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并州牧董卓
腊月中旬,天气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滴水成冰,积雪遍地。
平城农都尉府的后院,陈原的屋内,却是和暖如春。
陈原回来将近一个月,在莫凝雪的悉心照料下,已经能够随意走动。
陈原刚回到平城,莫凝雪就带着一行人在城门外迎接,先是哭着将王允大骂一顿,说他不该让陈原受着伤还急忙送回来。
一路上一直威风的王允这时却只得乖乖的听着,这个时候在爬犁内的邢艳遇到知音般听着莫凝雪在外的哭骂。
很快,莫凝雪安排众人将陈原尽快送回农都尉府,对于邢艳,也感谢她这一路对陈原的照料,让她先去好生歇息。
邢艳被安排进平城的郑家客栈里,专门给她准备给小院子,让她安心的住在这里,等到春天暖和,然后再回太原。
邢艳只得接受这样的安排,毕竟是莫凝雪的安排,她满不满意都只能接受。莫凝雪是妻,她是妾,主仆关系,她只得接受。
郑家可是半点都不敢怠慢,唯恐照顾不周,掌柜的甚至一天三遍来请示,邢艳也是哭笑不得。
她也只好安心住在这里,耐心等待陈原康复的消息一天天传来。
这时,已经是腊月中旬,眼看要过年。
陈原的屋内,红红的炭火生的正旺,陈原一边在屋内慢慢踱步,一边看着刚刚送来的战报。
徐晃和韩泰分别在五原和定襄等地,将猝不及防的匈奴人冲的七零八落。
陈原面带笑容,自言自语道:“战争都是有组织的对抗,这些匈奴人,现在却再也难以组织起来。那就得只有任人宰割了。看来再有三个月时间,并州北面基本就能安定。”
一旁的莫凝雪,端着热腾腾的热茶嗔怪道:“天天就是打仗,你就不能歇息两天?”
陈原接过热茶,吹一口气,然后又拿着茶杯笑道:“这一仗打完,我们并州就太平了。”
小两口正说笑间,屋外有亲兵来报告,说是王允王泽王柔三个大人前来。
莫凝雪一皱眉,这一个月来,探望陈原的络绎不绝,老古、莫三、莫泽、张汎等等,天天都有人过来。
就连王柔已经来过两次,每次一来,拉着陈原谈些国家大事,一谈就是半天。
王允因为刚回来之际被莫凝雪骂过一顿,老人家也不好意思再过来。
今天王家三位在雁门郡的要人一起来,看来是有事了?
“不会又要打仗了吧?”
莫凝雪担心的看着陈原。
“并州除了上党郡,几乎都快被我们掌握,还有哪里要打呢?”
陈原也是一愣,随即笑道:“放心,就是打仗,现在我也不会去的。”
莫凝雪点头微微一笑,出去派丫鬟准备茶点。
茶点准备好,刚好三人进屋。
三人脸色黑的跟他们穿的黑狐裘大衣一般,面色凝重,似乎有要事要说。
在莫凝雪给他们请完安之后,陈原也安排丫鬟出去。
他现在已经能动手煮茶,招待三位前辈。更主要的时,三人的脸色明显带着平时不见的凝重,让陈原更得慎重起来。
莫凝雪刚出去,陈原斟茶之际,王允就开口道:“文理,你可还记得董卓否?”
“如何不记得,我这里的很多苜蓿种子,都是他派人送来的,不还是你老人家帮我牵的线吗?
我给他精盐,他以凉州之地的苜蓿种子来换。要不是他送来的苜蓿种子,何以现在并州等地已经遍布苜蓿,我们的牛羊何来如此肥壮。
董卓对我并州可是有大功的。”
陈原说着话,将茶给三位前辈端过去。
四人围坐在茶案前,王允端起热茶,眉头皱着,脸色凝重道:“文理,你可知道,董卓要来做并州牧了?”
陈原面色平和,微微一笑。
“文理,难道你已知晓,这是刚刚从幽州传来的朝廷消息,我们知道之后,第一个就来告诉你。”
王柔奇怪的看着陈原。
陈原并没有特意收集幽州来的消息,郑鑫现在情报的重点还是并州各地的消息传送,还有韩泰和徐晃在五原和定襄的战事。
不过,陈原作为穿越之人,看过三国,对这段历史还是有所了解。
历史上,并州被匈奴和白波军祸乱,汉军在此地已经近乎不存在,原来并州的兵马都被丁原撤走。
朝廷要光复并州,只有选一能打仗的重将。
而这时,刚刚平定西凉羌人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的董卓被朝廷选为不二人选。
董卓被任为并州牧,不过董卓要求他要带他所带的西凉兵马上任。
东汉与西汉不同,东汉的兵马主要集中在洛阳,还有朝廷直接管控的几个大营,比如以前在并州北面的度辽营。东汉就是一般的太守也是不带兵的,就是边郡,兵马比西汉也少了很多。
像董卓这样的上任要求自带兵马的,他是第一个。
虽于体制不合,不过也有合理之处,尤其是在历史上并州已经没有汉军的情况下,更何况,他要到并州上任,第一步还得先打败河东的白波军,才有能到并州的道路可行。
若无军队,他连到晋阳上任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