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毁约单,面临破产 - 重生2007,不负韶华 - 蝶梦庄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8章毁约单,面临破产

“幺爸,广东那边……出事了。”雅步生辉办公室内,程志远脸上第一次出现六神无主之态。“怎么回事?”刚跑了一天,去各个代工厂清货的程勤满身尘灰,水都来不及喝一口,便收到了程志远的消息。

程志远道:“这不是广东那边的货马上就要到交货时间了嘛?上周就该付期中款了,邹老板那边一直联系不上人,我们这边各个厂的工钱、原料钱都该结了。”

程勤接了杯水,皱眉道:“打公司电话呢?之前不是有个财务小吴在对接这些事情吗?今天我去各个厂跑了一圈,货基本都提前完工了,能按期交货。”

“现在不是交不交货的问题,人都联系不上,货交给谁呢?当下的燃眉之急是货款、材料款都需要钱,跟着15号了,工人的工资也需要发。”程志远最近联系不上邹老板,嘴都急上泡了。

程勤道:“怎么会这样?现在账上还有多少钱?”

程志远摊开账本:“现在已经没有现金了,就等着邹老板那笔货款呢…….”

程勤急得在车间内来回踱步,而邹老板的电话则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祸不单行,会计田思雨来汇报,即将交货的几个外贸订单也纷纷毁约,大一点的品牌宁愿要违约金也不要鞋子了,小一点的牌子直接就联系不上了。

程意早知道金融危机会影响工厂,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在她的印象里,金融危机影响实业是年底才会发生的事情,按理来说不会影响上半年的工业才对。

来不及多想,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摆在眼前,只能挨个解决。

程意赶到工厂询问情况,一筹莫展的程志远仿佛看到了救星,不等程意多问,便把情况介绍了一遍。

“现在毁约的单子一共有十二笔,其中最大的就是广东邹老板那边,十八万双鞋子,加上走外贸的小订单,七七八八有接近二十五万双鞋的货积压。”

“除开前期已经收到的定金,目前需要付的代工费和材料费有两百多万,后期还需要付的尾款大概有六百多万。”

程志远一脸愁容“但账上的现金只有五十多万了,连本厂工人的工资都持续不了多久了。”

程意问:“这么多订单,全都不要了?集体毁约?”

程志远道:“愿意直接说毁约付违约金的已经算好的了,上两周还发出去几万双订单,这部分订单的尾款要想拿回来恐怕也难了。”

“我听其他同行说,受金融危机波及,沿海那一片死了不少企业,现在不只是皮鞋厂这样,那些出口钢材的、做衣服的、搞房地产开发的,家家都难,堆了不少货在手里。”

程勤一时间没了主意。

这大半年来,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他从一个皮鞋匠,到开了自己的铺子,然后开了一个小厂。

这一切都出乎意料的顺利,现如今雅步生辉的工人有两百多个,产值上千万,这是他从前想也不敢想的。

而他依旧保持着农村人的淳朴,兢兢业业,出门依旧登着那辆自行车,心里盘算着,等上半年的货交了,帐上有盈余了,就买一辆车。

没想到意外来的猝不及防。

面对这么多没人要的订单、这么大的资金缺口,两百万、六百万。这对程勤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程勤是半点主意也没有了。

程意虽也未经历过这等波澜,但生死场里走过一遭,面对这样的境遇,除掉最开始的慌乱之外,程意很快镇定下来,开始指挥程志远及时调整方向,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

“先想办法联系客户,还没毁约的提前把货发出去,催紧些,能拿到一部分货款就先拿。”程意有条不紊的安排着。

“最近还有多少订单要赶?手上的订单得先停一停了。”

两百余号工人,一天就是三四千双的产值,这些货赶出来都积压在手上,更离不清了。

“我也是这么打算的。”程志远点点头。

程意道:“暂时先别告诉工人这些订单取消的事情,就说没料了,放几天假。”

会计田思雨问:“原料厂那边催货款怎么办呢?”

程意两手一摊:“只能拖着了,能拖多久是多久,出现这种情况的肯定不止我们一家,眼下这三角债,谁的资金链先断裂,谁就先完蛋。”

程勤叹了口气:“幸好年初接单时没有扩大厂房规模......”

不然投入那么多设备人工,如今更是尾大不掉了。

程志远也道:“还是小意有远见。”

而程意也并不总是那么运筹帷幄。

这样的状况,程意心中也是忐忑不已。

她知道,08年前后做生意失败家破人亡的人多得是,她不想让父亲也走上那样的路,便只能佯装镇定,指挥着一切。

只怪自己当初对形势过于乐观,没有阻止父亲接下拿一千八百万的订单。

几人商量着接下来的对策,程意道:“还有几天发工资?”

程志远道:“还有三天,账上的钱完全不够了,工资方面,是不是先缓一缓?”

程意摇摇头:“这点工资,比起欠的货款、原料款来说,杯水车薪。但工人们就不一样了,他们熬更守夜大半个月,拖家带口的,拿不到工钱生活都成问题。”

以前程勤还在皮鞋厂里做工人的时候,但凡有一两个月厂里生意不好,做不了几双鞋的时候,那两个月的饭桌上就很少见肉。

程意道:“无论如何,不能克扣工资。”

程志远也是做过皮鞋的,厂里面的人还有二三十号人都是他凭着私交叫过来的,自然也不愿意拖欠工资。

“但是……账上的钱最多能撑三个月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