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 食色生香,一品美味小厨娘 - 楚天阔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二百四十九章

燕京城不比江南水乡,那边一举手一投足都被人紧盯着,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别人口中的把柄。

梁十七和那些大家闺秀不同,她天性洒脱,比那些嬷嬷一板一眼教导出来的女子更为灵气,若她真跟着杨鸿云去了燕京城而被禁锢在那些条条框框里,那才是真的可惜。

韩洛虽说的是负气话,但无不道理。

梁十七知好歹,笑着给他斟茶:“小侯爷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燕京还是要去,我不怕那些个魑魅魍魉,她们说她们的,我过我的,人生在世活着是为自己,管他人做甚,方才我问打仗之事,是以为朝廷官员克扣军资……”

说到此处她顿了顿。

杨鸿云也颇为意外地看着她。

两人皆是想到晋王死后,朝中被韩咏明掌控,齐王在无粮草无援军的情况下,极为艰险地夺回了十三座城池。

见杨鸿云思绪飞远,梁十七安慰般拍拍他的膝盖,继续解释道:“不过听鸿云所说,便知是我想岔了。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知运送粮草不易,人少容易被敌军拦截,人员冗杂,行动起来又显累赘。

我虽是一介女子,但也懂何为精忠报国,何为马革裹尸,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百姓之所以能安居乐业,皆因战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如此,我也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梁十七话落,众人却是久默无言。

过了半晌,韩洛喉间滑动,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没想到,你还挺看重武将。”

梁十七笑得明媚,摆手:“这跟文人武将没关系,既不能单以文治国,也不能单以武征伐,这其中的门道太多,我所言不过是一点拙见罢了,上不得台面。”

其余人可不这么想。

梁十七比朝中某些刚愎自用的官员看得还要透彻,要是大周朝每个官员百姓都能有她这番心性,小皇帝也不用每天摔奏折嚷嚷着不要当破皇帝了。

崔钰是在场所有人中对朝中局面了解最浅薄的,主要还是没兴趣,懒得多思考。

他的关注点在于梁十七说的最后那句话——她想为边疆战士做些什么。

崔钰好奇她要怎么做。

他向来心直口快,心里这么想,嘴上也这么问了。

“嫂夫人,你已经有想法了?”

“嗯……”梁十七捏着下巴,“是有点,你们方才不是说想给淳儿送菜么,其实也不是不可以。”

“真的?!”众人异口同声。

梁十七点头:“就是有点麻烦,不过能试一试,若是成了,说不定能用到军粮上。”

韩洛被她勾起了兴趣,忙催:“快说来听听!”

“你们可知为何那些腌菜能储藏很久?”

这道题崔钰会,他举手回答:“因为盐!”

“错,是水。”

“啊?”崔钰傻了。

“腌制过程中,无论是湿腌或干腌,都是为了降低食品组织内的水分活度,提高渗透压,从而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动。”

众人听得云里雾里,什么是微生物?酶又是什么东西?

杨鸿云已经习惯梁十七说话时不时冒出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词,他顺着梁十七的思维去思考,刹那间便有了头绪:“你是指,只要把做好的菜像腊肉那样烘干水分,就可以达到长途运输的目的?”

梁十七比了个大拇指,用孺子可教也的眼神看杨鸿云。

“这个想法是对的,但光是晾干无法保证食物的美味,你可记得我曾经说过,空气中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微小生物,这些看不见的微生物会加快食物的腐烂,但它们一旦失去了空气,就无法生存,就像鱼无法离开水。”

杨鸿云眼睛逐渐明亮:“只要想办法隔绝空气,就能减少食物腐烂的速度。”

崔钰在一旁抓耳挠腮,感觉自己脑子不够用:“可、可是空气怎么隔绝啊?用罩子罩起来吗?”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怎么搞?

崔钰完全无法想象。

别说他,林阳泽、崔桓等人也觉得这个想法太过匪夷所思。

反倒是墨汐,她双眼亮晶晶的,听得十分入神。

食物中有肉类,人受伤时伤口坏死,同样的腐烂,是不是也意味着都是所谓的微生物在搞鬼?

她养过很多蛊虫,大到手臂粗,小到比砂砾还细,肉眼几乎难以辨别,梁十七口中所谓的微生物,或许和蛊虫有异曲同工之妙?

墨汐闪过诸多念头,每一个都让她兴奋不已。

梁十七没顾得上墨汐,她觉得用嘴讲解不如让他们自己动手实践来得快。

玻璃厂的工人还留下了两个没回京,梁十七便让他们做出三个透明的玻璃盒出来,其中两个稍微复杂点,需要做个抽气筒对准的气头。

又托杨松做出两个抽气筒。

弹簧、垫片、垫圈是有点难做,不过咱们林阳泽林富少神通广大,这些都不是问题。

***

住在客来轩里的书生不少,万里书院的几个学生也经常呼朋唤友来庄子里采风,热闹的很。

他们跟杨鸿云、林阳泽、以及崔家兄弟都混熟了,外加一个新来的丰泰。

丰泰在客栈里住了两日,吃饱喝足,精神头好了许多,看上去也不再像之前那般忧郁形容枯槁,他文采学识皆为上等,学生嘛,有共同话题就很容易交上朋友。

于是乎,丰泰也成了万里书院小分队的一员,大家有酒共享,谈天论地好不快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