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时局之变
转眼就是秋天,凉风阵阵吹起,树叶片片飘落。
㶟水上的小码头,正对着怀仁堡的北门,从北门到这里刚好10里路,一辆辆四轮马车满载着晒干的苜蓿草。
碧绿的㶟水边,一只只已经装满苜蓿干草的船只都停在码头边,河岸上有人不停高声喊喝着:“运好草的赶紧走,不要停留,不要停留!”
简直是驱客一般,可是实在没办法,这来的船儿太多了。后面等着运输干草的船只,延绵几里水路,全都堵在码头附近。
一个买草的商人赶过来谄笑着对驱赶的人道:“好了,好了,我下一次的订金付好,马上就走。”
“还不赶紧付钱,你要知道,我这里草可是比粮食金贵。”
“是,是。”
在他身后有水手正拉着一旁搬运的工人道:“你们这里可是真的要人吗?”
“那是当然啦,我就是刚来的,我们一家5口,在㶟水北岸分了我500亩田地,明年我也种草。现在帮你们搬运草只是挣点钱而已。
对了,那个棚子旁边就有宣传队的人,你们去问一下就知道了。”
七八个水手,跟着他们的东家一起来到棚子下,棚子里,那个东家拿出黄金作为定金跟怀仁堡的卖草大户何林定着下一批的草。
棚子外面,七八个水手围着一个年轻人,正是现在的宣传队长莫语。
“什么,你们要来怀仁堡,好啊,来多少人,我好把地先给你们准备好。我先说好啊,有三种人来了我们就给钱啊。”
“来了就给钱?”一个水手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问道。
“那是自然”,莫语微微一笑道,“不过是有条件的给钱。比如你是铁匠、医匠、木匠、皮匠,当然你们水手也算,有一技之长的,我们都要,来了就有5万的安家费,足够你盖一套房了。还有识文断字的也要,能写1000个字的,也是如此。另外,要是能骑马能射箭的,还是如此。
怎么样,我们这里对人够好吧?”
“这里,是我们的条件,你们都看一下,多拿一点,每人可以多带点,给你们的邻居啊,朋友啊,亲戚啊,都可以看,你们来这里尽量的问,看看我们是否骗过谁?”
说着话,莫语拿出一寸厚的一沓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拿着,拿着。”
说着话,他就将这纸张递了过去。
“我们不识字。”
一个水手尴尬的说道。
莫语毫无介意道:“哎呀,你们家或者你们哪里总有认识字吧,让他们给你们读一下,反正都是一个意思,只是这个上面也有写。”
水手连连点头道:“好好。”
“爱惜字啊。”莫语又吩咐道。
那些水手有些惶恐道:“一定一定。”
对于这些不识字的人来说,写在纸上的每个字都是神圣而不可冒犯的,这是古人的风俗,也是一种对文明的敬仰。
莫语当然知道这些,所以讲完之后,还发了大量的传单,一是让更多人知道,二是让这些不识字的人不可小瞧了自己,以为自己在胡说而已。
“走了,走了。”
棚子下船东交好钱,吼着水手们离开。
水手们恭恭敬敬的将纸张放进怀里,连忙跟着船东上了船,解开缆绳,载着苜蓿干草的船儿顺流而下,水手几乎不用怎么费力,船儿跑起来如同人跑的一样快。
水手有了时间,有些在讨论着怀仁的繁荣和这里人的富足,满脸的羡慕之色,还有人谈着幽州现在的战乱,又是满脸的惊恐不安。
这一波船离开,又一波船上岸,莫语又开始了新的宣传。
“来了就有钱啊,来了就有钱啊,五万钱啊,可是5斤黄金啊。”
他高高的嗓子引来一波人再次围拢在他周围,莫语开始了新的宣传。
战乱的影响很快在怀仁堡体现出来,一是流民多了,二是商业一种畸形的繁荣。
就像这码头边上的苜蓿草一样,战乱一起,硬是将苜蓿草的需求急剧拉高,无论谁打仗都靠马,可都想用好的草料,又想省钱省粮。
苜蓿草成了最好的选择,一下子这里繁荣起来,天天船只不停,从早到晚,片刻不停。
汹涌的人流带来商机,不光苜蓿草,就连铁锅,精盐等也是销量大增。
就连宣传队,也找到极佳的宣传点。就在这里,莫语不知道发出多少传单,要把这些当做生意的话,莫语感觉卖草的买草的,都没有他做的一半多。
莫语再次被启用,心中对莫凝雪陈原都是十分的感激,他莫语又是一条好汉,能够光明磊落的站在众人面前了。
以前无论他跟陈原有矛盾也好,不喜欢陈原也罢,可是陈原救过他一命之后,他对陈原就只有感激。
现在又是陈原莫凝雪夫妻将他找来,他恨不得立马证明给陈原看:我莫语还是一条好汉。
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这是一个伟人的话,陈原将这话告诉了莫语,莫语一听就有了他的理解,就是拉人,让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
刚好幽州的战乱又给了莫语绝佳的机会,这里的安定祥和,总是让人放心的。
人流钱流滚滚涌来还没几天,并州终于出大事了。
张存在幽州造反,皇帝派出各路征讨大军,一路是骑都尉公孙瓒,还有一路更大的就是南匈奴骑兵。
圣旨一到,老单于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给他们的左贤王下令,发兵征讨张存叛军。
可是这命令一到,匈奴人自己就先乱了,休屠各白马铜等好几个部落,他们也和张存一样,反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