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金陵来人 - 天下王者 - 一景之月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天下王者 >

第784章金陵来人

刘伯温道:“依老夫看陈友谅所谓的联兵不过陈友谅自吹自擂而已,陈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况且此人狂妄自大、骄横暴戾,以张士诚的鼠目寸光,巴不得陈友谅与大帅河蚌相争,好坐收渔翁之利,陈友谅出兵,张士诚是只会作壁上观,此等器小无远见,无须担忧!主公只需,固士心,倾至诚,伏兵伺陈击敌。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一举。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

众人连连点头,这一番分析,登时让他先前那些小看刘伯温的武将,文城顿时收起了小视之心,一个个睁大的双眼,似乎生怕听漏了什么良策一般。

“只是,陈友谅虽骄傲,但实力不容小视,依老夫看,此战大可智取!”

“如何智取?”一直沉默朱元璋突然沉声道,原先苍白的脸色就这么一刹间多了几分刚毅,眼眸中闪耀着坚决的光芒。

众人看在眼里,尤其是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朱升、邓愈、汤和看得清清楚楚,纷纷吐了口气,原先悬在心口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朱元璋的坚决,刘伯温看在了眼里,眼里一丝狡黠一闪而过,沉吟了片刻道:“赤壁一把火!”

“赤壁一把火……”朱元璋眼里光芒一闪,随即盯着刘基一动不动。

刘伯温黏着长须点了点头,道:“赤壁一把火!”

朱元璋笑了,那一是一种自信的笑,他笑得很诡异,同时很开心。

“来人,速速传康茂才来见本帅!”朱元璋一声呼喝。

早有侍卫兵冲了出去。

不多时,大殿外一阵脚步声响起,一个身材高大的侍卫兵身后跟着一个紫色长袍,快步走了了进来。

这人年约不过四旬,中等身材,五官清秀,一顶官帽里的头发和颌下三绺长须,被梳理的整整齐齐,一尘不染,身上的穿的紫色的官服,也被他抚得平平整整,看不出一丝皱褶,整个人浑身上下看的干干净净,唯独抬起的双眼,扑闪不定,透着几分狡黠的光芒,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微臣康茂才,见过国公!”康茂才进了大殿,与众人的目光中,一拂衣袖,一弯腰跪在了地板上对朱元璋行了大礼。

他原本是个书生。当徐寿辉领导的起义军攻占蕲州时,他组织人员保卫家乡,与起义军对抗。因作战勇猛善谋,屡屡获胜。元朝廷先后授予授予淮西宣慰使、都元帅。

至正十六年三月,朱元璋率部攻应天,康率三千部下起义。翌年,朱元璋授其为秦淮翼水军元帅。至正十八年年二月,任都水营田使兼帐前副总亲兵左副指挥使。但没有人知道他原先是陈友谅手下大将。投降后,他仍在朱元璋的指示下与陈友谅有着秘密的联系,是朱元璋埋在陈友谅身边的一颗棋子。

“康大人请起!”朱元璋走下龙椅,扶起了康茂才。

“康大人乃陈友谅的相识好友,今日本帅有心想康大人帮本帅一个大忙,不知康大人……”朱元璋盯着康茂才道。

“国公有命,卑职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朱元璋道:“好,好!有康大人这番话,本帅放心了,这次陈友谅来进攻,我要引他上钩,没有你帮助不行。请你写封信给陈友谅,假装投降,答应做他的内应。再给他一点假情报,要他兵分三路攻打应天,分散他的兵力。”

为本帅攻伐陈友谅立下第一功!

康茂才道:“大帅放心,卑职家中有个门子,从前一直在陈友谅家中做事,让他送信,对方必无疑心……不过,大帅迎战之地,在何处?还请告知卑职,卑职好生准备?”

朱元璋目光一凝,正沉思间,听得冯国胜道:“太平如何?”

“太平?”朱元璋心头一动,缓缓抬起目光盯着冯国胜。

“大帅可先攻下太平,然后以太平为屏障与陈友谅决战。”

“万万不可!”冯国胜话音未落,刘伯温叫了起来:“太平城高墙后,坚固无比,太平一战,花将军城内兵丁不满三千,粮草不足百石,与数倍于己的敌军大战数日,尚且不能破,最后陈友谅不得已让兵卒船尾堆石头,使船头高高翘起,与城墙齐平,然后亲自擂鼓助威,驱使兵丁攀缘而上,才破城而出,今日陈友谅大军数万、粮草充足,岂能瞬间破城,况且纵使我等将士英勇破城而入,能否守住太平城尚未可知,一旦陈友谅击应天,而那时诸位将士因为攻克太平而疲惫不堪,根本守不住应天。倒是唯有退出应天,应天一退,陈友谅大军压境……”冯国胜心头一震,显然这个问题他不曾考虑过,此时听刘伯温一通分析,登时吓得一身冷汗,不由得多看了刘伯温两眼“这个书生固然厉害,一眼便能看出旁人看不出的危险!”

众人一阵沉默,目光齐齐望着朱元璋。

朱元璋沉着脸,端坐在龙椅之上,一言不发,紧紧皱起的眉头,几乎拧成了一个疙瘩,半响,才见他目光一闪,一道杀气闪耀,在龙案上的地图上一望,两道目光一凝,沉声道:“决战之地,就在龙湾!”

朱元璋将决战之地,选在了龙湾,实乃因为他心中早已有了全盘的计划。

朱元璋的计划是这样的,自己的水军不足一万,且还处于下游,所以他与原先如刘伯温商议,决定把陈友谅诱到了岸上来,自己提前做好伏击,然后引领陈友谅进入他伏击的地点。利用伏击一举击败他。

因为秦淮河的水流分布是,最终在外秦淮合流前在赛虹桥分出支流,过江东桥,在北河口入江,所以他分析陈友谅水军必走的方向,认定陈友谅的水军一定会顺江而下,一举进入秦淮河并直抵应天城墙之下,而在这条水路上,陈友谅的所造的战船,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鳖均是威猛无比,能阻挡唯有秦淮河入长江的应天西城的三叉江上的一座木制桥,这座桥的名字叫江东桥。

一旦陈友谅走了这条路,那无疑无人能阻止他的进攻,单凭一万水军纵是诸葛再生,周瑜再世也抵挡不了陈友谅的进攻,所以,他的意图就是不让陈友谅走这条水路。

龙湾就是朱元璋选择的伏击地点,这里空旷开阔,一旦陈友谅的无敌舰队过不了江东桥,那么必定要到龙湾,龙湾有一大片的开阔之地,四周山石屹立,参天古木不知其数,正好是自己军队隐蔽的地点,有山石作为隐蔽,自己的大军可以从后方突袭汉军。从而做到一举定乾坤的争斗。

这个机会不可谓不冒险,不可我不精心,但这一切须当陈友谅上当,率领大军进入他预定的地点这一切才能实行,所以这一切靠的就是康茂才的诈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