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内篇谏下第二(1)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 - 春秋晏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章内篇谏下第二(1)

景公藉重而狱多欲托晏子晏子谏第一

[原文]

景公藉重1而狱多,拘者满圄2,怨者满朝。晏子谏,公不听。公谓晏子曰:“夫狱,国之重官也,愿托之夫子。”

晏子对曰:“君将使婴敕其功3乎?则婴有一妄能书足以治之矣;君将使婴敕其意乎?夫民无欲残其家室之生以奉暴上之僻者,则君使吏比而焚之4而已矣。”

景公不说,曰:“敕其功,则使一妄;敕其意,则比焚。如是,夫子无所谓能治国乎?”

晏子曰:“婴闻与君异,今夫胡猪戎狄5之蓄狗也,多者十有余,寡者五六,然不相害,今束鸡豚妄投之,其折骨决皮6,可立得也。且夫上正其治,下审其其论,则贵贱不相逾越。今君举千钟爵禄而妄投之于左右,主右争之,甚于胡狗,而公下知也”。

“寸之管,无当,天下不能足之以粟。今齐国丈夫耕,女子织,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而君侧皆雕文刻镂之观,此无当之管也。而君终不知。五尺童子7,操寸之烟,天下不能足以薪。今君之左右,皆操烟之徒,丽君终不知。钟鼓成肆8,干戚成舞9,虽禹不能禁民之观。且夫饰民之欲,而严其听,禁其心10,圣人所难也,而况夺其财而饥之,劳其力而疲之,常致其苦而严听其狱,痛诛其罪,非婴所知也。”

[注释]

1藉重:赋敛重。2圄(yu):囹圄,监狱。3敕其功:整顿治狱的事情。4使吏比而焚之:派官吏挨门逐户地把债券烧掉。这样做是为了使民心归附。5胡猪戎狄:都是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狢当作“貉”。6决皮:撕掉皮。7五尺童子:古代尺小,一尺约当现在七寸,所以把儿童叫“五尺童子”。8钟鼓成肆:钟鼓排成排。钟和鼓部是古代乐器。肆,列。9干戚成舞:指手持武器跳舞。10严其听,禁其心:严禁人们去听、去想。

[译文]

在景公的治理下,齐国赋税沉重,狱讼众多,监狱里的犯人,人满为患,外朝的人怨声载道。晏子劝谏景公,景公就是不听。景公对晏子说:“监狱,是国家重要的政府机构,我希望把它托付给先生您。”

晏子回答说:“您打算让我整顿诉讼的事情吗?那么,我有一个能书写的小妾,她有妇人的仁慈的胸怀,就足以把狱讼治理好了。您想让我整顿民心吗?百姓没有谁想弄得自己家破人亡以便供奉贪暴君主享乐的,那么,您让官吏挨门逐户把债券都烧掉就可以了。”

景公听了很不高兴,说:“我让你整顿刑狱,你觉得认为胡乱派一个人就行了,我让你整顿民心,你就说挨家挨户地诛灭,如此说来,先生就不是所说的能够治理国家的人了!”

晏子说:“我听说的与君王却截然不同。那些胡、貉、戎、狄等部落的人养狗,多的人家养十几条,少的人家也养五六条,但是这些狗之间互相和睦。如今把鸡猪捆扎起来,随便丢人狗群之中,它们互相争夺,咬断骨头,撕破皮肉的血腥场面,可以马上展现出来。君王要是端正治国的策略,我认真对待等级伦常,那么尊贵与贫贱就不会互相错位。如今君王将千钟的爵禄,毫不顾忌地就赐给您身边的人,这些人之间互相争夺赏赐,比胡人的狗斗得还凶,而您竟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一寸粗的管子假如没有底,普天下的粮食都不能把它填满。如今齐国的男子耕田,女子纺织,夜以继日地劳作,也不够供奉君王;而君王身边所使用的一切,都雕刻着精致的花纹图案,这就是所谓的没有底的管子,而君王竟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足五尺高的孩童,拿着很短的火把,普天下的柴草都不够烧的。如今君王身边的人,全都是拿着火把的人,而君王竟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排列好钟鼓等乐器奏乐,拿着盾牌和斧子舞蹈,即使大禹在世也不能禁止百姓去观看。再说,抑制百姓的欲望,严格控制他们的言行举止,即使是圣人也难以办到,何况掠夺他们的财产让他们受饥挨饿,征用他们的劳力让他们疲惫不堪,经常给他们带来痛苦,却严厉地处理他们的案件,狠狠地治他们的罪责,这些做法不是我所能理解的。”

景公欲杀犯所爱之槐者晏子谏第二

[原文]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1守之,植2木县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之者死。”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3焉。

其女子往辞晏子之家,托曰:“负廓4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

晏子闻之,笑曰:“婴其淫于色乎?何为老而见奔?虽然,是必有故。”令内5之。女子入门,晏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进而问焉,曰:“所忧阿也?”

