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疫病爆发县城危险
宋家村有温宝的提醒和张莲的药粉,从一开始干旱的时候存冰到后来下大雨不直接喝雨水,再到雨停后用的药粉。
宋家村一步一步做的都非常好,有宋尾这个村长在,也没人敢不做。
可是其他村子却不是这样。
前几天雨一停,县里就涌进了大量灾民,干旱的时候逃到青龙江边的百姓,被一场大雨彻底留在江边的人多的也数不清。
大雨还在下的时候,就有人开始不舒服,等到大雨停下,疫病,彻底爆发。
温承双带回这个消息后,柳夫人眼一黑就晕了过去。
“娘!”
“祖母!”
柳大人的二儿子和孙女最为惊慌,温宝一看柳夫人摔倒,立刻走过去拔了她的银簪朝着她的鼻下一戳。
“别那么多人围着,散开些。”
温宝这句话刚说完,柳夫人这才悠悠转醒。
看到温宝这么一戳就将柳夫人救醒,众人自然诧异,可是此时却不是询问原因的最佳时机。
张莲赶来后众人才知道,柳夫人的身子这段时间因为思虑过重需要好好休息。
“好好休息,别想那么多。”
因为县里现在的情况和柳夫人的身体,她现在回去根本就不可能。
二儿媳还有孙子孙女要伺疾,最后只有柳大人的二儿子不放心留在县里的柳大人,坚持要回县里。
“老四,你去张莲那里拿些药,一起去。”
柳大人长子不在南宁县,温承全身为柳大人的女婿,这个时候自然也是要去的。
温有才一说完,全家人就准备起来。
除了药材还有干净的吃食和水,县里的情况现在不容乐观,也不知道到底如何,等他们进了县里,才能知道县里的具体情况。
温宝回家整理了一下家里的粮食,存粮拿了一半出来让温承全带去县里。
“四哥,现在县里一定缺药少粮,这是我家的,你看看还能不能多筹一点,一起带去县里,肯定能帮上忙。”
温宝一说,温承全就点点头,“爹娘舅舅他们也让家里分了一部分粮食出来,我想着到了县里,县里那么多大户,谁家不存几年的粮,最好能让他们拿一部分出来。”
能捐赠最好,不愿意,也要借一部分。
温宝一听温承全的话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像她和宋大郎,都存了这么多粮,那些百年大户,家里的粮肯定更多。
“四哥,我这里有几招,你听听可行。”
温宝一说完,温承全就立刻看向她,冲着她点头。
“第一,你们带这么东西去县里,一定要大张旗鼓,让越多人知道越好。到了县里,让柳伯父写个表彰的公告,把我们几家夸一顿,最好能奖赏我们一些他权限里的好听名头。
第二,等县里都知道吴家、陈家还有我们温家做的好事情后,再派人暗地里怂恿那些大户也捐赠一些。他们给了,也让柳伯父表彰他们,让南宁县百姓记得他们的好。
第三,要是这样粮食什么的还不够,可是由官府出面帮百姓们帮那些大户借贷。他们每家肯定都有陈粮,今年借一斗陈粮,明年还一斗新粮。
但是要注意,这第三招,一定要官府出面作为中间人,不能任由他们私底下借贷,最好组成一个稽查队,一旦发现有人私自借贷给百姓,必严惩不贷!”
温宝侃侃而谈,将这三招说完后就看向身边的温承全。
“四哥,你为何这样看着我?”
温宝被温承全的眼神吓的不由自主地往后一退,谁知身后也站满了人。
“我家宝儿,要是儿郎必定官拜一品!”
温有才总结地一说,众人全部点头同意。
可温宝却十分羞愧。
这哪里是她想到的主意,都是她看来的。
不管如何,有了温宝提的这三招,温承全心里瞬间有底。
张莲留了一些常备的药后,准备了很多县里现在会用到的药给温承全,一起送去的还有一张治疫病的药方。
药方可是传家的宝贝,这药方还是温宝之前和她提了后她慢慢研究出来的,但是张莲却没有私藏。
不说自家和柳大人的关系,就是他们宋家村就在南宁县里,只有南宁县保住了,他们才有好日子过。
宋家村每家得知温承全他们要去县里,之前跟着温承双送货的壮小伙子也提出要去。
宋家村每家虽然没有温宝他们拿出的东西多,但是这家一块肉干那家一捧干货还是感动坏了柳家人。
柳大人刚到南宁县任职,就出了这样的事情,要是做不好,丢脑袋都有可能,现在大家这么帮忙,也就是帮柳大人。
整个一个宋家村,整理了一整天,十大车的东西就整理了出来。
因为干旱,温承双原来养的拉车的牲口卖了不少,如今牲口不够,壮小伙子们纷纷提出他们来拉。
这天一大早天还没有大亮,温承双和温承全两兄弟,还有柳大人的二儿子,三个人压车,一群二十几个人,拉着十辆木板车朝着县城赶去。
从宋家村到县里,天气好,马车半天,驴车牛车要大半天,人力拉车,日夜兼程,这一行人终于在第二天清晨赶到了县城。
看着县城外围坐的一群一群灾民,一行人的心情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