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路尽断桥分歧路 - 日月重辉 - 慕云剑声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日月重辉 >

第103章路尽断桥分歧路

凤阳知府汗如雨下,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陈健转问盐帮等原告:“你们何时与被告等人发生争斗?”

盐帮老大拿胳膊挤了挤旁边跪得像个鹌鹑一样的讼师。讼师肝都在发颤,哪敢抬头答话。漕督只需要一句话,马上就能革掉他的秀才头衔,那他这辈子就完蛋了。更何况漕督也没有问他,他现在抢答不是找死么。

盐帮老大只好自己回答:“回大老爷,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

陈健道:“人是何时死的?”

盐帮老大道:“八月十六上午。。。下午。。。”

陈健道:“可曾找了医生?”

盐帮老大道:“找了。。。没找。。。”

陈健道:“没找你们这些伤势是谁替你们医治的?”

盐帮老大:“找了。”

陈健道:“医生叫什么名字?住在什么地方?伤者死亡之时可曾上报?所在地有没有派仵作验尸?”

这些人原本就是在构陷陆挽等人,本以为有凤阳留守太监坐镇,案子必赢无疑,怎么会想到漕运总督突然冒出来。设计时根本就没考虑过什么细节,哪里经得住漕督盘问。

陈健冷冷道:“本部堂知道你们答不出来。你们进大牢里面慢慢想,那晚驿站的旁观者和替你们治伤的医生本部堂都会一一查问。”

盐帮老大吓得脸都白了,大叫道:“大老爷,我们不告了,不告了。”

陈健道:“带下去。等搜齐证据,改日再审,今日暂且退堂。”

原告被告一起被带了下去,围观的群众被驱散了。胡忠则气鼓鼓的离开知府衙门。陈总督又回到凤阳知府内堂,开演第二场戏。

陈健换了副面孔,语重心长道:“志良啊,你是进士出身,有大好的前途,怎能办这种糊涂事呢?立案审案的程序都不对,你能瞒得过刑部大理寺诸位大臣么?那个少年要是好对付,吴党也不会在他手上吃了大亏,还装作什么事没发生。”

凤阳知府姓程名旭初,字志良。程知府跪下回话道:“是属下莽撞了。恳请都宪指点下官一二,下官现在该怎么办?”

陈健道:“原告好办,主要是被告。你把陆挽和他的护卫抓了起来,他们现在有锦衣卫的身份,这案子你报还是不报兵部?上报兵部你们还有主导权么?你知道那块锦衣卫的牌子是怎么来的?那块牌子是陛下钦赐的,是骆佥督亲手转赠的。”

程知府试探问道:“那不报呢?案子现在还在凤阳地界,撤掉卷宗文档,就当一切没发生过呢?”

陈健道:“也不是不行。但你把别人抓进府衙大牢,想撤案也得给人个说法,是不?”

“多谢都宪指点。多谢都宪维护!”程知府谢完后,连忙让下属把陆挽请到内堂。

陆挽被请了过来,程知府一再向他道歉。

有危害的是整个两淮士绅,不是某位特定的官员。现在就算罢免了这位程府尊,于大局丝毫无益。

陆挽是个流放犯,两淮非是久留之地。陆挽只想早点离开两淮,以免再生事端。所以,他对程知府的态度是不计前嫌。

接下来陆挽的随行同伴都被释放出来,众人再次上路。陈总督送众人出城后,就回去筹措救灾事宜了。这么多灾民,对两淮官府是很大的考验,作为两淮地区的最高长官,陈总督未来最少要头痛一年。

回望远阙层楼十二重的凤阳城,再看沿路的灾民,陆挽等人也是无可奈何。

出城没多远,一辆普通的马车追了上来,车帘掀起一道小缝,胡太监在车内对陆挽招了招手。

陆挽上车后,胡太监说道:“公子前番说有办法解决田公公和元侍郎之争,不知是不是真的?”

陆挽点了点头。越党对吴卫二人深恶痛绝,吴卫二人对越党也没什么好感。卫夫子要是对元侍郎不关注,那岂不是不尊重他。

元侍郎赋闲十年,不代表他不问世事。身处名利场,谁能做到一尘不染?所以,关于元侍郎的黑材料,卫余师徒还是知道一些的。

卫余师徒现在力量很微小,就算知道某些事情,也没办法用之给元相国造成致命的打击。就像一个幼儿,就算给他一把刀,他也很难杀掉一个壮汉。

但是田公公不同,御马监掌印的势力谁也不能小觑。那些黑材料要是落入田公公手里,元相国就要有所忌讳。双方或许可以因此斗个旗鼓相当。

要不是被元相国师徒坑了,陆挽也不会被流放。陆挽不介意把这些黑材料转告给田公公。

胡忠听了后那是感激万分。不过,这并非胡忠这次来送行最主要的目的。

本来只有两淮势力握住了胡公公的死穴,现在又多了陈总督和陆挽两个人。陆挽还好说,流放去西北,日后能不能再见都不一定。

陈总督就不好说了!都在两淮地面,就算平日不相见,政务还是多有来往的。死穴被陈总督握住,胡公公日后想必一定会食不知味夜不安寝。

虽然只有短暂的接触,但陆挽的智慧已经给胡公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此次来送行,最主要的是想请教该如何面对陈总督。

胡公公支支吾吾半天,总算把心里所想表达出来。

陆挽思考了一会,说道:“公公,我之所以知道李总督幕宾的下落,那是因为张御史先对我下手,我被迫自保。我知道元相的一些不谨,也是元相先坑害我师徒的结果。

我和陈总督素不相识,我对其过往和秉性所知极少。既不知其人,又怎能给出建议呢?小子恐怕要让公公失望了,请公公原谅小子的愚钝。”

陆挽是个讲道理的人,道理讲清楚了,对方只要不是个蠢货,应该不会再纠缠下去。

能被皇上派来守备中都的太监当然不会是蠢货,胡公公也知道自己为难陆挽了。

陆挽他们今天被官司耽搁,下午才启程,本来步行可能要深夜才能到达下一个驿站。胡公公为了表示感谢,一路用马车把陆挽送到下一个镇子附近才返程。

临别之前,胡公公还留下个袋子,里面是一袋子小金锭。

陆挽想要推辞,胡公公说道:“都是别人送我的,我没办法拒绝,都只能收藏起来。你们沿路救护灾民的事情我都知道了,你们后面的路还长,不能没点钱防身。至于其他的不义之财,我准备拿去救灾。能送你的只有这么多了,还望陆公子不要嫌少。”

陆挽感慨道:“公公厚谊,小子铭记。”

胡公公拱手道:“那就到这里吧。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陆挽亦拱手道:“后会有期。”

胡公公走后,彭苗忙不迭跑上来问道:“路兄弟,胡公公为什么追来?他都和你说什么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