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神童”秋凌将要参加数学奥赛 - 黄土女儿情 - 浮尘张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黄土女儿情 >

第147章“神童”秋凌将要参加数学奥赛

又一个新年在人们的欢欢喜喜和打打闹闹中度过了。

人们渐渐地从过年的浓厚的气氛中摆脱出来,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劳动、学习和生活。

顾福财院子中的铁圪垯又响动了,父子两个将要把剩余的洋芋全部做成粉条,也解决了一些人家的后顾之忧。

刘秋香也把她那辆已破烂不堪的自行车子从窑里推了出来,在莺儿和母亲的帮扶下,把一卷洗得干干净净的被褥绑在车子的后座上,离开家去庄田镇中学上学了。

再过几个月,她就要从这所生活了三年的母校告别了。

据庙沟村其他念书娃娃议论,在庄田镇中学上学的娃娃中,只有秋香的书念得最出色,每次开学典礼时都能得一两块奖状,还有一些奖品,而且秋香的人品都挺好,每学期都是她们班里的“三好学生”。

老师们都说刘秋香今年肯定能考上中专学校,听秋香本人说她最想考的中专学校就是黄城师范学校,也就是顾福财大叔上过的学校。

也许,秋香受了顾福财的影响才确定了如此的目标。

福财大叔经常在秋香面前炫耀他的母校是如何如何的培养人才,给秋香的脑海里种下了完美而深刻的印象。

那些年头,念书娃娃们都热衷于考个中专学校,因为考中专学校比较容易考上,念书的时间短,毕业后都给分配工作,而上高中最起码多上三年,毕业后考大学还是未知数。

秋香决定她一定要考上“黄师”。

在学校里,秋香生活简朴,花钱节省,有时一天连一毛钱都不花。

她在学生灶上吃饭,当时上灶的学生按吃饭的顿数交纳副食和粮食。

秋香家生活比较贫困,每天只吃一顿饭,后来她的姐姐和三姐挣了点钱,就让她别节省那点钱和粮。

她也就报每天的两顿饭。

韵儿姐姐和婷儿三姐都鼓励她勤奋学习,她俩支援她念书的所有费用,因此,她的心里就没有什么担忧的,一心扑在学习上,一定要考上像福财叔上过的学校。

据福财叔说:“黄师”是个出人才的地方,前几年的行署专员、地委书记、黄城县的几个县长、书记都是从“黄师”毕业的。

有些男生看见秋香学习优秀,品质纯洁,对待同学友好,对待老师殷勤,人样儿长得漂亮,就有追求她的心意。

后来被秋香感知了,秋香婉约告诉那些男生们,她看重一个男生的学习和思想品质,要追求她,那就按照她的要求提升自己,她秋香喜欢的是这样的男生。那些男生胆怯了,畏缩了,再都不敢有这种想法了,谁能比得上她呢?

有时在学习之余,她最能想起的是苦命的二姐姐。

二姐姐本来喜欢小川哥哥,但她的美好愿望难以实现,都是她妈和村子里的两个村干部逼着她和不喜欢的高玉宝勉强结婚了,不知道这些大人们究竟是怎想着咧,难道他们就是为了一个高玉宝而伤害两个有情的人吗?

最让她记忆深刻的是过年那天晚上,高玉宝竟然把她二姐打得睡在炕上翻不了身子。

高玉宝还是个当兵的男人,他的当兵的结果只是打败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吗?想到这些往事,秋香的心像刀子割上一样疼痛。

她很想为家里做些什么,可以减轻她们的压力,但一家老小都不许她干活,她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她能考出去,走出庙沟村,由农村人变成一个吃公饭的城里人。

秋凌六妹那么小的一个人,可她非常懂事地在她放假的日子里,总是让她勤奋学习,从来不许她干一点儿活,要是有点活,早被凌儿抢着做了。

秋凌的脑筋特别灵动,有时候她不懂的题,她居然还能给她提引一些思路,让她茅塞顿开。

在学习上,她十分佩服秋凌,从来不用功学习,可她似乎什么都会,天能知道干嘛秋凌就那么有智慧。

在晚上,秋凌陪她学习到很晚,本来她想早点儿睡觉,可秋凌就催促她再坚持一会儿。

两个念书娃娃经常在一块儿谈论理想,未来的职业。

秋凌知道五姐最想上的学校是“黄师”,就笑话她的理想太低了,怎么只想上个“黄师”呢?干嘛不上个重点大学呢?

秋香太了解自己的智商,比起凌儿,那就天上差到地下了。

说心里话,秋香认为她自己只凭着用功,才有点比较满意的成绩,如果她就像凌儿那样吊儿郎当的话,恐怕成了她们班最差的学生了。

而当秋香再问秋凌的理想时,秋凌笑而不答,看样子她的理想是宏大的。

她说话时总是说等以后理想实现了再说吧,反正比她五姐的理想要高得多。

那是肯定的事喽,秋香自然认为菱比她高得多。

秋香在学校里,有一天突然想到凌儿要参加全县数学竞赛,全乡镇参加数学竞赛的仅有三个小学生,而秋凌又排在头一名。

秋香多么希望凌儿在全县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得最好的成绩,她相信凌儿有这个实力。

前天晚上,乡政府教育组通知全乡参加全县“奥数”竞赛的三个小学生,定于三月十四日上午九点在黄城一小参加考试。

请三位小学生的老师和家长做好准备工作。

顾福财最欣赏凌儿的数学思维,以后当个科学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建议夏莺和她妈,想办法去城里书店买一本“奥数”书,还有几天复习时间,可以看完的。

父亲提醒小川马上骑上车子去黄城县为凌儿买两本不同版本的“奥数”书。

书上的题连顾小川这样有望考上大学的人都做不出来,可当凌儿做起这些题时,思路是那么的清晰,在顾福财和小川两个文化人面前抽样做了十道题,结果全部正确。

有些题的解题方法比答案上的还简洁,把顾福财父子惊讶的不知所措,脸红脖子粗。

顾福财正式给凌儿起了个名字叫“神童”。

顾福财要把“神童”的称号传到很远的地方,让她成为名副其实的“神童”。

于是顾福财逢人就直呼“福童”。

后来“神童”真的就成了刘秋凌的名字,甚至在黄城城里都有人听到过“神童”刘秋凌的名号。

秋凌仅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就读完了一本习题集,另外那本她没去读,嫌麻烦,和读过的那本大同小义。

在学校里,校长和数学老师也非常重视秋凌的这次竞赛,白天晚上给她辅导“奥数”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