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鬼子打到信阳之前,锋芒铁血队主要在范县和陈家沟一带整训和发展,根本无暇他顾。而且当时这信阳到桐柏县的公路沿线都在国军的控制之下,沈剑虽然对国军的战斗力早已经失去信心,却仍然没想到形势会发展得这样快,自然没有派特别分队到这个方向来侦察。
谭效虎带着先遣队出发前,沈剑还只是研究了一下桐柏县周围的情况。到文婉和兰馨带队增援的时候,沈剑指导姐俩也研究了一下地图,但早先缴获了鬼子的两幅地图,其中一幅是南京周边地区的,另外一幅是滁州一带的,根本没有信阳地区的。他们可以用的地图是徐远胜在保安团时候托军队的朋友四处找来的,内容虽然是信阳地区的,可比例尺较小,且因为不是军用地图,上面根本就没有等高线可以凭借来观察地形情况,因此,那板桥铺便只是地图西北角上一根表示信阳往西去的公路线上的一个小黑点儿!而双沟呢,在地图上则根本就连名字都没有标注!
板桥铺是一个比较繁华的乡镇,实际上坐落在一个很宽的山间盆地中,而那盆地就像一个头在西底在东横卧的葫芦,信阳到桐柏县的公路就像一根线从东往西穿过这“葫芦”的两头,这“葫芦”东面的底部周围的山由低到高,在那突然变细的“腰”部山势也开始陡峭起来,到公路穿过西面的“葫芦”头后,继续往西面的山中绕行四五十公里才能到达双沟。
接到谭效虎的报告派文婉姐妹带队增援的时候,沈剑也仍然把重点放在桐柏县的发展上,因为这板桥铺距离信阳比距离三王庄更近,沈剑只是再次告诫文婉和兰馨,只有站稳三王庄之后再看情况派吴上元排往东去侦察一下。哪里会想到,这一直都没有认真看过(甚至就根本没有去看)的板桥铺,竟然驻扎着鬼子一个旅团指挥部!
黑子和黎阳带着小分队从那陡崖下来后,一路上极小心地潜行在山地里,有黎阳的谨慎和黑子的经验,鬼子的几组明暗哨都被及时发现并成功绕过去了。
五点半,小分队悄悄爬上公路南面一座小山顶,黑子命令大家在山顶上的树林中停下来,神枪手们原地休息,自己班上的那一组战士分别往东西两边侦察,自己和黎阳则从那山顶上的树林小心翼翼地往北面下到树林边侦察。
黑子和黎阳从望远镜里看到,山下有一大片谷地,虽然在这黎明前的时刻黑蒙蒙的没有几点光,但就是这零散在其中的光和那条穿行其中的灰白色公路,还有这豫西南山区的人们习惯的生活环境,都让两个人立刻确定那片谷地就是板桥铺人聚居之所,而且这板桥铺可能是比陈家山大很多,说不定是一个乡镇公所的驻地呢。
再根据沈剑队长给他们分析的鬼子在信阳地区的情况,以及鬼子最近几天向三王庄进攻和在双沟驻防的情况推断,鬼子可能才占领板桥铺不久,但是,这板桥铺的地形情况又很可能成为鬼子向西发展的前线指挥中心,其中驻扎的部队应该不在少数!
得出这个判断,黑子和黎阳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这板桥铺里“个头大的家伙”一定不少,兰馨给下达的命令就有可能完成得到,而担心的是,他们这八个人怎么能在完成侦察任务之后顺利返回刚才与队长约定的地点。
那灰白色的公路像一条巨蟒卧在谷地间,也把那谷地分成南北两部分,北边部分是南边的两倍,环绕着谷地的山坡上,大约三四百米的高度间都在山石和小树林之间有些很不规整的灰白色地方——黎阳告诉黑子,那些一定是板桥铺人在山坡上开垦出来的田地,因为此时土地上种植的东西全都收获了,黑暗中才不是黑色而显示出灰白色。
其西北面的“盆沿”往南围过来,如果其间没有差不多300米的缺口的话,就正好与小分队所在山坡合在一起,那谷地就是全封闭的山间盆地了。公路便是从这缺口处穿过,往西进入另外一个更小的山间谷地——此时黑子他们还没发现的“葫芦”的小口。
黑子和黎阳看到这样的地形后确定,北面山坡虽然更平缓,但是因为地势较高些,完全可以扼守住山下的公路,因此,那些土地间某处石堆和小树林里,鬼子一定会布置有明暗哨!
