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 浴血龙凤 - 龙兰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浴血龙凤 >

第八十三章

沈剑虽然无法确定鬼子短时间里不会有大的行动,可整个锋芒铁血队(除特别分队)都已经布置妥当、漏斗山基地一切正常、高岭-石窝-土坑这一带情况稳定。因此,在这个时候带着锋芒铁血队最精锐的特别分队去做围绕漏斗山和高岭一线的桐柏山区的扩大侦察,就不是心血来潮的贸然行动!

恰恰相反,沈剑认为,利用敌我双方暂时休整的有限时间(估计一到两个月),及时掌握桐柏山区周围的地理环境、各乡镇村庄的情况、武汉会战后湖北东面国军与鬼子对峙的情况等等,这些情况对锋芒铁血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特别分队的这次行动很有必要。

然而,沈剑没有想到,他带着特别分队在离开高岭的后第三天却在桐柏山区的密林中迷失了方向!

或者是因为以前用着从鬼子手里缴获的军用地图很顺手,沈剑对李小刚制作沙盘的水平又很信任,这次让他在石窝制作的了桐柏山地区的沙盘,只不过因为没有再缴获鬼子关于这一带的地图,便用刘福全提供的一张地图做依据。

按照地图和沙盘所显示的地形情况,沈剑挑选了一条隐蔽又相对短的路线,可是,特别分队沿着高岭山脊翻过南面的那座高峰后,按照那地图所示应该很快进入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斜长山谷,而沿着这峡谷往西南绕过两座高山再翻过两座山,就可以到达湖北的随州境内,可是,吴上元排的战士们却怎么也找不到这个地图上清楚标示的峡谷,他们发现的除了高山还是高山,向着东北和西南方向连绵不断,虽然山与山之间有谷地涧流,可是都不很长,而且不成那么规整的走向!

在军队的装备配置中,周浩一个上尉连长不配地图,徐远胜退役做地方保安团团长也没有地图,徐远山的范县县府里有的是一张粗糙的范县地图,沈剑逃离南京时候,匆匆忙忙间根本没有带着地图,因为脱离了国军序列,他也没有得到过一张国军所用地图,因此,沈剑分析敌我形势,指挥锋芒铁血队从桥头镇北来豫西,使用的都是从鬼子手里的缴获地图——南京郊外那场遭遇战后从一个鬼子少佐的文件包里缴获的一张小图,滁州城里鬼子指挥所里缴获了一大一小两张地图,范县鬼子宪兵队里又缴获了松田丸匆忙逃跑没来得及摘下来带走或烧毁的地图。

沈剑从中央军校学习和后来做到国军少校之后都使用过不少地图,但是因为他毕业后就参加淞沪会战,接着退守南京,他所用地图内容都是沪宁一带。那里的山不很高,又是首都周围,军用地图虽然与缴获的鬼子地图相比做工粗糙,不过,地图所标示的内容还是比较准确的(实际上,地图所标示的许多河道也并不准确,只不过除了长江和它的几条大的支流,沈剑基本上没有经过那些小河)。此次,沈剑要带着特别分队侦察桐柏山区周围的情况,以前缴获的鬼子地图没有绘制到这个位置(为此他曾经遗憾地对兰馨说,板桥铺的鬼子用的地图肯定是桐柏山地区的,黑子进入了鬼子的旅团驻地,竟然没有能够缴获一张地图来,可惜!),沈剑便让周浩找机会向刘福全要了一幅。

使用这样地图的结果自然只有一个——迷路!

不过,对一般人而言,深山密林间迷路,如果是在冬季的山里,那是非常危险的,可沈剑听到李小刚的报告后却不但没有紧张,反倒觉得此时恰是训练特别分队的极好机会!

战士们都是优秀的猎手(即使像黑子等少数在城镇长大的战士原本不会打猎,他们首先接受的训练就是狩猎),钻山穿林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经过艰苦训练、有实战经验,又带着各种无论原始还是先进但一定是实用的武器,对他们来说,走在密林沟谷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可怕的东西!

对于特别分队的战士们来说,原野森林间穿行根本就不存在迷路一说。白天,他们可以看太阳的角度、利用指南针、观察树木生长情况;晴朗的夜晚,可以观察天象(茂密的树林中需要文婉姐妹和李小刚等几个学会看天象的人爬到树顶上去)。何况,他们还有更先进的指方向的工具呢,大队长沈剑手腕上的那块老团长牺牲前送的手表可是宝贝,不仅能在夜晚看清楚指针,而且表带上还有一个小小的指南针。此外,黑子虽然大意放跑了松田丸,可他也带回了很多缴获的物品,其中就有一个像怀表的指南针。

虽然,特别分队行动最多带三天的粮食,包括杂面窝窝头和咸肉干,做这样的要求,是因为特别分队的武器装备比其他战斗分队的多样而复杂,而面临战斗时候行动却要求灵巧又迅猛。不过,因为特别分队经常会长时间在野外行动,带着的干粮吃完了没关系,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土里埋的……,山野里有太多可以作为人体能量补充的食物,只有盐不是随处可以补充,人的身体却不能缺少。因此,每个战士身上要随时带足1两盐,这就足够一个人半个月的量了,如果节约点儿还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

