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立场
第一百八十三章立场
小店的十二桌俱是坐的满满当当,有些感觉情况不对劲的客人,三两下便吃完东西离开了,待面食上桌时,整个小铺及其附近的几个铺面全都被肖嬅一行人坐满了。
面汤是用农家老母鸡的骨架吊味而来,入口便是弄弄的鸡肉鲜香。面条里似乎加了东西,虽不如以往在宫里吃到的更加顺滑,在宫外却是少见,倒也难怪生意红火。肖嬅将酱菜与肉臊子与面拌匀,夹起面条一大口下去,唇齿留香,令人回味无穷。
这些年下来,当年只在达官贵人家用得起的辣椒也被普及开来,辣椒高产且味道浓郁,不管是入菜还是入药都不错,大丰本土的茱萸的地位已经有些动摇了。觉得面条不够味,肖嬅便喊店家取来辣椒面自己加上,末了,还不忘给一向喜欢辣椒的小圆子放上一大勺,看着他拌匀吃得面露红光,方才罢休。
低头喝一大口店家送的鸡汤,鸡汤上面飘着一些葱花和香菜,一小碟蒜末被放在鸡汤旁边,肖嬅有些拿不准这蒜末是干嘛的,便问道,“店家,你这蒜末不是用来喝汤的吧!”要是真需要放汤里,那你这客人的胃口可真够重的!
“……”老妇人默,咳嗽两声,见自家夫婿正面露尴尬,不知道如何答话,便笑了,“敢叫贵人知道,我家的面条是加了好东西的,常来这里吃面的也多是农家子,所以爱吃蒜,当家的便会备上一些。”只是,别人要收钱,贵人嘛,因着人多,便免了。
“喝汤的?”
“我家的蒜末都是用油低温熬煮过的,伴在面里,香!”老妇人没好气的又道,“贵人,莫不是以往您都没在外面吃过汤面?怎么连着都不知道”。
听着老人家的嫌弃之语,肖嬅面露尴尬,往常到她嘴里的都已经拌好了,就这菊花还恨不得能将面条碾碎一些,免得她囫囵吞枣时噎住。
小圆子噗嗤一声笑了,答道,“老人家的面筋道,好吃。”随后推了推主子道,“这面用的是荤油,冷了就不好吃了。况且这野猪肉比猪肉好多,店家可能联系到那位猎野猪的猎人,若能猎到,便让他有野猪的时候给肖大人家送一口”。
老妇人看了眼在与炉子打交道的夫婿后,翻了个白眼,“可是那位的兄长?”她说的是西宫太后,为了让对方能理解,她还特意指了指天上。
“正是。”
得了肯定答案,老妇人满口答应了,“没问题!回头就让我大儿子给你们送去。”正好借此机会与肖大人家管事儿的搭上关系,也算是为二郎铺路吧。哎,二郎说什么都想再考一次科举,只是这科举哪是这么好考的哦!几年一次不说,每一年参考的人数愈见增多,且题目也难上许多。若不是二郎的师傅说二郎肯定能考上,他们老两口哪能这么大岁数了还在这里摆摊设点的,没来得给儿子们丢脸。
“贵人,您们出身不错,可知近两年上面那位有没有开科举的念头?”说完,老妇人想了想,有些踟蹰的擦了擦手,指着小老头道,“他儿子想考,但之前几年没出师,没赶上好时候。”嗯,二郎考了好几次却没考过好丢脸!
好在刚才机智的指着老头说是他儿,便是一会贵人说些话气人,她回家也能给老头儿说道说道。依她看啊,供养二郎上学,还不如供养几个孙儿嘞。二郎上学好费钱!今日游学、明日诗会、后日花船,忒不要脸啦!若不是,若不是二郎师傅说二郎能考上,她才不会听老头子的话压着孙儿不许去念书嘞。
肖嬅抿嘴一笑,“今年大丧,恐怕是不会举行文武科举,明后两年也不一定。若你家孩儿有这想法,不如领了牌子举国游学去吧,只要有真本事,不愁考不上。”若没真本事,游学不过是浪费钱财罢了,“若你儿子没那本事,不如老实做一耕田郎,我朝不是已经用商业税取消农业税了吗?耕田又不收税,但凡勤快一些,必然饿不了肚子”。
在与炉子做斗争的老头儿笑道,“贵人说的是这个理,这两年年成好,再加上西宫粮产出不错,以往到了冬天就有许多老人小孩饿死,这两年却是没这么听到这方面的消息了。”他们赶上好时候咯,心里自然就会想要更好的啊,士农工商,这士自然比农要更高一些,“只是家境好了,趁着这几年那位还在上面,自然就希望儿子能考个名堂出来”。
“此话怎讲?”肖嬅皱眉道,“科举取士是大事,便是当今圣上都不能随意更改,否则那位与先帝的努力,岂不是全都便宜了世家豪门”?
老人看了左右,见周围的人都是摊主和贵人的自己人,所幸扁着嘴说开了,“贵人却是忘性大,我朝以前又不是没有人改革过,只是人一死便什么都没了。”不只是善政没了,便是改革者的族人也在两三代内消失殆尽,至今不得耳闻。
看着老人家试探性的笑,对他的套话之举,肖嬅并不生气,“老人家莫要多虑,这些问题自然有上面的人考量,咱们就是一普通人,哪里能看到那么多。”只是,她还真得好好想想,如何改变这人走茶凉的困局。
若她这一生寻不到新政继承者,若她不能在活着的时候打下坚实的基础,那岂不是将好不容易巩固起来的江山社稷拱手让人?
肖嬅想了想,那把椅子上坐着别人,又或者是新上位的人将她与先帝放在心里的百姓当做猪狗处理,一颗心就噗通的乱跳个不停。
小圆子吃完后,正襟危坐,“主子,面条冷了,您若是拉肚子可别怪回家吃不着肉食。”察觉到身后有人拉他的袖子,便张开手,将别人递过来的纸团打开,随后皱着眉头凑近主子耳朵道,“童谣的幕后黑手是安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