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 明末:开局干掉皇帝 - 倚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90章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到别人的府上还没有弄清楚什么状况,就将肚子里的话一股脑全说出来。

虽说钱谦益也是东林党人,并且一直在干着反对皇帝所干的一些事情。

但是谁知道自己在这件事上是不是跟皇帝站在同一条战线呢?

就这样在不了解事情的情况下,将自己心里的话说出。但凡是个擅长玩弄权谋之辈,陈贞慧就完蛋了。

不过这个事情,他也只能随便点一点,不能说的太细。

毕竟那不是自己家的子侄,说多了有些好为人师的嫌疑。

“陈贤弟呀!老兄,我佩服你的胆识。如果换成是我的话,我不会再第一次求见别人的时候,就会将这些真实的想法说出来。

至少也要弄清楚别人是怎样的立场,否则的话有可能是还到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自己背后的那些人。”

陈贞慧,闻言,随之一愣。

心中暗道,难道自己找错人了?

“莫非前大人您支持羊毛纺织布之事?”

钱谦益摇摇头,“我也是江浙出来之人自然不会支持羊毛纺织之事。或许你心里把握的很准,但是我建议等到下次有类似的事情,只是最好还是先确认一下对方的立场。”

对此,陈贞慧连忙点头表示感谢。

毕竟钱谦益这个确实是善良的忠告。

“陈贤弟,我想问一问,你今日来就只是来打探我的态度的吗?”

陈贞慧认真的回答着,“实不相瞒,我不仅仅是来打探态度。我是想问钱大人,您难道不想行动吗?”

钱谦益笑呵呵的说道,“我自然是有行动,但是行动的原因不能是因为羊毛纺织影响了江浙商人的收益,也不是影响了我辈中人的收益;那是因为他损害了广大蚕农纺织工人的利益!”

“对对对,正是如此。”

陈贞慧兴奋地拍了拍大腿说着,看看当官的人就是不一样。

人家一句话就能击中要害!

钱谦益说道,“既然我们的目的都一样,那就好办了……正好,我有一些想法,或许我们可以结合一番……”

几个人高兴的说起来,越说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势。

……

从钱谦益处出来,陈贞慧很是兴奋。

有了他们的支持,至少就抱上了东林党人中最活跃的那些人的大腿。

如此一来,即便是不打着他老子的名义,都能很有效率的活动。

回到扬州之后,陈贞慧便抓紧时间组织人手,急不可耐的行动。

南直隶松江县,在田间地头劳作的人们,现在又多了一件事情。

他们都在讨论朝廷新弄的羊毛纺织。

“二狗子,你说,朝廷那些大人们究竟是什么意思?真的不想让咱们这些蚕农活了。”

二狗子满脸不屑,“咱们咱们算个屁!人家官老爷就想着赚钱,小老百姓的死活有什么关系?就算是饿死一个村子的蚕农,会影响到一个大人的晚饭吗?所以呀,就不要指望那些大人物们。”

对于二狗子的话,有些人并不赞成。

“二狗子,你说的哪里的话?要是大人物们真不在乎咱们的死活。他们干嘛还弄什么永不加赋,那还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对于他的话,二狗子更加不屑。“你懂个鸡崽儿,要是不给你灌点儿迷魂汤,让你觉得大人们在乎你,你会同意那羊毛纺织的事情。”

“不可能朝廷弄得永不加赋,那是多么光明正大的事情。跟羊毛有什么关系?再说了,就算是有永不加赋,我们该不同意羊毛纺织还是不同意?他们能怎么样?”

二狗子翻着白眼,“这就是那些大官人们厉害的地方,给一个甜枣打一巴掌的事情,他们最擅长。

如果没有永不加赋的事情,我敢打赌,在听到羊毛的事情之后,蚕农们早就造反了。看看现在。风声大雨点儿稀,说明人们都在想着。”

“那二狗子你说该怎么办?”

“怎么办?我看那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个事儿啊就得闹,使劲的闹,往大了闹。

要是咱们都不说话,那些大人们可没人替咱们说话。到时候蚕丝没人要,丝绸没人要,饿死的可都是咱们。”

“你这么一说好像很有道理。”

“是啊,我回去也跟家里商量商量。”

类似的事情在江浙一带不断的上演,本来有些有良心的事参都在阻止类似的行为发生。

但是没奈何东林党人和丝绸商人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那些劝解的别人的人都招来各种各样的言论抨击。

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给翻出来,即便是有些人背景清白,没有什么能被人说的事情,也都被传的乱七八糟。

什么扒灰啦,搞破鞋啦。

总之,那些风言风语是怎么离谱怎么来?

渐渐的也就没有人再敢出面。

等到风向变得一致之后,那些风闻奏事的御史们开始跃跃欲试,很很多不明就里的基层官员,也纷纷开始写信或者写折子,有些人还比较客观,有些人是添油加醋的将面临的情况进行了艺术加工,往上传播。

消息经过一层一层的汇总,一层一层的推波助澜。等到中枢的时候,变得十分可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