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道家宗师 - 残唐局 - 习木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残唐局 >

第二十五章道家宗师

魏尺木所在的地方,是离魂宫内殿的更深处。这里荒无一人,只有无尽的乱石与草木。似乎也并没有什么人来找他的麻烦。

魏尺木谨慎地边走边寻,一连折过了几个弯儿,便看到有一条长长的甬道。这甬道修在巨石之上,都由青石筑成,好似刀削斧裁一般。甬道周边一片干净,也无字迹,也无雕痕,只是里面很是昏暗。

魏尺木如今一个人,心底竟微微有些发怵。他本想转身离去,却又怕黄贞误入了这里面。魏尺木不敢赌她到底在不在里面,只得打起了火折子,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这甬道恰好能容一人通过。魏尺木怕有机关暗器,一步三探,体内《清虚守神》功法也始终不敢中断。好在这甬道两侧,只有零星的雕刻,并无甚机关。那些雕刻似乎是一连串的故事,魏尺木来不及细看,只大概瞧全了一副——是一个道士模样的老先生,驱车下山之图。只是那拉车之兽非马非牛,也非驴非駏驉,而是虎是豹,是鹿是麒麟。

如此拐了两道弯儿,眼前空间陡然变大了起来,竟是一间一丈见方的石室。这石室四角之处各嵌着一盏亮着的油灯,那油灯古旧,却是极上等的青铜制成。除此之外,里面就再没有其余物什了。

石壁向里的一侧,上面有一道石门的轮廓,而周围光秃秃石壁上却没有什么机杼枢纽之类的东西。

魏尺木收起火折子,向前探查,发觉的确只有一个看着像石门的石门。他好奇心起,就在那四个油灯上来回摸动,可那石门却毫无动静。

几番无果,魏尺木便运起一掌拍向石门,想试试有无强行破开的可能。他第一掌只用了三成功力,那石门却连声音都没有发出一点儿。

魏尺木正纳闷时,那石门上突然变化了起来——先是映出一个太极图案,继而又是一个“礼”字,然后是一个“卍”字。最后,这三个图案围城了一个圆,缓慢地转动了起来。

魏尺木心中惊奇,他知道这三个图案分别代表了道教、儒教、佛教,却不想出现在了一个石门之上。他心道,“这石门上只怕是一个用三教功力设成的一个门中禁法,这禁法或许就是开启石门的关键。”

至于怎么破解禁法,他也不得而知。魏尺木索性先运起道家《齐物心法》按在了那太极图上,只见那太极图陡然亮起,连同另两个图案也都停止了旋转,只是那石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动静。

魏尺木甫一收回手掌,那图案便又旋转了起来。他又运起了儒家《大同心法》,按在了那“礼”字图案上。和之前一样,那“礼”字亮了起来,石门却依然没有反应。

魏尺木并不会佛教内功,他心下一横,索性双手分别运起道、儒两家心法,分别按在了那太极图与“礼”字图上。这时石门上却光芒大盛,连同那个“卍”字也隐隐发光。继而光芒消退,石门便轰轰地向上升起!

魏尺木心中大喜,跨过石门,是一条向下的阶梯。魏尺木走在石梯上,隐约听到了下面有溪水流动的声音。

又折了一个弯儿,入目的是一个方圆只有几丈大小的水域——暂且称之为“湖”吧。这湖正中有一个小岛,与其说是小岛,还不如说是一块略微凸出的石板。因那小岛的表面甚是平整,并无特别隆起之处。只是,那小岛之上竟盘膝坐着一个人!

那人披散着头发,已是莹白胜雪。就连须眉,也已白了。他闭着双眼,容貌枯槁如老树之皮。就连身上也仅仅穿着一袭破旧不堪的白衣。

魏尺木正打量着他,那人突然睁开双目,看了他一眼。那双眼睛看似死气沉沉,却又让魏尺木感觉到了深邃无比。

那老者忽然开口道:“《清虚守神》之功?你是道家的传人么?”这声音苍老无力,却又直入心底!

魏尺木心里暗惊,他不过在体内暗暗运转着道家功法,却被这老者一眼识破!本来江湖之中识得这功法的人就寥寥无几,更何况是被人这般看破?

虽是如此,可这里究竟还是离魂宫,魏尺木警惕道:“你是谁,又怎么识得《清虚守神》之功?”

那老者并不回答,反问道:“你既然不知道老朽是谁,为何要来这里?”

