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河边人家 - 李小乐的回忆 - 泡茶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李小乐的回忆 >

第18章河边人家

四人顺着曲折的泥路弯弯绕绕下了山,来到了道佑村里。村里人家的狗,见到生人一阵狂吠,奔着他们跑来。周子先不怕狗,一双凛然正气的眼睛盯着他们,狗瞧见他的眼神不敢靠近,反倒奔向景平去了。?

李景平原也不是怕狗的人,但架不住一群凶狠狠狗朝自己冲来,心里一阵发毛,赶紧蹲下假意捡石头的姿势。那狗见了害怕,边叫边往后退缩,等李景平再次站起来时,它们又奔上去。李景平无奈,越过老周走到四人的中间。子先怕狗冲自己来,顺手捡了跟木棍,狗看见木棍也害怕,只是叫,再也不敢靠上来。?

三人见李景平如此,一个劲地发笑。狗主人闻声,出来跟张世友和老秦打招呼,又好奇地看着子先和景平,但没有多问。

子先和景平在这眼神下,尴尬地跟在张世友后面,一路走着。?

穿过一条狭窄的巷子,终于到了张世友的家。?

张世友的家在河边,三间瓦房,一间稍大的正屋,一间伙房,还有一间仓房,三间屋子围着正中间的空坪,呈一个“凹”字形。这种建房风格倒是与大部分农村人家并无两样。?

张世友的家里也养了一条大黄狗,听见主人家的声音,闻声而来,对着生人叫唤,张世友一边抚摸着它的背,一边制止它叫。大黄狗小心翼翼地朝着俩人闻了闻,像是闻到了什么似的,突然变得乖巧起来,还摇起了尾巴。?

子先和李景平苦笑,想到若是人鼻子能有狗鼻子那么灵就好了,一闻就可以辨善恶,这世上不知道要少多少的冤案错案。?

刚进张世友的家里,里屋出来一人,令子先和李景平万万没想到。

原来,里屋出来一姑娘,正是子先和李景平先前问路的那位姑娘。姑娘正捧着一把瘪谷子要去喂鸡,见了俩人惊愕地站在门口。张世友见状,忙出来介绍:“青梅,这时爹刚认识的两位朋友,你叫叔叔就好。”?

那姑娘听了父亲的介绍,礼貌地叫了一声。李景平听着还好,子先却不好意思。青梅年纪十八九岁的样子,子先比她也就大个六七岁的样子,不过,按辈分来算叫叔叔也是在理。?

景平在屋里四处打量,有些好奇地问老秦头:“怎么没见到张大嫂?”

老秦没说话,沉了一下脸。张世友在房间收拾东西,似乎听到了,叹了一口气。?

“我妻子在闹饥荒那年去世了,家里穷,没粮食吃,硬生生的饿死了!”?

哀伤的语气,三人听了,都不再作声,顿时陷入一阵沉默之中。他们仿佛被这句话带入那个时间点,回想起各自经历的那段苦难日子,他们几人中都有亲人或是朋友在饥荒中丢了性命。这像是一块无法痊愈的伤疤,一旦揭开,无不引发人无限的沉痛。他们是幸存者,或是说他们命硬,但每每想起死去的那些人,心口隐隐作痛。?

青梅喂鸡回来,见四人刚才还有说有话,怎么一下都不讲话了,脸上露出疑难之色。?

“青梅,你去地窖取青梅酒去,晚上我要和几位叔叔好好喝上一次。”张世友见了女儿,脸上的忧伤立马转变了笑脸。?

“好。”青没乐呵着疾步去了,留下一婀娜多姿的背影。

张世友等女儿出了门,又开口说:“青梅他妈死的时候,青梅才几岁大,这事她一直对我耿耿于怀,总以为是我饿死她母亲,后来大些了,才懂,她母亲的死一直是她心里的痛,我平日都不敢提,提起来她就哭。”?

周子先望着那道远去的身影,忽然想起了李小乐,心里难免更多了几分沉重。饥荒那年,他也感受到过,那时他还在镇里教书,虽然有时候也是吃不饱,但没有到饥饿难耐的地步。?

张世友觉得这样的气氛不能再持续下去,打破沉默说:“怎的,老李,你还怕今晚没人下厨不是,青梅也是我拉扯大的,你看我还不是把她养得水灵着呢!”?

三人皆笑了起来。?

张世友亲自下厨,食材虽然简单,经过张世友的手,也十分的丰盛。李景平和周子先连连敬佩的称赞。老秦却见怪不怪,因为当年在部队,他们这位小班长,没少带他们开小灶。?

太阳落了下去,月亮亮堂了起来,漫天的星子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秋风习习,吹得屋边的枣树叶刷刷地掉在地上。老周帮忙搬了张八仙桌放在晒坪上,青梅随后拿了几张凳子,两人碰面相识一笑。青梅的笑像春风一样,温暖滋润,令人沉醉,又如屋前那条平静的河,秋风惊起的一圈一圈的涟漪,令子先有些莫名地沉醉,他已经好久没有看过这样的笑。

煤油灯黄色的火光在皎洁的月光下,显得格外的微弱,像是要被吞噬了一样。大黄狗一下安静地睡在桌下,一下又跑去江边的空地上,打量着江上的夜色,时不时回头望子先四人,眼里露出幽绿的光芒,像两团鬼火一样在晃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