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移动的堡垒
陈原过年都没怎么休息,一边编写教材,一边带着宋宪,将来往怀仁堡的新兵伍长什长进行训练。
正月初六,天气还是严寒,南山脚下的枯草地上,陈原开始了他的练兵计划。
这次总共有200人,这些不是普通的兵丁,都是马邑县城还有莫家堡郑家堡张家堡怀仁堡等地的部曲伍长什长。
一个个身材魁梧,身强力壮,都是精挑细选,百忙之中,在这里接受训练。
他们在这里训练之后,还要让他们将训练方法带回去,对手下各个地方进行训练。
虽说,现在修路已经展开,人力缺的要命,但是陈原这里,只要实力不强,就不算真正的安全。
现在多训练一份,将来就完全一份。
首先,这200人站在山脚下的空地上,一个个东倒西歪,简直哪有正规军的样子。
陈原对他的军队要求暂时不高,更多靠精良的武器取胜。不过,现在既然要练兵,就要往精兵的路线走。
连队列都站不好,还谈什么精兵。
陈原先将200人分成4个队,分别由莫家来的莫病,怀仁堡的牛满坡,莫三,还有宋宪担任队长。
宋宪有些无奈,不过也只得接受陈原的安排。
重新列队之后,陈原站在队列前面,他们四个分列左右。
陈原朗声道:“今天把你们招来,就是要训练你们一些军队的基本战术技巧。你们不是普通的士卒,你们都是士卒中的精锐。打仗靠什么,打仗就是靠精锐来打。关键时刻,危难时刻,都是要靠你们来支撑的。你们强,我们就是强军。
伍长强,这一伍都会强,伍长弱,这一伍都会成为笨蛋。你们想是那个笨蛋的伍长吗?”
“不想!”
伴随着笑声,一声响亮的回答。
“好,我们开始训练!”
训完话后,陈原先让他们学习列队,向左转,向右转。
虽陈原喊破了嗓子,这些有的已经多年的老兵,居然都做不好。尤其是左右不分,向左转,向右转老是乱,动不动士兵还会碰到一起。
陈原只得从头开始,让士兵们在草地围成一个大圈。
他要亲做伍长,带着4个队长做动作,示范给大家看。
宋宪多年的军旅生涯,居然一开始也迷糊,陈原毫不客气的当场训斥一顿,宋宪红着脸,下面就再没出错了。
没想到的是最出色的居然是莫病和牛满坡,两人动作标准,行动一致,陈原怎么做,他们就能做到那个程度。
后来,他们两个再做伍长,再去推广,这样就快多了。
半个月之后,这些陈原军中的精锐,才有些像模像样,行走坐立,动作步调一致,整齐划一。
陈原白天练兵,晚上还要回去,去跟那些来培训的老师上课,叫他们如何教学,从汉语拼音,到阿拉伯数字教识数字,这些老师并没有那么笨,学了几天,再加上人人自觉,很快就上路了。
陈原的练兵,目标不是为了好看,他更多目标还是在作战上。
现在守城或者守堡,他的部队不会有大的问题,但是野战的话,骑兵太少,还是最大的弱点。
骑兵培养慢,他就要从这些步兵中,培养出一支能野战的队伍。
当然,也是因为有了条件,他有了四轮马车,就可以考虑用四轮马车用于野战。
陈原知道,胡斯战争中,基本战术单位是战车,数十个车组编为一个“战车队”。步兵、骑兵与之协同作战,炮兵拥有野炮和攻城炮。战斗序列包括前卫部队、主力和后卫部队。火炮布置在战车中间,步兵和骑兵隐蔽在工事内,战车保护士兵不受那些在有利情况下下马作战的重骑兵的袭击。
在这种车阵战中每辆战车设1名指挥官,下辖18~20名士兵。每10辆战车编为一个战车队,所有战车队均由战车统领统一指挥。情况需要时,以战车相互联结成各种战车工事。此种工事通常配置在两翼有天然障碍的高地,火炮配置在战车工事中央,步兵和骑兵隐蔽在工事内,战车保护士兵不受重装骑兵的袭击,并在敌军接近时予以重创。
当队列练习有了成效,陈原检阅过一次,看起来已经像模像样。
陈原满意,这天下午,枯草地上,送来10辆专门为野战制作的四轮马车。
这战车的到来,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前面有四匹高头大马,车轮高约3尺,钢制车轴,车厢一丈二长,宽接近一丈,深达4尺,人站在里面,只是胸部与车厢相平。战车侧板,一寸厚的榆木板上钉着一层铁皮,圆圆的拳头大的铁钉极其惹眼。
在侧板另一侧,设有一个三尺宽的小门,车壁可以像吊桥一样放下,让车厢里的人自由出入。
小门靠着前面的车头,靠近小门里面是一个长长的木箱子,两尺高左右,打开木箱,里面居然是苗刀,铁锹,斧头,铁镐等兵器和战场所用之物。
在另一侧就是放着各种弩,一辆车上4张伏远弩,6张臂张弩,弩箭则是在车尾一个专门的三尺高木箱子盛放。
所有人上车都看了又看这战车,一个个面露喜色,大声夸赞,都说这才是好的战车,稳固结实,弓箭都射不透。
陈原这里没有炮,不过他有改良的伏远弩,最远可以达到700步,500步内效果最好。另外,他还有单兵使用的臂张弩,射程也可以达到300步。
而对于他大多数没有练习过弓箭的流民来说,弩之学习,则是最快上手的长射兵器。
众人看完,陈原再次上车,给大家演示一番。
陈原站在车上,他高声道:“你们都看过来!”
陈原回身道:“上弩!”
在他身后,同时上车的两个一个士卒,手里举起一把臂张弩,弩箭放在弩槽里,一拉弦,然后迅速将臂张弩放到陈原手上。
陈原将弩放在车辆右侧的木板上一个挖好的方孔内,瞄着望山,对着前面大约两百步远的一个草人,一扣悬刀,一支弩箭,嗖地一声飞出去。
众人看去,只见那草人当场已经倒在草地之上,顿时,一片叫好声在四周回荡。
陈原再次将所有人聚拢在战车周围,他站在车上,眼望下面士卒高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