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苏家父子交底(2更)
苏博海从御亲王府离开没多久。
当日,新晋的镇国公府(原将军府)和御亲王府都接到了圣旨。
镇国公府里的圣旨,原是苏博海在殿上求的,为了彰显皇上对镇国公府的倚重和正浓的皇恩,有意而为之的。
而御亲王府的圣旨,越发的让莫九卿觉得,太学这事儿是皇帝有意而为之的。
平日里对御亲王府的赏赐络绎不绝,也不曾见到正儿八经的下过什么恩赐圣旨。
如今,一道命他进太学的圣旨,竟然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御亲王府不说,还必须让他亲自接,不得老御亲王带领,这针对也够明显了。
莫九卿自打收到“恩赐”圣旨和一本太学入学手册,就瞪着很久,一刻眼神都没有挪开过。
朝会上单独特意点了他的名,而后又给他来一道圣旨。
这意思摆明是告诉他,若他胡闹让皇宫里那位下不来台,那整个御亲王府就是违抗圣旨,就是皇亲国戚都得掉脑袋。
若没有圣旨,莫九卿确实还能想点办法试试,哪怕拖一段时日,可宫里这位是不是得了什么高人指点?
这次竟棋高一着,圣旨一下,自然就无法收回了,并且还一下子将他推到了太学学子们的对立面,委实用了心了。
太学作为官家最高学府,历来都是筛选严苛,即便是皇亲贵族世家子,也都是挑极为出色的去参加报考。
那里面的学子,哪一个拎出来都不是什么大脓包,与那些平日里吃喝玩乐的世家子不是一个层次的人物。
重要的是,每三年,各地学子也会挑出极为优秀的,送往官学,经过考试和大儒推荐,进入太学,这些清流人家,寒门士子也是这太学里的中坚力量。
并且,先皇在世时,就命太学增设了武艺,为了让这些读书的学子身体不至于孱弱,而后又可以培养武将,所以武艺不过关,也是毕不了业的。
太学门槛高,可出来的门槛更高。
他莫九卿这么个不学无术的,京城第一纨绔,可想而知,算是皇上不要面子,给他硬塞进去的,能得什么好,说不定会被群攻。
他可是明晃晃的一颗“老鼠屎啊”,太学这锅粥,能愿意让他坏了?
饶是他想偷工减料,偷奸耍滑,也不能不顾皇帝和御亲王府的面子,一下子得罪这么多未来的国之栋梁,成为众矢之的。
而且吧,这太学的授课老师,除了当代大儒,就是身兼要职的在朝官员,轮着来授课。
这本太学入学手册,据说还是皇上特地给他找来的,深怕他第一天就给御亲王府丢脸,命他熟读于心。
莫九卿的眉毛止不住的一直在跳,说明他忍的有多辛苦。
一个十岁的奶娃娃,他们是怎么忍心,将他扔进太学那地方的。
不能带女侍,不能带小厮,吃住都在太学,每隔十天放一天假,两人间宿舍,没有单人间,每个月还有月考,按照考试水平,半年调一次班级升降。
翻了翻那厚厚的一沓手册,而且吧,这太学里学的科目还多,解释下来就是,新入学的前三年什么都要学,三年后经过考核,再细分科目,就跟高考前,分文理科一样。
不得不说,莫九卿挺刮目相看的,这个架空的时代,莫名的王朝,竟然有这样一套还算完善的教学体制,怕是前人的智慧很高啊。
他一个人去读寄宿学校,倒是不难,又不是真的不能过,主要是学的也太多了吧,成天之乎者也,还得骑马射箭,这是逼他成才啊!!
他可是励志要做个混不吝的大纨绔的!人设不能崩啊!!
下午,老御亲王面都没再露一下,不知道躲哪去了,深怕自家大孙子找他。
******************************
这一天,五品官以上的人家,也忙的不可开交,将家中的嫡系和庶子都删选了一遍,能拿得出手,有资质的都准备趁机送进太学去。
倒也还算脑子清醒,知道挑好的,也不是什么儿子、孙子都往太学塞,要是混不了几天,丢人可就是丢的家族的脸面。
不过这些将要跟莫九卿一块进太学的人家,纷纷嘱托了一句话,离莫纨绔远一点,最好绕着走,这货是有圣旨傍身的,就是惹了事儿,太学都要给三分薄面,他们可不一样,一有差错,很可能会被除籍,退出太学的,以后的前程就堪忧了。
这些被家族选上的人,都暗暗记在心里,远纨绔,保前程。
在家还在脑阔疼的莫九卿,自然是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各家列入了唯一的拒往来名单。
******************************
苏家这边,苏博海也叫来了两个儿子嘱托了一番。
苏博海的意思很简单:
一、低调行事
二、关照些弟弟,尤其是莫九卿,护着点
三、小三子绝不能堕落
四、苏木要担好管教弟弟的责任
五、不要任人欺负
苏博海也是个护犊子的人,虽说让儿子们不要高调,但也不允许他们被动挨打,小三子本来蔫蔫的,一听这话来劲儿了。
与苏澈咋咋呼呼的不同,苏木极其的安静,手里那本入学手册,就那么摆着。
虽说苏博海提前告知了他要进太学的事情,他委实没想到会有圣旨这么高调的方式,莫家也有圣旨,这是明面上已经将他们两家的孩子捆绑在一起了。
皇帝陛下也是煞费苦心了,里面估计还有自家父亲的手笔。
苏木有一种感觉,他跟苏澈其实就是为了莫九卿才被拉进去的。
莫九卿在京城的事迹,苏木远在戍边也略有耳闻,皇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他父亲送一封信,那里面全是写莫九卿最近又干了些什么,手段也是层出不穷。
苏木管教苏澈,他一点问题都没有,可若是让他从旁规劝莫九卿,他还真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