而小分队此时所在的山坡比北面那小山略低一些,因为公路南北两边山坡相距不过500多米,谷地中的板桥铺肯定驻扎了鬼子,从军事角度考虑,显然北面的地形更为有利,派驻哨兵之后在这南面再派显然就是多余的了。
的确,这南面山坡似乎根本就不适合做潜伏,而训练有素的八个特别分队战士要越过公路到北面去也并非难事——只要多些观察、多些耐心、最多就是再绕点儿路,但是,如果八个人都进入板桥铺去的话,虽然相互间更多些照应,但是全队的退路却又少了保障,同时,黎阳他们几个神枪手的作用就降低了!
于是黑子和黎阳再进一步仔细研究他们所在的这南面山坡,很快发现,这山坡虽然比公路北面低些,但是地形却极为复杂,杂树、枯草和大大小小的石块遍布,即使勤劳如板桥铺人都无法在其间开垦出哪怕巴掌大的土地来种植作物。同时,与北面山坡相同的是,这南面山坡也是这山间盆地的南面盆沿,自然从西往南再到东把公路南面部分的民居围住了,只要他们再往东面走一段,虽然距离公路远了些,但离山下的民居就近了!
于是,黑子和黎阳认为,只要小分队的行动谨慎又谨慎,充分利用天亮前的这段时间,黑子带一组战士悄悄下山,化装进入公路南面的村镇中侦察敌情,寻找机会抓一个文婉和兰馨要的“大个儿家伙”。而黎阳带徐茂强他们几个神枪手就在山坡上潜伏,待天亮后他们既能够找到对面山上的鬼子哨兵,又可以看清楚山下鬼子的兵力部署,一把狙击步枪、四个神枪手,在这不过五六百米的距离上,完全可以消灭北面山坡的哨兵,又控制住黑子他们撤退的通道!
小分队是从西南山地直接往东北方向插过来的,又是处身于黑暗之中的山地行军,黑子和黎阳并不知道这板桥铺是个葫芦样的地形,可是,他们却凭借优秀军人的直觉和经验,竟然把潜伏的位置恰恰选择在了那“葫芦”的细腰处,这不能不说是沈剑对特别分队的训练具有特别的效果!
板桥铺这“葫芦”东面的底部大口住着500多户人家,穿过那窄而细长的葫芦腰,西面的小口里又住着100多户人家。
这葫芦腰的位置,不仅地形复杂,而且因其南北间各有一座小山扼守住中间的谷地,期间绕行的公路贯通葫芦的两个口,就在葫芦的大口靠细腰处,公路北面地势较为平缓,下面有一个大池塘,其西北方向的地势都比东南面高,远远看去,西北方向的山坡与这东南面的池塘形成了一个类似太师椅的地形,而这样的山水之势符合了中国传统阴阳说对风水宝地的定义——这样前可涵、后可靠的地形正是聚财旺家的好地方!
