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的苦恼
蓝色的地中海像一条纽带,将欧、亚、非三大洲紧紧地连结,惊涛狂暴地拍打着北非的黄沙海岸。
马耳他,这个仅316平方公里的小岛像嵌进地中海的坚硬贝壳,任凭风吹海蚀,依旧傲然兀立。它是个宝岛,1798年被法国拿破仑军队占领,18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就在这里建立起了海、空军基地。1940年下半年,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点燃起北非地中海战火,英国迅速向马耳他岛增派海、空军力量,这是素有“雄狮”之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全局在胸投下的一着妙棋。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司令坎宁安海军上将则在保护英国地中海航线畅通和打击意大利至北非的海上防线方面建立了头功。
不沉的航母
小小马耳他岛,几乎位于地中海正中间,像火车中转站一样为来往于直布罗陀和亚历山大之间的英国舰队和商船队提供补给,保卫着英国的生命线之一——自大洋洲、印度经苏伊士运河至英伦三岛的海上运输线。否则,英国运输船队就不得不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才能进入印度洋。马耳他岛的英国皇家空军可以直接飞往北非协同英国地面部队作战。不仅如此,马耳他岛紧靠着意大利的西西里岛,距意大利南部的港口塔兰托也不远,对意大利通往北非的海上运输线构成严重威胁。在英国人看来,马耳他是帝国在地中海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马耳他存则英国在中东的基地安,马耳他失则英国的中东基地便难保全。在意大利人看来,马耳他无异于蹲在自己家门口的猛虎。
1940年9月至1941年末,德意部队在北非战场两度进抵利比亚、埃及边境,又两度败退,北非战场的进退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英国和德意对地中海制海权和制空权的争夺。1940年末,英国地中海舰队在地中海中部海区牢牢掌握了制海权,马耳他岛得到了增援和加强,经受住了考验。英国地面部队也于1941年初将意军逐至的黎波里。1941年初,德国非洲军团抵达北非。德空军第10军也调往北非地中海战场,并以西西里岛为基地对马耳他进行狂轰滥炸。同年4月8日,英国组成由4艘最现代化的驱逐舰组成的马耳他打击舰队,在坎宁安海军上将的指挥下加强了对德意海上运输线的封锁和打击,双方对制海制空权的争夺进入了白热化。
1941年5月,德国空军第10军撤走了,英国人一点也不迟延地利用轴心国空军兵力转移的时机,向马耳他增派空中力量,使该岛很快又高高挥舞其“火焰之剑”了。英国人知道只要绞杀了意大利的补给线,便能在北非打胜仗,因此便集中全力以求达此目的。英军发展了十分有效的飞机和潜艇协同战术,彼此引导对方从事攻击或召唤对方去解决自己所击坏的舰船。英军对船队攻势猛烈,迫使意军于1940年10月起用驱逐舰运载军队,但却无力为运送补给的商船队提供安全保障。1941年6月意大利送达北非的补给品为12.5万吨,至10月减至6.1万多吨,损失率高达20%。
11月8日下午,一架英军侦察机返回马耳他岛的飞行途中,发现了由7艘商船、2艘油轮、10艘驱逐舰组成的庞大的“杜伊斯堡”船队,立即派出马耳他分舰队(k舰队)进行攻击。9日零时过后,英舰队发现了“杜伊斯堡”船队。一位英海军舰长高兴地在航海日志上写道:“啊,上帝!它们就在那里——该死的一大堆干草!”
