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第518章赵兴并不知道这些,他在早朝上大发雷霆,除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外,也确实是被那些官员给气到了。
那些官员明知道铸造假币是大罪,不敢为那些人求情,却想尽办法来阻止。
当然了,那些官员脸皮可没有那么薄。
就大宋文官的尿性,连勾结叛军,给叛军送钱粮的官员,都能为其求情。
怎么可能只是因为担心影响自己的名声,就不敢直接为那些被抓的官员求情。
他们想要求情,有的是理由。
什么法不责众,什么为了朝廷稳定。
是不是显的忧国忧民,大公无私?
之所以没有这么做,真正的原因还是李杰这个驸马也被抓了。
若是赵兴不抓李杰,他们可以求情,可赵兴如此铁面无私,他他们还怎么求情?
不过赵兴也清楚,这只是暂时的,若是他对李杰的处罚轻了,那些官员必然会发难的。
“陛下,盛副坚求见!”一个内侍走进大殿行礼道。
“传!”赵兴回过神来说道。
“是!”
内侍退了出去,不一会盛维走了进来。
“臣拜见陛下!”盛维行礼道。
“免礼!”赵兴摆了摆手。
赵兴把设立钱庄的事情交给了盛维,就掉他去钱监任职,担任副监。
钱监是大宋负责铸造管理钱币的机构。
“陛下,各地钱庄都已经准备好了,不知什么时候可以正式运行?”盛维问道。
“新币已经运到了么?”赵兴问道。
“新币一共铸造了铜钱一千万贯,银币两百万枚。都已经运送到了各个钱庄。”盛维说道。
赵兴闻言心里盘算了一下,铜钱他虽然重铸了,不过并没有改变原有的样式。
古代铜钱,几乎中间都有个方孔,代表着外圆内方。
虽然有一定的蕴意,可主要的用途还是方便用东西串起来。
这一点赵兴并没有进行改动,只是加大了铸造工艺。
数百能工巧匠,共同研发出来的,铸造出的铜钱十分精美。
这样虽然增加了铸造成本,却能够很好的防伪。
只有朝廷能够征调这么多能工巧匠,加上大量铸造,才能保证朝廷铸造钱币有利可图。
以后若是有人再铸造假币,要想以假乱真,光是铸造成本就已经超过铜钱了。
既然打假,自然也要进行防伪,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假币的出现。
假币之所以泛滥,除了因为商业发达,大量钱币流入别的国家外。
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铸造成本低廉。
说到底,古代之所以使用铜做钱币,并非是因为铜稀缺。
文化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古代货币产生于青铜时代后期,青铜器享有崇高的地位,具有祭天地、敬鬼神、释王权的功能,是当时身份地位的象征。
青铜器不仅用于制作礼器、兵器、乐器等,还承载着社会意识形态、礼仪文化和规矩制度等文化意义。因此,青铜被普遍用于贡献、赏赐、赋税、罚没、俸禄和支付等经济活动,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财富。
但是铜的价值,本身和铸造成钱后的价值并不相等。
否则朝廷也承担不起。
因此对于朝廷来说,铸造钱币本身就是一种赚钱的行为。
所以在铸造钱币时使用的工艺不能说查,但也绝对不是最顶尖的。
铸造铜钱,可能实际成本只有两三成,若是工艺顶尖,就会加剧成本,对于朝廷来说就是‘亏钱’了。
因为工艺并不是最好的,给了造假的人有机可乘。
他们虽然不用按照朝廷的标准来铸造钱币,可最起码看着要像。
再技艺落后朝廷,铸造的量又比不过朝廷的情况下,他们铸造的假币虽然没有朝廷的精美,成本却要比朝廷高。
赵兴为了防止假币的出现,加强了工艺,就是要让那些人铸造假币的花费高于铸造出来钱币的实际价值。
否则铸造出来的钱币只会一眼假。
这样假币才不会出现了。
“不够,继续加大银币铸造,等银币铸造过千万,才正式开业!”赵兴说道。
铜钱使用最多的还是普通百姓,真正有钱的人,家中囤积最多的还是金银和田地。
毕竟铜钱一贯就是千文,不管是储存还是清点都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