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长沙大轰炸 - 刚毅坚卓的他们 - 推敲夜僧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3章长沙大轰炸

胡承荫在南苑分校呆了一个礼拜,虽然恋恋不舍,但他必须回湖南大学了,临行前,他撺掇楚青恬跟他一起走,就是想带她去长沙散散心。楚青恬考虑了一下,同意了,之后跟老师告了假。胡承荫为了感谢这些日子贺础安对他的照顾,也邀他一同前往,此外还有两个考量,一个就是自己跟楚青恬单独在一起,难免让她不自在,再者就是回去的时候贺础安可以跟楚青恬一同返校,路上照应一下他也放心。

出发的那一天,是1937年11月24日,周三,天气晴朗,蓝天白云,是个出游的好日子。

因为从衡山到长沙的路颇为周折,三人凌晨天还没亮就上了路,他们先走四里多路下山,就到了南岳的镇上,从小镇步行到湘江码头,再坐渡船过湘江,到了对岸就是湘潭,再搭乘从湘潭到长沙的客车,一路上虽颇感疲惫,但三人情绪都颇为兴奋欢愉。客车停在小吴门火车站时,时间已经快到晌午了。胡承荫早已饥肠辘辘,便提议就近找个小饭馆吃饭,在交通旅馆旁边,胡承荫看到了一家饭店上面写着“李和盛牛肉”的饭馆食客很多,他盘算着手里的贷金还没花完,正好请贺础安和楚青恬好好吃一顿,于是就定了这一家。

胡承荫照着菜单点了招牌牛肉,还点了青椒豆腐、肥猪肉、炒青菜和大角鱼。菜上了满满一桌子,贺础安和楚青恬看着,迟迟不下筷子。

“你花钱也太大手大脚了,点这么多菜,还有钱吗?你回去可怎么办啊?”贺础安忍不住开了口。

“没事儿,我们学校在岳麓山上,平时我也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再说我早就想好好请你吃一顿了,谢谢你这几天这么照顾我。这菜点都点了,也退不回去了。别跟我客气了,快吃吧!”

嘴上说是说,三人在南岳几天也吃不上一片儿肉,着实大快朵颐了一番,贺础安一点也不能吃辣,大冷天吃得满头冒汗,上颚发麻,只好跟店家要一碗水,涮掉菜上的辣椒再吃。

胡承荫吃着吃着,好像突然想到什么,就先去店家那里付了账,让他们两个继续吃,自己有点事要办,先走一步。因为圣经学校就在火车站附近,三人约定先分头逛逛,三个小时后在圣经学校汇合。

胡承荫之所以要单独行动,是因为他想给楚青恬一个惊喜。

他想为她买一双新的芭蕾舞鞋。

自从楚青恬在火车上丢了包,胡承荫就惦记着这档子事儿了,之后在课堂上听了楚青恬的作文,想买一双芭蕾舞鞋送她的心就更加迫切。之前趁着楚青恬不注意的时候,胡承荫偷量了她的鞋码,这次到长沙来,心里面想着一定要帮她买到鞋,让她不再伤心。

离开饭店之后,胡承荫在街上四处搜寻,先是跑了几家鞋店,全都没得卖。

后来看到一间杂货铺,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胡承荫走了进去,一推门,四十多岁、一脸精明的老板就殷勤地迎上来:

“伢子,要买么子咯?我这里么子都有啊。”

胡承荫在店里扫了一圈,店里以日用杂货、服装鞋帽居多,实在不像是会卖芭蕾舞鞋的样子。

“老板,你这里有卖……芭蕾舞鞋吗?”

“有嘞!”

老板的回答让胡承荫眼前一亮,瞬间心中充满了希望,老板说完就去柜台里面翻了好久。老板一边翻还一边跟胡承荫解释,这双鞋并不是新的,而是从一个富家小姐那儿收来的,他们家是从北平跟随军官父亲迁过来的,后来举家离开了长沙,许多东西就都留在这里了,其中也包括这双芭蕾舞鞋。说着老板从角落里翻出来一个一角压得有点扁的鞋盒。放在胡承荫面前。

胡承荫从怀里掏出一条细绳,放在鞋底上比了比,刚才的希望瞬间破灭了。

“那个军官小姐多大啊?”

“不记得了,走的时候大概十一二岁吧。”

那就对了,胡承荫拿在手上的这双鞋比楚青恬的尺码小了太多,这明明就是一双童鞋。

胡承荫默默把鞋放进鞋盒里,在老板诧异的眼神中,离开了那家店。正在胡承荫灰心丧气的时候,远处有一高大建筑物映入眼帘。那是一幢仿欧洲古典列柱式建筑,前面并列16根大圆柱,共有三层,三层顶部正中再加建四层,上建一八角楼,再上为一圆锥体尖顶石塔,顶端为钢管旗杆。整个建筑宏大雄伟,气势恢宏,十分壮观。八角楼正下方的立柱上有并排的五个大字牌匾,“国”——“货”——“陈”——“列”——“馆”。

这地方让胡承荫想起了天津卫的劝业场,而且热闹程度完全不输给劝业场,进进出出人流如织。胡承荫大喜过望,这么大的商场一定有芭蕾舞鞋卖的!

