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老子一气化三清,诸圣诛仙论高下
第231章老子一气化三清,诸圣诛仙论高下
话说老子在陷仙门大战,自己顶上现出玲珑宝塔在空中,任他雷鸣风吼,不能伤他分毫。
天地玄黄玲珑塔,后天功德至宝,与混沌钟的防御齐名,只要立于头顶,那就是相当于立于了先天不败之地,万法不侵。
诛仙剑阵强悍不假,但一时也是难以落下老子的玲珑塔。
老子自思:“他只知仗他道术,不知守己修身,我也显一显玄都紫府手段与他的门人看看!”把青牛一拎,跳出圈子来;把鱼尾冠一推,只见顶上三道气出,化为三清。
老子复与通天教主来战。只听得正东上一声钟响,来了一位道人,戴九云冠,穿大红白鹤绛绡衣,骑白而来;手仗一口宝剑,大呼曰:“李道兄!吾来助你一臂之力!”
通天教主认不得,随声问曰:“那道者是何人?”
道者答曰:“吾有诗为证:
混元初判道为先,常有常无得自然。紫气东来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
道人作罢诗曰:“吾乃上清道人是也。”
仗手中剑来取。通天教主不知上清道人出于何处,慌忙招架。只听得正南上又有钟响,来了一位道者,戴如意冠,穿淡黄八卦衣,骑天马而来;一手执灵芝如意,大呼曰:“李道兄!吾来佐你共伏通天道人!”
把天马一兜,仗如意打来。通天教主曰:“来者何人?”
道人曰:“我也认不得,还称你做截教之主?听吾道来。诗曰:
函关初出至昆仑,一统华夷属道门。我体本同天地老,须弥山倒性还存。
吾乃玉清道人是也。”通天教主不知其故:“自古至今,鸿钧一道传三友;上清、玉清不知从何教而来?”
手中虽是招架,心中甚是疑惑。正寻思未已,正北上又是一声玉磬响,来了一位道人,戴九霄冠,穿八宝万寿紫霞衣;一手执龙须扇,一手执三宝玉如意,骑地吼而来,大呼:“李道兄!贫道来辅你共破陷仙阵也!”
通天教主又见来了这一位苍颜鹤发道人,心上不安,忙问曰:“来者何人?”
道人曰:“你听我道来。诗曰:
混沌从来不计年,鸿蒙剖处我居先。参同天地玄黄理,任你傍门望眼穿。
吾乃太清道人是也。”四位天尊围住了通天教主,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通天教主止有招架之功。
一气化三清!
老子乃三清之首,得到的盘古传承也是最多,再加上其时常和元始一起论道,对玉清本源的参悟也是不低,能够创出这一气化三清也不算太意外。
通天虽然震惊,一开始亦是被老子打了措手不及,但很快也是慢慢稳定了下来。
毕竟这是在诛仙阵中,乃是他的通天的主场,要是仅仅就被老子弄出的几个分身给破了,那着实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老子三道三清化身一同出手,虽然没办法破掉诛仙阵,但通天一时也难以奈何,这却是让通天有些气不过。
真身因为有着玄黄玲珑塔,他奈何不得那也就算了,可这区区几个分身居然还收拾不了,这让他的脸面往哪搁?
“剑来!”
通天一声冷哼,诛仙四剑虽然没有飞到他的身边,但却有四道剑气同时飞至。
诛仙剑阵何以威震洪荒?
所凭借的不过两点罢了,一则是诛仙四剑之锋锐剑气,二则是那无尽的杀气还有煞气,此乃其阵法之根源。
而现在通天动用的便是第一条,诛仙四剑的剑气,单一用出来诛仙四剑的剑气任何一种那都是顶尖,如今合一更是转化成了混沌剑气。
望着灰蒙蒙的混沌剑气,老子的眼神也是不得不凝重了起来,不敢再去卖弄三清分身,直接收了起来。
这一气化三清虽然看上去很厉害,但实际上由于老子毕竟只是太清,不可能真的悟透玉清还有上清本源,所以这一气化三清的威力其实也很有限。
甚至说,若是同层次比拼,那比不得千秋无痕的那分身之法。
毕竟千秋无痕那才是真正的三位一体,三大分身具是同等,战力亦是无限叠加。
老子收起三清化身,头顶玲珑塔,硬抗通天招出来的混沌剑气。
老子挡下这混沌剑气后,也不做停留,越过陷仙门,观看其他几道剑门后,直接就出了诛仙阵。
老子出了大阵,回到庐蓬,元始亦是问道:“今日入阵,道兄见里面光景如何?”
老子笑曰:“他虽摆此恶阵,急切也难破他的。”
元始曰:“此阵有四门,得四圣方能破得。”
老子曰:“我与你只顾得两处,还有两处,非众门人所敢破之阵。此剑你我不怕,别人怎么经得起?”
两人心中其实早有定计,只不过却都是不想担上那勾结西方的名声,所以在这打哑谜,还是人家实在,知道你要帮忙他就来了。
正议论间,忽见广成子来禀曰:“二位老师,外面有西方教下准提道人来至。”
老子、元始二人忙下篷迎接,请上篷来,叙礼毕,坐下。
老子笑曰:“道兄此来,无非为破诛仙阵来,收西方有缘;只是贫道正欲借重,不意道兄先来,正合天数,妙不可言!”
准提道人曰:“不瞒道兄说,我那西方:花开见人人见我。因此贫道来东南两土,未遇有缘;又几番见东南二处有数百道红气冲空,知是有缘,贫道借此而来,渡得有缘,以兴西法,故不辞跋涉,会一会截教门下诸友也。”
准提此时心中早就乐开了花,老子既然已经开口,那便说明此事必成,他西方大兴有望啊!
老子曰:“今日道兄此来,正应上天垂象之兆。”
“甚善!”元始亦是附和,不过如今尚才三位圣人,接引还没到,也还破不了诛仙阵。
“待贫道去请师兄来一趟,共破诛仙!”准提知道这两人之所以都不开口那却是因为不想欠接引的因果,欠他一个人已经让那两位心里很不爽了,所以也很上道,自己去请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