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战河东1 - 并州铁甲 - 青山孤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并州铁甲 >

第275章战河东1

董卓离开洛阳,过函谷关,往河东进兵。

董卓已走,袁绍已撤,陈原留在河内已无必要。

三月二十六,并州刺史陈原,带领6000大军从轵道往河东进军。

三月二十八,大军到达绛县。

三月二十九,大军抵达闻喜县,与朱隽大军合兵一处。

朱隽将先期到来的4万多军队,驻扎在闻喜西北一处高台地,后世称之为塬。此地距离下面汾河河滩平均高度大约有五六百尺。漫漫几十里,都是这种高源地带,只有几个孔道可以上的了塬。

而在这塬地前面又有一个方圆十多里的湖泊,湖泊一周芦苇密布,柳树成行。

绝佳的屯兵之地,又是河东郡往北走的必经之路。

占领此处,等于是幽闭了通往并州的大门。

陈原见朱隽屯兵此地,不禁佩服朱隽为当世名将。

朱隽知道陈原到来,大开辕门,迎接陈原入内。

朱紫莹从河内过来之际,陈原先派女眷护送她去了晋阳,她虽有些不乐意,但陈原主意已定,她也不敢说什么,只得听从陈原的安排。

见到朱隽,稍稍寒暄,又谈及朱紫莹的安排,朱隽笑着点点头,很是满意陈原的安排。

众人进入中军大帐。

陈原正中而坐,并州将领韩泰、韩虎、徐晃、徐荣、宋宪等全部到齐站立两侧。

朱隽神色凝重起来,坐在陈原一侧,慢慢摊开面前的地图。

朱隽叹口气道:“陈刺史,虽然董卓在洛阳损兵折将,不过,斥候回报,他已经从各地调集大军正向河东集结。

皇甫嵩、吕布、马腾、段煨还有前面在洛阳和他一起的大将李傕郭汜,张济张绣等,大军不下20万。”

说到这里,朱隽眉头一皱,接着说道,“他们兵马多倒也不可怕,现在那里有个谋士,贾诩,果真厉害。

自从董卓开始重用他之后,郭太杨奉的白波军被打的在河东已经没了踪影。

我军现在只有不到5万士兵,即使最后参与转移洛阳人的士卒全部调集过来,也不过六七万人。”

“守住此要害之地易,要想全占河东,现在很难!”

陈原静静地听着,现在河东对面董卓也顶多刚到,大军应该也没聚齐。

陈原问道:“如果我们现在就直接打过去呢?”

“他们兵力虽没调配齐全,不过现在已经有十一二万了。我们有的战车,他们现在也开始配备,战马也有了马镫,除了战刀没有我们的锋利,其余都不比我们差多少。

要想一举全歼他们,我们还不具备此等实力。”

陈原出并州时,带的兵力也就一万多,现在河内王匡的兵力,他还留给了王匡。

其余的都是收拢各部的降兵和前段时间在河东招的新兵,再加上朱隽带来的洛阳兵,总共也就六万左右兵力。

对于陈原,这已经足够了。

他一向是走精兵路线,现在因为收降兵,才让他有如此多的部队。

陈原扭头看看朱隽,笑道:“老将军,依你看,他们攻打我们有何难度?”

“我军现在占据绝佳地形。易守难攻之地。

他们要攻打我们,必须打通一个个孔道,然后才能上来这塬地与我们交战。”

“即使他们有贾诩,见此地形,也是无能为力。”

“这仗打到最后,只怕双方,谁都打不动谁,极易长期对峙消耗下去。”

很多名将之间,就是没有获胜的机会,就是摆好自己的阵势,占据好的地形,互相对垒,最后熬成消耗,熬成了后勤能力的比拼。

现在拼后勤,陈原相信没有人是自己的对手,钱多的真是数不过来,大批已经送往并州去。

论粮食,他此战耗粮虽多,但收一个敖仓,基本也能打个平手。

论工匠之多,更是没有人跟他比,光一个洛阳带来的各种工匠几乎达到十万上下。

想到这里,陈原道:“打仗有各种打法,今日我与敌占据有利地形相持。但是,明日,我依然可以用绝对之优势兵力将对面之敌击溃。”

朱隽疑惑地看着陈原,陈原接着说道:“朱将军,如果我们现在打造出一支5000人的重甲骑兵,10000人的轻骑兵如何?”

朱隽见过重甲骑兵,这个成本之高,他也是知道的。

朱隽连连点头道:“若如此,董卓之军应该无力可与我争锋。要多久时间,这5000重骑兵可以成军?”

陈原举起四个手指晃了晃道:“4个月!”

“什么?”

“只用4个月,这打造盔甲的时间只怕都不够?”

“放心,朱将军,这盔甲一个月可成,路上时间全部算上,几个地方来回转运,多处集结,只怕要半个月。总共按一个半月。人马盔甲可以全部齐备。”

朱隽倒吸一口冷气,陈原这小子实在太富裕了。5000重骑兵,简直赶上人家十几万大军的费用。再加上10000轻骑兵,也是相当于十万普通步兵。西凉兵也远比不上他的这个强度。

这上等战马,他提都不提,看来并州早就有准备好的战马。

只是这盔甲,想到洛阳人百分之九十都被他带走,他问都不问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