进了商场之后,胡承荫立刻被一股暖流包围,从寒冬来到了暖春。原来这商场安装有暖气,确保客人能在宜人的温度下购物,胡承荫从一层开始逛起,第一层是商场,一律限售国货,胡承荫没有找到芭蕾舞鞋。胡承荫又接着逛了二三层。二、三层主要买全国各大城市的名产国货和本省各地区的特产,以供参观及为客商服务。胡承荫找了半天,终于在三层的一个展示架上看到了一双芭蕾舞鞋,胡承荫拿出尺码一比,尺寸正合适。他问店员买那双鞋,却被告知这双鞋仅供参观和展示用,并不出卖,胡承荫软磨硬泡,营业员没有办法只能找来经理,胡承荫又发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服经理把芭蕾舞鞋卖给了他。

当胡承荫捧着那个红粉相间的漂亮鞋盒走出店门的时候,一阵寒风直冲他的脸,但他丝毫不觉得冷,他的脑海里只有楚青恬看到鞋子欣喜的表情,想到这里,他拔腿向圣经学校跑去。

胡承荫走后没多久,贺础安被辣的受不了,也撂筷子不吃了,掏出手帕擦干净额上的汗,贺础安就跟楚青恬道了别,离开了饭店。

在街上信步闲逛时,贺础安意外发现了一间小书店,欣喜之余,赶紧走了进去。

一进店门,小店的安静就把门外的喧嚣隔绝开来,店主是一个年过七旬的老者,须发皆白,身着大褂,一脸清癯。他看到贺础安走进来并未露出笑容,只是微微颔首,算是打了招呼。

整个书店不大,却并排摆了三排书架,从地面到天花板,密密麻麻摆满了书,书店的书新旧都有,还有许多绝版的古籍,年岁估计比那位老者还要大,整个书店都散发出一股好闻的陈旧气味,贺础安深深吸了吸鼻子。

老者并不向贺础安殷勤介绍,他不但不觉得他招待不周,反而觉得十分自在。他十分喜欢一个人躲在书架后面翻自己喜欢的书,并不喜欢被人打扰。他随手翻开一册《资治通鉴》,看到兴起,完全没注意店里又来了一个客人。

贺础安把《资治通鉴》放回书架上,继续浏览书架上的书,当他看到一本《史记》时,想要取下来翻阅,却没想到触碰到了另一只手。

两人的手指碰在了一起。两人同时缩回了手,贺础安向旁边看去,发现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孩用一双目光锐利、充满探究意味的大眼睛正一眨不眨地看着他。

贺础安的身高超过一百八十公分,眼前的女孩比他矮了一个头还多,她的小脸估计还没有贺础安的手掌大,鼻子小巧,嘴巴小巧,还梳着一头齐下巴的短发,在两侧头发的遮挡下,小脸显得更加小了,她整个人唯一可以称得上大的就是那双比例极不相称的“大眼睛”了,几乎占了她脸部一半的“版面”。

“增光贤文中说,贤者不炫己之长,君子不夺人所好。”贺础安没想到她小小的嘴巴里第一句吐出的竟是这样一句话。

贺础安把书从书架上取下来,放在女孩的手里。

“这本给你吧,我已经看过好几遍了,而且这也不是什么难找的书。”

那女孩愣了一下,接着嘴角绽开了一个十分灿烂的笑容,她的贝齿又白又整齐,说出的话却充满了调侃的意味:

“你不说后面这一句,我可能会更加感动。”

那女孩穿了一件鹅黄色旗袍,上面是细碎的棕色格子,明亮且秀雅,人群中想必十分出挑,但贺础安一眼看见的是她胸前戴着的“长沙临时大学”的校徽,那蓝底金字的倒三角形实在是太好辨认了。

“你是临大历史系的?”

“怎么?不是历史系的学生就不能看史记了吗?太史公听了可要生气的!”

“你倒是很好学,法律系的学生是应该多看看《史记》,其中对各朝各代的法律制度都有一些阐释,对你理解历代律法的演变很有帮助。”

贺础安这一席话瞬间激起了女孩的好奇心,大大的眼睛闪烁着探究的光芒。

“咦?神了,你怎么知道我是法律系的?”

“你言辞犀利,颇有机锋,说话讲究有理有据,我就猜测你是法律系的,没想到还让我给猜中了。”

“你没猜错,我是临大法律系二年级梁绪衡,很高兴认识你!”

说完,梁绪衡伸出了她小小的手掌,贺础安伸出自己清瘦颀长的手掌轻轻握住,好似全然包裹住一样。

“你好,临大历史系二年级贺础安。”

“不过……‘言辞犀利、颇有机锋’……这也不全然是夸我的意思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