对曰:“君树槐悬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吏将加罪焉。妾闻之,明君莅国6立政,不损禄,不益刑,又不以私恚7害公法,不为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吾君欲以辩木之数杀妾父,孤8妾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国矣”。

“虽然,妾闻之,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昧墨与人比居庾肆9,而教人危坐。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甚乎!今之令不然,以树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义也。邻国闻之,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者。”

[注释]

1谨:谨慎,小心。2植:埋植,竖立。3加罪:治罪。4负廓:负郭,靠近城郊。5内:同“纳”。6莅(li)国:治理国家。7恚(hui):忿,怒。8孤,用如使动词。9昧墨:黑暗。庾:露天的积谷处。

[译文]

景公喜欢一棵槐树,派官吏小心地守护它,并在树的旁边立了一个木桩,上面挂上牌子,写着命令:“如果碰了槐树,就要受到刑罚,如果伤了槐树,就要被处死。”有一个人,没有听到命令、酒醉后碰了槐树,景公听说此事后,说:“这个人先触犯了我的命令。”于是让官吏拘捕了他,将要治他的罪。

这个触犯罪责的人的女儿到晏子家去,托人传话说:“我是住在外城的一个百姓的女儿,有话要对相国说,我无限想往,愿意在相国的后宅充数当个侍妾。”

晏子听到这话以后,笑着说:“我难道是个好色之徒吗?为什么我年纪大了,还有女子投奔我?虽说如此,这里面肯定有什么缘故。”于是命令让她进来。女子进了门,晏子远远地望见她,说:“奇怪呀!这个人面带忧伤。”等她进屋后,晏子问她说:“你为什么事感到忧伤啊?”

女子回答说:“君主种了一棵槐树,并悬挂上命令,如果碰了槐树,就要受到刑罚,如果伤了,就要被处死。我的父亲缺少才智,没有听到命令,酒醉后碰了槐树,官吏将要治他的罪。我听说,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制定政令,不轻易减少俸禄,不随便加重刑罚,又不因为私怨损害公法,不因为禽兽伤害百姓,不因为草木损坏禽兽,不因为野草糟践禾苗。我们国君因为树木的缘故打算杀死我父亲,让我成为了孤儿,这命令已经对百姓实行并且成为国家的法令了。

“虽然如此,我听说,义勇的人不会因为人多势众而去伤害孤独无依的人,圣明贤德的国君不违背正确的原则去满足自己的贪欲。这就好像自己烹饪鱼鳖的人,去掉它的腥臊之味。冒昧贪婪的人与别人并肩蹲在稻草堆旁,却叫别人坐在在危险的地方。如今国君向百姓发出命令,如果能够在全国施行,而且它的好处有利于后世百代,那我的父亲死也是应该的,我为他收尸也是应该的呀。太过分了!如今的命令却不是这样,因一棵树,治我父亲的罪,我恐怕这样做会伤害官吏的执法准则,更进一步说,伤害圣明国君的仁政了。邻国听到这件事后,都会说我们的国君因为喜爱槐树而残害百姓,这可以吗?希望相国仔细考虑我说的话,以便裁处触犯禁令的人。”

[原文]

晏子曰:“甚矣!吾将为子言之于君。”使人送之归。

明日早朝,而复于公曰:“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好玩,威严拟1乎君谓之逆,刑杀不辜谓之贼。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今君穷民财力,以羡馁食之具2,繁钟鼓之乐,极宫室之观,行暴之大者;崇玩好,县爱槐之令,载3过者驰,步过者趋,威严拟乎君,逆之明者也;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称4,贼民之深者。君享国5,德行未见于众,而三辟著于国,婴恐其不可莅国子民6也。”

公曰:“微7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

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8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注释]

1拟:类似。2羡:丰饶。馁:当作“饮”。3载:驾车。4称:相称。5享国:享有国家。6子民:统治百姓。7微:表假设的否定词,“如果没有”的意思。8拔置:拔下并收起来。

[译文]

晏子说:“太过分了!我替你向国君陈说这件事。”于是派人送女子回家。

第二天早朝,晏子向景公进言说:“我听说,把百姓的财力搜刮殆尽,来供自己的奢欲的人称作是暴虐,喜好玩物,把它的威严提高到国君的地位上去,这称作是反常,刑杀无罪的人称作是残暴,这三条,是国家存亡的大祸患。如今君王搜尽百姓财物,用来使饮食器具更加精美;聚敛钟鼓乐器,将宫室布置的富丽堂皇,这是施行暴政到顶极点的事了。喜好玩物,悬挂喜爱槐树的禁令,这样一来,坐车经过的人也赶紧奔驰而去,步行路过的人也要快跑而去,槐树的威严已经达到国君的地步了,反常之事是很明白的了;触犯槐树的人,就要处以刑法,伤害槐树的人,就要处死,刑杀与国法不相称,百姓受到的摧残也够深了。君王享有国家,德行还没显现在百姓当中,而三种邪僻却著称于国,我恐怕您不能再执掌国政事理百姓了。”

景公说:“如果没有大夫您教诲我,我简直要酿成大罪了,从而连累到国家。如今大夫您教诲我,这是国家的福气,我受教了。”

晏子从朝廷当中出来以后,景公命令赶快停止看守槐树的差役,并拔掉木桩,扔掉挂着的牌子,取消伤害槐树治罪的命令,释放因触犯槐树被拘捕的囚犯。

景公逐得斩竹者囚之晏子谏第三

[原文]

景公树竹,令吏谨守之。公出,过之,有斩竹者焉。公以车逐,得而拘之,将加罪焉1。

晏子入见,曰:“君亦闻吾先君丁公乎2?”

公曰:“何如?”

晏子曰:“丁公伐曲沃,胜之,止其财3,出其民4。公日自莅之。有舆死人5以出者,公怪之,令吏视之,则其中金与玉焉。吏请杀其人,收其金玉。公曰:‘以兵降城,以众图财,不仁。且吾闻之,人君者宽惠慈众,不身传诛6。’令舍之。”

公曰:“善。”

晏子退,公令出斩竹之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