于是,在那池塘北面,依山起势地造了一处高大气派、砖石结构的建筑,这便是板桥铺首富也是镇长的郑翔富的家。
一个星期前,当最后的一批国军撤离板桥铺之后不久,鬼子的先头部队沿着公路气势汹汹地进入板桥铺的时候,被乡亲们私下里称作“真想富”的镇长带着管家和几个家丁战战兢兢地摇着用纸糊的太阳旗,抬着些瓜果、烟酒和糖食在池塘南面的公路上“欢迎皇军”,然后点头哈腰地把皇军们带到南面的镇公所去休息。
这郑翔富本来想给皇军们一个好印象,因此既可以免除自家的损失,也可以让鬼子少祸害乡亲们,最初进来的鬼子只有一个小队,面对500多户人家显然有心没力,何况他们还要赶着往西侦察情况,看到这镇长好像很恭顺的,便没有多做停留,而是一边往前赶一边派人回去报告。
鬼子只是经过而没有听说的那些吓死人的烧杀抢劫,这让郑翔富觉得自己识时务、能屈能伸做得非常漂亮。可是,正当他在镇子里炫耀自己的这些“先见之明”时,比先前多几倍的鬼子兵簇拥着渡边弘义和旅团指挥部大大小小的军官来到了镇外的公路上。
虽然鬼子兵们此时仍然没有开枪,但是那雪亮的刺刀晃得人心惊胆颤,板桥铺那些没有随国军撤退而离开家园的人们,正围着郑翔富听他口若悬河地炫耀,此时也吓得一哄而散,跑回自己的家关上门,又偷偷地从门缝和窗户缝往外观察。
矮壮的渡边弘义没有坐车,而是骑着高大的白色东洋马,带着一群同样骑马的军官沿着公路到了板桥铺,还在公路边上,那渡边弘义一眼就看中了池塘西北方向那豪华气派的建筑。他招手让一个上尉带人去看看情况,然后便一边和部下说笑着一边等待。
听到家丁的报告后,“真想富”赶紧赶到公路边上来迎接皇军,虽然他一直谄笑着点头哈腰,可是他既听不懂那些鬼子说的话,也根本就无法靠近这一群鬼子军官。
突然,郑翔富看到,那骑在大白马上面的鬼子军官用马鞭指着公路两侧的人家叽里咕噜了一阵,随着几个鬼子军官的号令声,鬼子兵们似乎是极兴奋地大声叫喊着跑下公路往镇子里冲去,而其中二十几个鬼子则端起枪就往他家方向跑去!
看到这情景,郑翔富突然明白了什么,惊恐万状中忘记了身边这些凶神恶煞般的鬼子,大叫着带着两个家丁就往池塘方向追去,可他们这突然剧烈的叫喊和奔跑把渡边弘义身边的一群鬼子兵吓了一跳,于是,手枪、步枪、机枪一阵“砰砰砰”的急射,“真想富”和他的两个家丁便都被打成了三个血葫芦!
接下来,板桥铺里枪声不断,板桥铺的几百户中国百姓一瞬间便陷入了最悲惨的境地,郑翔富的那豪宅大院很快就成了渡边弘义的旅团指挥部,其中囤积的大批粮食和十多个美丽的姨太、丫环就成了对皇军最好的“慰问品”!
为了方便洗涮,渡边的旅团卫生队也在公路北面的池塘边,距离渡边弘义的指挥所并不很远。渡边弘义虽然对松田丸一直耿耿于怀,可那都是放在心里的,因为宫本太郎的原因两个人相处得还是不错的,此时松田丸奉命来支援而受伤,渡边弘义自然不能亏待了他,因此当松田丸汇报完之后,派了一个勤务兵跟随着到了卫生队。
于是,松田丸得到了最好的治疗,然后把他安排在了一个比较安静的单间病房里休息。
几个月来,在范县接二连三地承受着锋芒铁血队给与的那些沉重打击,早已经让松田丸失去了军中骄子的高傲,他会谨慎细致地对待身边的任何一件事,但是,也正因为几个月来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中,松田丸基本上都没有好好休息过,一百六七十的体重降到不足一百三十了!
松田丸的心中虽然仍对自己未来的前途充满忧郁,但此时,他已经紧张战斗了几天又受伤失血,在这重兵环卫着的渡边弘义旅团指挥部驻地卫生队里,他不再如前一样是主要的军事负责人,而是作为伤员躺在病床上,自然便难得地安下心来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