魏尺木心想,“这老者识得《清虚守神》,莫非是道家的前辈?只是为何会在这离魂宫里?”他便回道:“晚辈为救朋友,这才闯进了离魂宫,误入此地。”

“能闯过迷踪阵和‘吞象壁’,也是少年才俊了。”那老者略一沉吟,“只是,能进来此地的,你却是这二十年来第一个人。这石门乃是当年儒释道三教的掌教联手布置的禁法,需要精通两者以上心法的人,才可以开启此门。你既然过得此门,除了道家心法,应该至少还会一种。只是一直以来,百家及三教都是门规森严,严禁武学外传和兼学,莫非……”

那老者说到这里便不再言语,只是若有若无般地看着魏尺木。

魏尺木听了这老者的一番话,心中疑惑重重。这老者已经在这里待了二十年?还有,为何儒释道三大掌教会在这石门上设置禁法?他们每个人都分别掌管一教诸派,是江湖中最为神秘的存在,连许多武林人士都不知道!

而且这老者说得没错,自汉以来,武林中各派武功都严禁外传,而且若是带艺投师,就必须先废除原先的武功。所以基本上极少有人会两派以上的武功,尤其是两教以上!

魏尺木心想这老者怕是已经猜出了自己的来历,便不再隐瞒:“晚辈是杂家传人,相州魏尺木,不知前辈是?”

那老者点头道:“果然,也就只有杂家了。只是没想到,老朽有生之年还能遇着杂家的传人,莫非这是天意?小兄弟,老朽乃是道家人,道号‘大成子’。二十年前被鬼谷子与三大掌教困于此地,一身功力都挥散于这离魂宫中。”

魏尺木心中如浪打山崩,道家大成子,这是比他师父还高出一个辈份的百家前辈!只是没想到他竟被困于此地二十年。

更让魏尺木惊讶的是“鬼谷子”三个字,这三个字可比神明,甚至比神明还可怕!强悍无匹,谋略无双,任何一人都能玩弄天下于鼓掌之中的纵横家,竟然还存在着!

至于这鬼谷子为何会与三大掌教联手,魏尺木就不清楚了,虽然百家与三教有着千百年的恩怨。

大成子继续说道:“小兄弟,你我相见便是有缘,我送你一场造化,你帮老朽一个忙,如何?”

魏尺木心想,“这大成子的敌人是鬼谷子与三大掌教,别说四人,随便一个人都是我远远不能企及的。如果是为他报仇之类的,那是怎么也帮不了的。”

大成子似乎看透了他的顾虑:“你只需替我带句信儿给一个人,他叫简江月。如果你我缘分足够,你肯定能遇着他。如果遇不着,老朽也不强求。现在我就传你道家真正的绝学《若水道》,老朽一生没有收徒,你既然是杂家传人,继承我的衣钵也没有什么不妥。”

魏尺木还想说什么,却只觉得脑中一片空明,《若水道》的心诀如同烙印一般,层层刻在了他的脑子里。这种传功的手段很是高明,不过并不是强行提升受功人的功力,还须他自己慢慢修习。

大成子传功之后,说道:“你资质还算不错,先在此地苦练一番,武功长进些才能走出这离魂宫。”

魏尺木也想快些消化,好增强自身实力,带着众人冲出去。于是他便就地盘膝坐下,安心用功。

这《若水道》总共九重境界,端的是神奇而又晦涩,好在魏尺木有很好的道家武学底子。而且道家与儒家不同,儒家武学讲究厚积薄发,那些高境界的武学无不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与沉淀,才能达到极致。而道家武学讲究的却是悟性,悟性好者能够平步青云,悟性差者便寸步难行。

“大道三千,若水为先。”

《若水道》开篇只有这一句话,却蕴含着无尽的至高无上的威严和霸道。

魏尺木努力感悟,脑中心诀飞转。只因他杂家最重道家之术,魏尺木也数道家武学最为精湛,所以这其中奥义经典,黄老玄学,他咀嚼几番,便都一一勘破。

既然是《若水道》,那么终究离不开一个“水”字。魏尺木想到了雨,想到了露,想到了河流湖泊,想到了酒浆茶沫,甚至……血泪汗津。忽而他体内如枯井骤开,永夜逢明。

第一重:一水初迎。

第二重:再水滴凝。

第三重:三水汇聚。

魏尺木一连悟透三重,但觉轻松无比,他知道这只是《若水道》的第一阶段。

……

第四重:四水流成。

第五重:五水浪起。

第六重:六水波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