英舰以舰炮和*展开猛烈进攻,意大利商船和油船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负责护航的意驱逐舰队正以快于船队的速度航行,在船队右侧平行线上穿梭,当灾难发生时,它们回援不及。负责指挥袭击的英海军上校阿格纽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情形:“在我们攻击商船的过程中,意驱逐舰不时出现,它们一露面即遭到k舰队的攻击。于是意舰倒转船头急忙逃退,每次都在烟幕掩护下撤出战斗。”此战的后果对意大利是灾难性的。7艘商船完全覆没,2艘驱逐舰被击沉,另2艘遭重创。英国海军部立刻发电祝贺:“海军部大臣祝贺你及你部全体官兵取得此次海战的光辉胜利。”
在轴心国方面,正准备对英军发动进攻的隆美尔将军在海战后的第二天悲叹不已。向北非战场运送支援物资的船队完全停顿下来,原计划向班加西增援60000人的部队,但实际上仅有8093人到达。墨索里尼对“杜伊斯堡”船队的覆灭也感到愤怒和沮丧。
11月18日,英军在北非发动了代号为“十字军远征”的进攻,马耳他岛的英国海、空军对意大利的补给线发动了更为猛烈的攻击。意大利海上运输越来越糟,陷入空前危机之中。正在北非与英军进行冬季大血战的隆美尔,终因兵力弹药不济而被迫撤退。
古罗马学者西塞罗在总结罗马与迦太基的争霸战争中得出结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征服世界。”他当时所说的海洋就是地中海,所指的世界就是地中海周围地区。以古罗马后裔自居的墨索里尼在发动侵略战争时,却把先哲的至理名言置诸脑后。事实上,战前意大利海军就认为占领马耳他岛是进行对英战争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并拟订了征服马耳他的计划,却被墨索里尼搁置下来。意大利海战史专家布加拉丁在《地中海海战史——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意大利海军》一书中痛苦地写道:“利比亚补给问题的核心总是和马耳他岛的空军优势分不开的,所有意方的麻烦都源于此,在战争初期没有占领马耳他岛或突尼斯的错误,如今得付出惨重的流血的代价。”
全力进攻马耳他
北非地中海战场的严重形势引起了德意两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关注和忧虑。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和德非洲军司令隆美尔等早就主张,向该战场投入更多兵力,搞垮英国的中东基地,然后从中东向苏联南部进攻。希特勒虽不愿分散苏德战场的兵力,但迫于形势还是将德空军精锐之一——第2航空队调往意大利,并任命天生乐观的凯塞林空军元帅为南线总司令。德意两国还加强了在地中海的海军力量。地中海的海、空军力量优势转向轴心国方面。鉴于这种有利形势,雷德尔向希特勒坦言:“地中海的有利形势在目前是如此显著,恐怕将来不会再次出现。所有的报告证明,敌人正以巨大的努力把现有的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地运往埃及……因此,尽早攻取马耳他岛是刻不容缓的事,此外,对苏伊士运河发动攻势,不得迟于1942年。”
作为一个略逊一筹的代替办法,他建议:“如果轴心国不占领马耳他岛,德国空军就必须以目前的规模继续对该岛空袭。单凭这种空袭就足以阻止敌人在该岛重建进攻与防守的力量。”
德意两国最高统帅部制订了征服马耳他岛的计划:意海军舰队负责掩护登陆战,准备登陆用的船只,由“特种海军部队”负责陆海军登陆部队的训练;德陆海、空军予以大力协助。
在登陆作战准备期间,德第2航空队对马耳他岛进行持续猛烈的轰炸,系统摧毁该岛的防御体系。意海军在空军支援下切断英军对马耳他岛的补给线。驻西西里岛的德意轰炸机600架。1941年12月上半月每天轰炸马耳他岛的飞机平均不足10架,到下半月便增至30架。1942年3月份的轰炸最为猛烈,每天均出动70~80架轰炸机进行低空轰炸。3月8日,368架飞机共投下76吨*。持续猛烈的轰炸使马耳他岛的机场、跑道弹坑密布,防空工事变成一片瓦砾,港口陷于瘫痪。英马耳他分舰队被迫撤往北非的海军港口。
