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七6扇门? - 明末:开局干掉皇帝 - 倚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一百九十七6扇门?

若是说起来,六扇门指的是三法司衙门的合称。

三法司衙门的合称,明时分别指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

前朝伪元代指大宗正府、刑部、宣政院。

而宋代指大理寺、刑部、御史台。

不过追溯起来,则是秦时,商鞅变法。设置有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

当然,和官方的六扇门不同,在民间传说当中的六扇门。

被演化成为刑部捕快当中的一个特殊的存在。

按照那些传说当中,这个所谓的六扇门,通常只是负责江湖帮派的斗争和官府通缉的要犯。

同时也和江湖上所谓的各大门派都有所交情,不管是在朝廷和江湖当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也正是如此,似乎能办理许多衙门或者是官府办不了的事情。

其实有点像是将锦衣卫和东厂、西厂甚至是内行厂的相关的职责,或者是行事方式进行捏合之后的一个产物。

毕竟老百姓们对于传说中的东西,越是描述的神秘就越显得他与众不同。

要说是那六扇门的权力来源,可以追溯到贞观年间,当时为了解决隋末时候十八路反王的残余势力以及各地的绿林好汉。

刑部便建立了所谓的六扇门秘密训练基地,招募并且训练一些少年,称之为鹰犬。

他们成长起来之后,专门遂行秘密抓捕、审问、暗杀之事。

将官府不方便出面处理的事情,弄得妥妥帖帖,从那时开始,便断断续续有类似的组织出现或者是流传。

而在大明,则是到了万历年间,朝廷为了处理有关国家大事。

据说又成立了一个专门网网罗武林高手、密探捕快和杀手于一体的秘密组织。

因为他十分保密,又因为它的总部大便是一个坐北朝南,东南西三面开门,每面两扇门总共六扇,所以叫做六扇门。

组织成员因为行动机密也被称为六扇门的代号,说是这个组织行动诡秘,手段十分的凶狠,专门办各种各样的大案要案。

在民间百姓的流传下,甚至比那西厂和锦衣卫还要恐怖。

流传的久了之后,六扇门成了江湖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个秘密机构。

朱由楥将他知道的一些传闻描述着,讲述给方正化。

老方听的一头雾水,心道:

陛下这都是哪里听来乱七八糟的故事?

难道是在当世子的时候,专门喜欢在民间听那些说书人胡说八道?

“方正化,你年龄还大一些,我大明万历年间是否有这六扇门一般的存在?”

方正化停止自己的腹诽,摇摇头,“应当是没有,那只是民间以讹传讹,将三法司传成了六扇门。

并且还将东厂和锦衣卫的一些事杂揉了进去。要是说起来,老奴是不曾听说过的。”

这就对了嘛,真要是有这么一个存在,史料上不可能没有严格的记载,都只是出现在一些传说当中。

不过那不要紧,之前有没有无所谓。

“从现在开始就有了,你们西厂还有东厂以及锦衣卫,各自抽调出一些人来。

再从刑部和大理寺等抽调一些人,实在不行再从民间招募一些,组建起来这个六扇门。

专门用来对付像是十二楼这种东西!

这六扇门可以有侦缉以及捕捉的权限,但是他们没有审判的权利,审判最终还是要交到三法司!”

朱由楥很清楚,如果再给这个六扇门审判犯人的权利。

那就是再弄出了一个堪比东厂、西厂甚至是锦衣卫的存在。

如此一来,那岂不是又弄出来一个权限高的特务组织?

虽说现在情况很特殊,但是有这么三个已经足够了。

不管是东厂、西厂还是锦衣卫,他们在对付这些民间的事例上,多多少少有一些水土不服。

索性就将朱由楥知道的这个六扇门弄出来,就是为了对付这些神神秘秘的东西。

“老奴遵旨,只是这六扇门的长官,您看是用什么地方的人合适?”

虽然皇帝将组建的权力交给了方正化,但是他可不敢私自来决定六扇门的领导。

毕竟说起来,将来这个新组建的六扇门,一定层级上是和他们西厂是平级的存在。

朱由楥脑海中忽然就浮现出了那么一个人。

正是当初,在京城那些老百姓闹事的时候。

站在台上向大家大声宣讲的史可法。

史可法此人,现在还名不见经传,但他朱由楥可是清楚的很。

那是忠于大明的大忠臣呢,任何人都叛变,他史可法也不可能会背叛自己。

“若是没有记错的话,刑部有个郎中叫做史可法,将他提拔起来做那六扇门的少卿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