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豆腐
这下有些不好办了,吴勇和崔凌云赶不回来,董泰宁和黄忻联手,再加上叶家在背后虎视眈眈,张正信一个人怕是压不下来。
杨鸿云眉心死死拧着,神色有一丝凝重。
他看了眼置身事外的韩洛,心想,要是张正信官职压不住黄忻,那就把韩洛给丢出去,身为韩咏明的附庸,他就不信黄忻有胆子对韩洛下手。
正在吃点心的韩洛忽然感觉背脊一阵发凉,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他的后勃颈。
他下意识摸了摸,一转头,就对上了一脸算计的杨鸿云。
韩洛:“……”
下方场地第二场比试题目终于展开,会场上共有六十六种食材,飞禽走兽、鱼虾蟹蚌皆囊括在内,比试要求,便是在这六十六种菜中选一道主食材,在两个时辰内做出四道相应的拿手好菜。
为彰显公平公正,董泰宁还特地请在场官位最大的黄忻上前抽签。
黄忻还假惺惺跟张正信客套了两句,言自己非临安府父母官,不该转客为主,应当让张正信上前云云。
梁十七在下头听得直翻白眼,着实虚伪的紧,她就不信这抽签的箱子没动手脚,都是千年的狐狸,还玩什么聊斋啊。
她眸光在台上台下来回扫视,脑子里却是在想,岳榕最擅长什么菜来着?淮扬?鲁菜?还是广府菜?
思索间,黄忻已经从抽签箱里抽出了主食材:豆腐。
“额?”黄忻神情疑惑。
怎么会是豆腐?!
董泰宁嘴角的笑容瞬间僵住,目瞪口呆的模样看起来有点搞笑,除了张正信和林阳泽之外,台上其他的评审也交头接耳起来,惊讶者有之,疑惑者亦有之,再看台下的岳榕,就见她一张清秀的脸面色青白交接,显然是被惊得不轻。
哦豁,翻车了?
梁十七伸手压住抑制不住快要上扬的嘴角,幸灾乐祸的想,究竟是谁施了这么一招偷梁换柱,简直干的漂亮!
董泰宁也在想这个问题,不过梁十七是乐不可支,他则是怒不可遏,他心里第一个怀疑的人便是林阳泽,可等他发热的头脑逐渐冷静下来,又觉太蹊跷。
抽签箱在未开启之前一直放在蓬莱阁密室中,除了他有钥匙,连酒楼里的掌柜都进不去,更何况林阳泽一个黄毛小儿,他昨天请了林阳泽和崔钰到蓬莱阁探了探口风,这两个年轻人心高气傲不屑与他为伍,胆子挺大,可惜太年轻,一看就藏不住事,不像林家那个老狐狸深藏不露。
况且,他们也不知今日比试会有抽签的规则,知晓此事的就只有他、黄忻、周家。
思来想去,董泰宁还是解除了林阳泽的怀疑。
可究竟是谁把鸡换成了豆腐呢?
董泰宁百思不得其解,可时间不等人,这会儿也没工夫等他想明白,比试还得继续。
豆腐就豆腐吧。
这下,可苦了参赛的厨子了,他们平日里钻研菜色,哪个不是使劲了往鸡鸭鱼肉上下功夫,豆腐?青菜煮豆腐吗?像客来轩那样做千奇百怪豆腐菜的也不是没有,可终究是少数。
说白了,酒楼饭馆还是以赚钱为营生,青菜豆腐这种小菜老百姓大多都吃的起,犯不着去酒楼里花那个冤枉钱,达官贵人则是喜欢大鱼大肉怎么贵重怎么来,谁会去酒楼吃清粥白菜啊!
他们最多也就会来一道杏仁豆腐。
然而那道甜点虽然加了豆腐二字,却并非真正的豆腐。
梁十七纵观全场,不禁叹气摇头,这大抵就是普通厨子和御厨之间横隔的沟壑,真正的好厨子,遇上简单的食材也能将其美味激发出八九成来。
定下主食材后,还有一柱香的时间供他们挑选辅助食材,食材不可乱选抢夺,所选食材必须要用到菜肴里,不然直接被视为违规淘汰。
有这条规矩在,挑选食材的场面就显得十分平和,没有硝烟气。
梁十七提着篮子边走边挑,吴贵刘万二人跟在她身后,乍一看还以为是哪家小姐出门逛街买菜来了,可别看她脸上一派轻松,选菜的速度可半点不慢,走了半圈菜篮子里便已经满了。
而且她挑选的菜千奇百怪,完全看不出来她究竟要做什么。
因为淘汰了一大半厨子,场地范围缩小,外面围观的百姓比上一场更能看清厨子的一举一动,当厨子的大多是男人,两个厨娘在一群汉子中很是显眼,而梁十七那挑菜的架势更是引人注目。
有人摸不准头脑,就问:“她挑这么多菜,用得过来吗?”
“要我说,这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做事没个章法,估计是连比试的规矩都没听清,把四道菜当十道菜了。”
“我看你才见识短,你知道那人是谁吗就张口胡来,客来轩听过没有?梁十七晓得不?她可是能做出一品豆腐的人,还会怕这种题目?我看啊,今天的第一名没什么悬念,不出意外还是她。”
什么客来轩,什么梁十七?
有些地方消息闭塞,又远,未必听过客来轩的名头,先前说话的人约摸是刚来的,不然不可能不知道梁十七的大名。
短短几天时间,梁十七先是以一挑三,把周家和金膳堂的脸打得啪啪响,掀起全城赌局,让无数老饕和赌棍为她哐哐撞大墙;又以绝对的优势稳坐百人厨艺大会第一场比试第一名的宝座,脚踩蓬莱阁,拳打醉霄楼,听着就爽!
街头巷尾谁不议论,没听说过的不是外来人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
饶是身边数位百姓激动讲述,那位仁兄依旧不以为然,觉得他们的话有些夸大其词。一个厨娘而已,说的天花乱坠,她再怎么会做菜,也不可能把豆腐烧成肉的味道。
朋友,那是你没吃过客来轩的一品豆腐,要是吃过,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见他坚持己见,其余人也不再多说,坐等他被梁十七打脸。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过去,比试正式开始。
两个时辰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一般做四道菜是绰绰有余,但如果是要做烤鸭烤鹅这种耗费时间的硬菜,那时间肯定赶。
这时候,厨子们又有点侥幸起来,做豆腐可比那些菜容易的多,至少不用担心来不及完成这种问题。
但有这些想法的厨子中,不包括梁十七。
两个时辰,对梁十七来说还是有点紧,因为要熬高汤。
她打算做组庵豆腐,鲜虾酿豆腐,口袋豆腐,文思豆腐。其中做法最复杂的要数口袋豆腐,而时间最久则是组庵豆腐,若非如此,她原本是打算做一品豆腐,而非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