指标,再不够可能要自己想办法了。
“小白,给,你的盒饭。”
柏菲拿着两个盒饭走了过来,递给他一盒。
“菲菲,今天晚上洪峰过境,整个大堤要加高一米,我不能回去了,吃完饭你们赶紧离开,估计马上大堤上就不允许车辆通行了。”
许白接过盒饭边吃边说。
“加高一米?这个工作量好大呀,完的成不?”
“必须完成,这是指挥部的死命令,部队十万大军已经加入进来了,整个汉江两岸防汛人员有数百万,今天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那我们也不走,给你们端茶送水,拿手电筒照明也行。”
“那好吧,不过中巴车要退出去,不然会影响我们的工作。”
“我知道,我让他们回去准备夜宵,从圩里绕过来,无非多走十几公里路。”
“行,那你顺便通知爸,让他也走圩里,估计一会就上不了大堤了。”
许白用几分钟吃掉了盒饭,刚起身准备组织工人开工,就看见隔壁堤段的负责人徐斌匆匆跑过来,他是个乡长,三十来岁,年轻有为,这段时间在堤上都混熟了。
“许总,向你求助来啦,能不能借一台发电机给我呀,马上天黑了,光靠手电筒照明太影响进度,我怕完不成任务啊。”
徐斌显得很着急,其实不光他着急,整个大堤上的人都着急,除了离村子近的位置可以接民用电外,其他的单位都没有配备发电机,因为他们的防洪人员不是常驻大堤上,换班了就回家,所以晚上值班就是用手电筒。
许白皱了皱眉,其实对于他们来说,两台发电机正好,大堤上一台照明垒堤坝,堤内一台灌装沙袋。
现在兄弟单位开口了,必须得借呀,不然他们完不成任务你做得再好也是白搭。
“刚子,把这台发电机组给徐乡长他们安装好,另外让胡总还调两台过来。”
现在天还没黑,应该还来得及,许白立马让刚子带电工把电灯安装到隔壁堤段。
挖机和运输车司机连饭都没吃,抓紧时间把三百米开外的沙土运到大堤脚下,用于灌装沙袋。
准备就绪,许白拿起扩音器大声喊道:“喜子,开工。”
一千名工人分成五组,每组二百人从大堤上分两队一字排开到大堤底下,将沙袋进行接力传递,这种方法最省力,效率也最高。
因为大堤高达二十余米,坡也比较陡,如果用人扛,扛不了两袋就会累趴下。
由于只有一台发电机,只能用在大堤上,大堤下面灌装沙袋只能用手电筒照明,在柏菲的的指挥下,温馨和她的同学们也分成几组给工人照明,递送矿泉水。
一个小时后,胡友成带着增援的工人过来了,一千五百人,这是他担心人手不够又临时抽调了五百人。
同时还带来了两台发电机组,一场跟时间赛跑的攻坚战全面展开。
整个汉江两岸延绵数百里集结数百万军民,不眠不休跟洪水作斗争。
空中不时有军用直升机来回巡查。
许白在指挥大堤上的工人垒堤坝的同时,密切注意水位的变化。
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许白注意到水位上涨加快,这是洪峰来领的预兆,好在他们这一段的堤坝加高基本要完工了,垒好的部分还加盖了彩条布,防止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