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南州的枫国是个势力强大的国家。
枫国君主是位女帝,贤明且开放,夙兴夜寐管理朝政,曾一度万国来朝,被誉为国家的中兴之主,百姓爱戴,所过之处无不衔泥捧花以示敬爱。
可这样一位君王却在前两年突然沉迷于求仙问道,性格脾气都变得暴烈起来。
曾经明明自登基始便兢兢业业从未有过一日倦怠的人,突然开始怠于朝政,挥霍无度,在宫中大兴土木,一度掏空国库,放任宦官世家当道,欺男霸女,卖官鬻爵,辛苦创立的太平盛世仅仅两年便被造作一空,万国来朝的繁荣景象不再,反倒孚殍遍地,民不聊生。
若仅仅如此还不算什么,可鬼界追查梁渠兽踪迹,抽丝剥茧,最终的结果却指向了此处。
那女帝身上有被迷惑的迹象,所用的是比惑术更高超的术法,源自于何,显而易见。
短短一个线索却透露出了许多东西。
女帝突然性情大变,说不准就是受到蛊惑,可这时间却实在令人困惑。
――两年前。
明栩两个月前才在历石山于曲清宰杀两头梁渠兽。
若女帝这咒术是那两头下的,随着梁渠兽的身死,这咒术也该解除才是。
然而并没有,女帝依旧的荒、淫无道,甚至愈演愈烈。
这只能说明现在可能存在着一个最坏的情形。
――还有一头梁渠兽,并且已经在人界待了将近两年了。
鬼族用了秘法对那一缕借着姜然反叛偷龙转凤离开鬼界的梁渠兽残魂进行追踪,最终的发现也是那缕残魂入了枫国境内。
可也仅限得出这个结论,再精准的位置却定位不到了。
此刻人界正值盛夏。
明栩穿了身轻薄的丝缎,站在可以见着皇宫的长枫山顶。
这是她第一回入人界,若不是感受到法力被压制,心里头大概还能还带着点儿新鲜劲。
刚刚入了这她就能感受到体内磅礴的灵力像是被大手死死攥住只能漏出来个一两层,哪怕来个顶尖的凡人修士怕也可以与她打个五五开。
此方土地正站在她身旁介绍情况。
明栩来前接受了两个任务,一是调查梁渠兽事件,若寻到了梁渠兽尽快斩杀,免得它在战争中不断壮大,二是为枫国恢复和平稳定朝纲令此方百姓远离水深火热。
“天帝有过吩咐,您此刻进宫便可,我们为您拟了个仙师的身份,引荐您入宫,方便的很。”
明栩听着这话点点头,她接过入宫的金牌。
女帝近些年沉迷求仙问道,宫中神棍骗子一大堆,丹药几乎掏空了她的身子,可她却对诸位道长的话深信不疑,甚至给了这些方士诸多权力,令他们这两年与前朝后宫相勾结,势力居然也根深蒂固起来。
这些神棍骗子一部分来自民间,一部分却是江湖上不入流的小修仙门派。
正统大道,经天地筛选,半步踏入仙途,大多隐匿于钟灵毓秀的深山大川,不为凡人知晓,更不可能插手凡间诸事,留下因果误了自身修为。
反倒是那些知晓一星半点的仙法道术便在人间开山开门,享受红利四处张扬的小门小派多受世人所知。
若君主精明,诸如那女帝从前,便会知晓这大多是些羸弱的微末道术,不加以理会,甚至会特意派人监管开化民智,免得这些人去迷惑百姓。
可惜现如今,这女帝却被惑了心神,辩不出是非好坏,反将这些人全请进了宫。
如今宫内势力盘根错节,若进去从头开始经营很是要花费功夫,土地想着为明栩行方便为她拟了个高些的身份――水寒宫少主。
这水寒宫乃是宫中三大势力之首,如今这水寒宫少主更是自两月前就入金銮殿,一边替女帝讲解丹药求仙之道,一边替女帝处理些政务,很是受女帝信任。
明栩要追查梁渠兽下落第一个就需得从女帝身上找线索,要替枫国恢复和平也需得率先详细了解当前详细战况,对于这一身份安排她十分满意。
天子近前,势力之首,一步到位。
明栩照着那少主的模样变换一番身形,又细细了解了那少主的脾气性格,便大摇大摆的入了宫。
至于原本的少主,大概能好好在寒冰洞里睡上一个月了。
*
明栩进了宫后略过一路与自己打招呼的教徒,直直的入了金銮殿。
女帝此刻不在殿中,大抵是回了乾坤殿休息。
自从女帝开始吞食丹药后,每日睡着的时间便越发多起来。如今更是达到了一天十二个时辰她几乎要睡八九个时辰的程度。这是眼见着身子就不行了。
门口的小太监见来人是明栩,殷勤的给她开了门,甚至不需要她开口就主动引着她到里头去处理政务,显然熟练至极。
明栩闻着殿内的熏香,眉头皱了一瞬。
这熏香里头含着几味能令人精神衰弱的药,这般的光明正大,竟然都无人提出异议,便这么堂而皇之的日日放于女帝身旁影响着她。
明栩从口袋里掏出来令一袋香丢给跟她进来的小太监,吩咐道:“将殿内的香换成这个。”
小太监低眉顺眼的应了。
很快,这里头的味道便焕然一新,明栩眉头松了些,坐下看起了战报。
如今这天下逐渐开始四分五裂,百姓流离失所,被逼迫的十分惨。
大抵是因为女帝未被迷惑前是实打实的将这江山牢牢掌控在手中,追随者数不胜数,中央地方大多是些实干为民之人,而在登基后又因实施了轮转带兵的法子,大将诸多,却无一人有私兵在手,那时的风气清明的很。
而所谓成也为忠,败也为忠,后来女帝庸碌,朝中众臣却尚未反应过来自家陛下已经换了副性格,方士宦官便沆瀣一气,捏着朝中官员对女帝的忠臣,这两年来寻了诸多理由从中央到地方,将忠臣良将赶杀殆尽,换上的多是些酒囊饭桶。
也是因此,这两年来,四方起义者大多是些饱受压迫的农民,无权无势,常刚冒头便被中央派兵镇压,明明诸多起义军如雨后春笋,却又常常昙花一现,有觉醒思想的士人将士早便成了一g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