因此,沈剑自信地指挥着特别分队继续穿山过涧,往桐柏山区的西南方向行进。

在石窝意外地获得李广献他们的支持后,又意外地招收到了大批素质极佳的特别分队新兵,沈剑的心里便有了更高的目标——把特别分队扩建成锋芒铁血队的特务营!不过,因为要安排高岭-石窝-土坑的各种部署,这还是沈剑突发的一个想法,许多问题根本就没有深入些的考虑,也只是对文婉提了一下而没有告诉兰馨和李小刚,他是想利用这次侦察行动仔细观察思考一下,然后与几个主要负责人研究,完成任务返回基地后,在全大队调整武器,把暂时留在马宝生分队的那30个石窝的新战士调回特别分队后再进行整编。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沈剑没有多考虑的,因为此时的特别分队并不是完整编制,缺一个梁大力排。而双沟战斗后,增加了黎阳的一个狙击班,此时又加了不少新兵,似乎最急迫的问题还是先把新兵训练成为特别分队的合格战士。

然而,这没有料想到的情况却让沈剑突然想到,何不就利用这桐柏山的高山密林做现成的训练场,一边训练新兵一边就着手研究未来特务营的战术战法呢?

说到特别分队的训练,沈剑一直是喜忧参半的。

桥头镇时候,沈剑总结他们逃出南京、西江村偷袭鬼子、五里墩和桥头镇解救乡民、桥头镇外公路上袭击鬼子车队等几次战斗,发现了具有特别军事才能的人在战斗中的特殊作用,于是突发奇想,如果把这些人才集中使用将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沈剑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文婉和兰馨的支持,而且她们姐俩还是行动的具体实施者。

特别分队成立后,当时给特别分队的军事训练内容都是指战员们集思广益形成的,主要有沈剑在中央军校学习的搏杀格斗、文婉姐妹的武术技能、李小刚为首的猎手战士们的打猎技巧,此外还有沈剑、文婉姐妹、朱世杰授予的历史与现实形势分析、文化学习、日语学习等。后来不断结合打鬼子的实战经验,在北上豫西范县路上一边战斗一边训练,到陈家山第一次扩大特别分队后集训过一段时间。

可是,张玉堂的梁大力排编入特别分队后,一直到现在,基本上都没有过像样子的训练,而最近又刚增加了石窝、土坑的42个新战士(其中有6个女战士),对他们的训练才只有10天左右。

虽然这增加的40多名新战士一直生活在桐柏山区又都有不弱的武功,也是最优秀的猎手,他们具有成为优秀军人的潜质,但是,他们距离优秀军人还有不小的距离,因为他们还缺少必要的军事素养,缺少战友间的那种默契(特别分队的战士尤其看中这一点)。前者还比较容易,要达到后者的境地,先前那十天的基础训练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那必须要有长时间的配合并加以实战的考验才能达到!

刚才李小刚报告情况后,沈剑让兰馨拿出指南针来又教了他们一下,又带着两个人到一处开阔些的地方研究了一下行动的方向,兰馨和李小刚便回到队伍中去布置任务了。

沈剑看着两个人远去的背影对文婉说道:

“文婉,我想把扩建特务营的想法和他们俩说说,咱们不妨利用现在的条件开始研究编制和战法,对新战士的训练从这里开始应该更节约时间,以后大力排再训练融合进来就行了。你看呢?”

文婉点点头说道:

“这是个好主意,咱们应该有一两个月的时间,这桐柏山真是训练的好地方!等会儿叫他们俩一起研究一下。”

沈剑从文件包里拿出一块油纸铺在一段枯树上,扭头对文婉说道:

“来,咱们坐下来说。我讲讲思路,你先帮我思谋一下,等会儿再让石头去叫他们来。”

可是,两个人还没讲多少内容,兰馨就跑回来了。

兰馨气冲冲地走到沈剑和文婉面前,把手里拎着的帽子往旁边的石头上一甩,大声说道:

“大哥,姐,你们帮我想想办法,我要收拾一下李天祥和陈宝军那帮新兵!”

文婉知道,那李天祥是李兴廷的儿子,与白新月是姑表兄妹,那陈宝军跟这李天祥很是要好,武功都是这批新兵中最好的,兰馨也极看中他们,她不由得有些惊讶地看着兰馨,问道:

“这两个不是你顶喜欢的吗?怎么突然想到要收拾他们了呢?”

兰馨又抓起石头上的帽子往头上一扣,狠狠地说道:

“哼,有点儿功夫就自以为了不起,竟然向两个排长和小刚叫阵,上战场打鬼子就靠武功么?不知天高地厚!”

沈剑笑着说道:

“喝,这两个小子有些意思啊,敢叫阵说明有些胆量,那就让小刚陪他们练练呗。”

兰馨抬起头来横了沈剑一眼,仍然气哼哼地说道:

“大哥,你也这样认为啊?可是,我就不答应,小刚可是队长啊,他们也配啊!”

文婉有些明白了,兰馨这是认为那两个新兵是在挑战李小刚和两个排长的权威,而在兰馨的心里,不要说李小刚,就是吴上元和吴强都是特别分队无法替代的指挥员,何况,她在文婉的追问下悄悄地承认了,她已经和李小刚互通了情意,几个新兵真是不识好歹!

于是,文婉悄悄拉了沈剑一把,然后笑着对兰馨说道:

“小刚是不是已经答应了?那兰兰想怎么做呢?”

兰馨摇摇头说道:

“哼,小刚竟然答应和他们对决,我还拦着没答应呢。这不,找你们来商量呢。”

正说着,李小刚也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把情况来龙去脉向沈剑和文婉做了汇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