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夜会朱隽 - 并州铁甲 - 青山孤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并州铁甲 >

第233章夜会朱隽

朱隽何许人也?朱隽,字公伟。东汉末年的名将之一,平定黄巾军造反的大将。

陈原也听过朱隽将军,听说用兵入神,少有败迹。

陈原一边喝茶,一边慢慢的等候朱隽的到来。

子夜时分,月亮升上来,院子里,银辉满地。

脚步声响,王凌引着一老汉正急匆匆跑来,王允和陈原一起跑到院子里迎接。

月光下,一个熟悉的声音冲着王允道:“子师,为何这么急匆匆把我唤来?我下午不是给你告别过吗,我这就要离开洛阳,打算去荆州躲避一阵子。

这样,明天就走不成,只能后天走了。”

伴随着抱怨声,王凌和身后之人越走越近,陈原站起王允身旁,看着月影下的王凌和朱隽。

这朱隽他见过,正是下午他在河边见过那老者。

陈原一愣神,朱隽抢步来到陈原面前,一指陈原,声如洪钟喝问道:“你到底是谁?”

王允没想到,连忙上前拉住朱隽道:“公伟,这个年轻人很有出息,我们到屋内细谈。”

陈原也没想到,他就是朱隽,微微一笑道:“没想到您就是朱隽将军,失敬失敬。”

说着话,深鞠一躬。

朱隽见陈原说话客气,看跟王允关系非同一般,放下心来,跟着王允一起进了屋。

王凌继续在外巡逻。

三人进到正厅,陈原再次跟朱隽施礼道:“晚辈陈原见过朱将军。”

朱隽就是一愣,上下打量陈原,瞪大双眼,又回头看看王允,似乎不敢相信,正跟他施礼之人,正是外面传的沸沸扬扬,将董卓打的在虎牢关进退不得的陈原。

而巧合的是,这陈原又是今天下午和自己争吵的那个年轻人,真是不打不成交。

看着朱隽狐疑的眼神,王允一副骄傲的神态,手拈胡须,微微一笑道:“公伟,绝不会有错,这年轻人正是现在的并州刺史陈原。正是他,前几日在虎牢关打的董卓进退不得。”

朱隽哈哈一笑道:“比我任交州刺史时年轻多了,真是后生可畏吾衰矣。”

王允也是哈哈大笑。

三人施礼毕,分宾主落座。

陈原给两位长者倒上茶水,水汽氤氲中,朱隽转身冲王允道:“子师,如此急匆匆唤我来,可是还有其他要事。”

王允点点头道:“正是。”

说着话,王允一指陈原道:“文理要做一件大事,此事在洛阳城中,目前就你能办的到。”

朱隽也是一愣,王允已经是司徒之职,名列三公,可谓朝中一品大员。

虽是现在董卓掌管朝政,可王允之话,在洛阳城总还有点影响力,绝非一般人可比。

朱隽有些不解,眉头一皱道:“子师,陈刺史不惧董卓之军威,孤身一人跑到洛阳,可谓艺高人胆大。

不过,虽然胆子大,但是现在并州铁甲军正在虎牢关与董卓交战,如今战事正酣,他怎可擅离军中?

还有什么大事,能比军中之事还重要?”

陈原郑重其事道:“朱将军,战事固然要紧。可是,现在洛阳眼看就要大祸临头。洛阳上百万民众之性命,恐怕要比现在的战事还要重要三分吧。”

朱隽点点头:“恐怕十倍都不止。不过若不能战胜董卓之军,何来洛阳百姓的安危?”

陈原摇摇头道:“非也,如今,我在虎牢关再打下去,恐怕,无论胜败,洛阳百姓,都要遭受大难。”

朱隽诧异道:“你若胜,董卓撤走,何来百姓受难?”

陈原笑道:“董卓前日一败,紧急命令迁都事宜。如今,我举在虎牢关只是安营扎寨,没有过分逼迫董卓。

这样董卓才不至于那么急着迁都。倘若我军现在攻下虎牢关,当有何事?”

朱隽沉思一下,长叹一声道:“他必急急回洛阳,然后抢劫一空而逃走。”

“如今,洛阳百万人之多,一旦没有官军约束,或者官军亲自抢劫,当有什么后果?”

“哎,必然无数人互相抢劫,杀人,放火,洛阳城,甚至南宫,北宫,都将是冲天火起,乱做一团。

哎,到时候,必然无数生灵涂炭。或者整个洛阳城,只怕已经不在了。”

说到这里,朱隽喟然一叹,颓丧地往后一歪。

“哎,打董卓这样的禽兽,竟连战胜他,也是人间一大灾难,真真让人无法说啊。”

陈原也是苦笑道:“为此,我才特意孤身进洛阳,就是要先救出洛阳城百万之民众,然后再打董卓,将他逼走。”

“救走百万之众?”

陈原这话,比之他一人打败百万大军,还令他不可思议。

朱隽一声惊叹,瞪大双眼,

站起身来,指着陈原道,“你可知百万之众,有多少人吗?

莫说百万之民,就是百万之军,大将统领尚且千难万难,每动一次,都要筹谋许久。

你却要带走百万之众,这恐怕是办不到的。”

“做的到,做不到,我都要做。哪怕我不打虎牢关,董卓现在缺粮一日严重过一日,迁都之时,若他再向民众打劫,到时候肯定还是会有大乱一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