德意两国海军舰艇在空军支援下加强了对马耳他岛的海上封锁,阻止英国海军对马耳他岛进行补给。3月20日,当英巡洋舰“埃及女王”号、“尤利阿里斯”号和“狄多”号及4艘驱逐舰,掩护4艘商船驶离亚历山大港,企图对马耳他岛进行补给时,遭到德意海、空军的层层截击,“埃及女王”号炮塔被击中,“尤利阿里斯”号受到相当程度损害,另有多艘驱逐舰遭重创。装载贵重货物的4艘商船原计划当晚驶抵马耳他岛,乘空袭尚未开始以前卸物,但海战至少使它们到达的时间推迟了4小时。当德空军第二天早上开始空袭时,该船队正在马耳他岛以南处航行,结果1艘被炸沉,1艘遭重创搁浅。24日至25日,德空军对马耳他岛大举轰炸,英驱逐舰“罗马军团”号,商船“卜雷坎郡”号、“庞帕斯”号和“塔腊博特”号全被炸沉。英方报告称“25900吨货物中,只有5000吨安全起卸”。马耳他岛在以后的3个月中没有得到接济。丘吉尔在回忆录中写道:“在3月和4月间,敌人将其全部力量转而投向马耳他岛,日夜不断地进行猛烈的轰炸,遂使该岛守军筋疲力尽、奄奄一息。”
黄蜂两次蜇人
马耳他岛守军顽强地抗击着空袭。英国皇家空军留驻该岛,为自身和全岛的生存而忘我地战斗着。在最危急的日子里,英守岛部队能够投入的战斗机为数极少,但仍顽强地坚持战斗,并确保那些利用该岛为中途基地的飞往埃及的飞机得以不断地起飞。当飞行员升空作战、地勤人员为下次战斗从事地勤保障时,兵士们便修理被炸毁的飞机场。
马耳他岛处于万分危急之中,守岛部队司令多比将军焦虑不安。3月间,他报告说形势危险;4月20日他又报告说:“目前已超过了能够支持的程度,而且,如果不能给我们补充急需的供应品,特别是面粉和军火,那么,不堪设想的一步即将到来,来得还会很快……这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丘吉尔首相对马耳他岛的命运担忧万分。他知道,马耳他岛是英国在地中海全部希望的关键,遂下令海军部不断从距马耳他岛1000公里的“鹰”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喷火”式战斗机增援马耳他岛的防空力量,每次起飞16架。4月1日,丘吉尔致电美国总统罗斯福,请求借用美国航空母舰“黄蜂”号。电文中说:
如果双方参谋部就借用“黄蜂”号航空母舰的细节达成协议的话,你是否愿意让该舰担任一次增援马耳他岛的任务?以“黄蜂”号航空母舰宽大的起重机、装载量和长度,我们估计该舰能载运50架或更多的“喷火式”飞机。除非“黄蜂”号需要添加燃料,它可以在夜间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在返航之前不必在直布罗陀停泊,因为“喷火”式飞机可以在克莱德装船。
这样,不但可以扭转不能在4月份内向马耳他岛增援“喷火”式飞机的局面,而且可以一举向马耳他岛派出一批强大的战斗机队,给我们的敌人一个严重的甚至可能是决定性打击的。
4月3日,罗斯福致电丘吉尔,同意借用“黄蜂”号。4月和5月间,从“黄蜂”号和“鹰”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英国126架飞机安然飞抵马耳他岛,这对守岛英军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5月9日和10日,马耳他岛英空军频频升空,与来袭的轴心国空军展开激战,迫使凯塞林放弃了对马耳他岛的昼间轰炸。就在5月9日“黄蜂”号成功地向马耳他岛交付第二批“喷火”式飞机的当日,丘吉尔首相怀着无限感激之情向该舰发电:“谁说黄蜂不能蜇人两次?”
然而,马耳他岛仍处于德意海、空军的封锁炸扰之下。6月中旬,英军运输船队在海、空军掩护下从东西两面对马耳他岛进行增援,在德意海、空军打击下损失惨重。17艘补给船中只有2面的两艘驶抵马耳他岛,东面的运输船队及其护航队被迫返回埃及。马耳他岛仍处于危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