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种地风险这是功绩
带着温宝给出的三个意见,当初温承全来县城的时候不说踌躇满志但那也是非常有信心的。
可是到了县城里后,事情进展的并不是很顺利。
倒不是说温宝给出的主意不好,相反,温宝给出的主意非常好,一开始的确是进展的还算顺利,可到了后面,来借粮种的百姓,却不算多。
如今都八月下旬了,就算现在回家收拾土地,紧赶慢赶种上麦子,可是谁又能说今年冬天天就能好了。
百姓们被这两年的天气闹的根本就不敢种粮食了,更何况,他们还想着今年冬天就留在县里等着救济,明年开春再看天种地。
百姓们有这样的思想,柳大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可是这么多人聚在县城,县里的粮食并不够支撑这么多人一个冬天的。
“这些人不愿意离开,可怎么办?”
暂时县里的疫病被稳住了,眼看就能打开县城大门,可是愿意借粮借麦种回家种地的百姓却不足三层。
“要是能有什么法子让他们看到希望,他们可能才会愿意离开。”
温承双这话一出,其他人就抬头看了他一眼。
此时县衙里只有柳大人还有他二儿子以及温家两个兄弟。
刚才温承双说的话,这四个人心里都明白,可是想要做到,却没有那么容易。
“要不,我回去一趟问问宝儿?”
温承全这话一出,柳大人就意味深长一笑,果然如他所想,这主意都是那个丫头想出来的。
看见柳大人笑了,温承全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漏嘴了,随即一想,岳父也不是外人,想必妹妹不会生气,这才作罢。
“行,那你就回去一趟。”
柳大人一句话落下,也定下了让温承全回去一趟的事情。
所以等温宝第二天中午看到骑着一匹瘦不拉几黑马的温承全时,她还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四哥,你怎么回来了?是不是出事了?”
温宝一愣后,就看了一眼温承全身后,发现他真的是一个人回来后,这才仔细打量温承全的气色。
“我还好,宝儿,县里就剩这一匹马了,所以只我一人回来。我这次回来,是像你问计来了。”
“问计?”
兄妹俩一边说一边往屋子里走,等到了堂屋,温宝也就知道了温承全为何回来。
温宝也没有想到县里如今竟然是这幅光景,不过百姓们的心理她能明白,害怕今年冬天可能会是大雪也可能会一粒雪也不下。
“我们商量过,如果能让百姓们种些东西,最好能在入冬前就收上来,估计百姓们就能安心一些。”
这也是温承全四个人在县里商量的结果,可是他们前前后后想了很多,但是计划都不是很完美。
“现在播种,除了麦子,就是菘菜和萝卜。”
温宝到了古代几年,种粮食虽然还不会,但是简单的种些蔬菜,她却是知道怎么做的。
现在是八月下旬,离十一月入冬还有两个月多一些的日子,能种的只有这两种蔬菜。
谁知温宝一说,温承全就摇头道:“这个我们也想到了,可是全县一起种菘菜和萝卜,等到冬天,都收上来,那得多少。
那么多菜,就是卖,也卖不出去那么多,卖不掉,烂在地里,百姓们肯定不会愿意。”
虽说今年土地被折腾的可能每亩地产量不高,但是他们的数量大,一整个县,那得要多少。
“这个好办啊,让柳伯父挑几间空院子,办个加工作坊。
百姓们不是入冬了没收入吗?现在就开始整理家里的地,让柳伯父去外地多买些菜种回来,趁着这个月种下去,十月底菘菜就能收。
我给柳伯父写一个辣菘菜、一个酸菘菜的制法,萝卜咱们就不种了,忙活两个月,十一月作坊就能开工做菘菜往外卖。”
温宝说着也想到了自家的土地,因为干旱,佃出去的地,她今年也没有收入,要是种上菜,不仅冬天家里多个蔬菜,也能有一笔收入。
温承全他们否认种菜,就是担心菜收上来卖不出去,可温宝一说她有方子做菘菜,听名字,温承全就觉得温宝说的肯定没问题。
“宝儿你有方子就好,这也不能白让你出,我和岳父商量看看能不能分点利给你。”
温承全知道温宝喜欢分利,所以他才会这么说,可是这一次,温宝却摇摇头。
“不用,这作坊还是直接属于县衙的好。”
说实话,温宝如今并不缺银子生活,刚开始她想着法子挣银子,那是家里日子不好过,可如今却不同。
她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是穿越女,就应该在古代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今年南宁县百姓的日子这么难过,她也愿意帮他们一把。
温宝的话让温承全一愣,他认真看着温宝,直到今天,温承全才发现,或许他以及全家人,还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他们的宝儿。
温承全来去匆匆,只在家吃了一碗热腾腾地饭,就又骑着马回了县城,他离开后,温宝也找到了家里其他人,说出了要种菘菜的事情。
温家、陈家、吴家还有温宝自己家,最近两年新置的土地有不少,几家里,吴家的地最多,之前吴家还往外卖过粮食。
这么多地,要是全部在短短十天里种上菘菜,其实还是很不容易的。
家里留的菜种并没有那么多,温宝提议先在宋家村种上,他们仔细伺候,也能保证今年冬天家里有菜吃,等柳大人将菜种买回来,他们再雇人去把家里的地都种上。
“附近还有几个村子的山民,光咱们宋家村就有不少人,再挑些关系好的,山民们又没地种菜,大家一起加把劲,这个月把菜种了,十月底才能收菜。”
菘菜在这个季节生长期大概是五十天左右,也就是前前后后忙活大概两个月的时间,这就是入冬前的一比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