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嫁接苗培育技术
1.接穗采集、贮藏和运输
(1)接穗采集接穗品种应是优良、种性纯、无病特别是无病毒病。采穗的母树应是丰产、稳产树,且以中上部外围的春梢或秋梢为好。
(2)接穗贮藏接穗最好随采随接,成活率高,如必须贮藏时,可采用沙藏或低温贮藏。沙藏是用含水量5%~10%的清洁河沙,将小捆(通常是100枝)接穗放入沙中,小捆间要用沙间隔,表面覆盖薄膜保湿,每7~10天检查1次,注意调整河沙湿度。也有的将接穗放入清洁、稍带湿润的苔藓植物内,小捆间用苔藓填充,外用薄膜保湿,并留透气孔,3~5天检查1次,清除掉落的叶柄和变质的接穗。此类贮藏方法,在4c~13c条件下可贮藏1个月。
(3)接穗的运输必须大量引进接穗时,可用竹筐、有孔纸箱等装运接穗。装运时,容器底部放一层保湿的苔藓植物或湿润的毛巾,将接穗与保湿材料分层放入,表面覆盖薄膜。运输要求快,中途注意检查保湿材料的湿度,避免受热。也有人介绍,将接穗洗净后用0.5%次氯酸钠(或漂*)水浸5~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并吸干接穗上的水分,放入聚乙烯袋中裹紧,排出空气(尽可能无空间),扎紧袋口,再套1层聚乙烯袋(也可在两层袋之间放入保湿材料),然后放入纸箱运输,途中曾经37c~39c高温,历时20天接穗仍较新鲜。
2.嫁接方法
(1)接穗的削取方法常用的接芽有单芽和芽苞片2种。
1单芽削取:单芽是指一段长1~1.2厘米的小枝上带有1个芽的接穗。具体做法是选用粗壮的春梢或秋梢作接穗,左手倒持接穗,从芽的一侧(选最宽、最平的一侧)紧贴食指,在芽眼下方1~1.2厘米处以45°角削断接穗,此削面称短削面。然后翻转枝条,在最宽、最平一面的芽的上方,刀刃紧贴接穗,一刀削下皮层,露出黄白色形成层,此削面称长削面。削取长削面应光滑、平而直,恰至形成层,最后在芽眼上方0.2厘米处,以45°角削断接穗,并置于清洁的水中备用。接穗在水中放置的时间不宜超过4个小时。削取单芽也可用顺持枝条的方法,削取时从枝条顶端的芽眼下1~1.2厘米处下刀,往枝条顶端方向削取,削取时应由深至浅削下皮层,在芽眼下1~1.2厘米处削断枝条。无论倒持或顺持枝条削取的芽,都应是通头芽(图5-1)。单芽可用于腹接法或切接法。
图5-1通头单芽削取法
2芽苞片接穗削取法:选用粗壮的春梢或秋梢,左手顺持枝条,将嫁接刀的后1/3处放在芽眼外侧叶柄与芽苞之间(也可放在叶柄外侧),以20°角沿叶痕向叶基部斜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再在芽眼上方0.2厘米处下刀,与枝条平行向枝条基部削取,待与第一刀切*叉时,用拇指将削取的芽苞压在刀刃上取下芽苞片,将芽苞片放入清水中备用。芽苞片要求长0.7~1厘米、宽0.3厘米,并带有少量木质部,基部呈楔形(图5-2)。芽苞片可用于腹接法或切接法。
图5-2芽苞片削取法
1.芽苞片背面2.芽苞片侧面3.芽苞片正面
(2)腹接法及嫁接时期腹接是柑橘繁殖中应用非常普遍的一种嫁接方法。具体接法是将接穗安插于砧木一侧,要求砧木比接穗粗大。腹接的接穗可以是单芽,也可以是芽苞片。用单芽作接穗称单芽腹接(图5-3)。用芽苞片作接穗称芽苞片腹接(图5-4)。
1砧木切口:砧木切口距地面10~15厘米,选择东南向、光滑的一侧作切口。切口的形状有多种,常用的是“冂”形和“t”形2种。“冂”形切口操作方法是将刀刃前1/3紧贴于砧木主干,向下推压纵切,由浅至深切开砧木皮层,切口长度比接穗略长,并切掉削开皮层的1/3~1/2,以免砧木切开的皮层包住接穗芽眼,然后将接穗放入切口内,接穗的皮层应对准砧木切口的皮层,接穗的短削面下端与砧木切口底部接触,用薄膜条带将接穗和砧木切口包扎紧。春季及5~6月份腹接时,可作露芽包扎;秋季嫁接时,应将接穗全包在薄膜内。
图5-3单芽腹接法
1.芽削接穗2.砧木切口3.嵌接穗4.薄膜包扎
图5-4芽苞片腹接法(“t”形露芽腹接法)
1.接穗2.砧木切口3.芽苞片嵌入4.包扎
在嫁接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接穗削面、砧木切口和存放接穗用的水清洁,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2嫁接时期:腹接嫁接时间长。露地嫁接时,除日平均气温12c以下、日最高气温37c以上时嫁接成活率较低外,其他时间嫁接成活率都较高。以春季2~6月份,秋季8~10月份嫁接为佳。南亚热带热量丰富,冬季也可嫁接。保护地嫁接,只需将保护地内的温度调至20c~30c,就可使嫁接获得满意的成活率。
(3)切接法及嫁接时期切接是指嫁接时将砧木接口以上部分切除的嫁接法。切接的接穗用单芽或芽苞片。接穗用单芽称单芽切接,用芽苞片称单苞切接。雨水充沛的地区,嫁接前1~2天在距地面15厘米处剪断砧木,使多余的水分蒸发,以免切口因水分过多而霉变。
1砧木切口:在距离地面10~15厘米处,选择东南向平滑的一侧,纵切一刀,切口深达形成层,在砧木切口上部用嫁接刀朝口内斜切断砧木。砧木的断面应光滑,以利于愈合。砧木切口在断面低的一侧。切口长度与接穗类型相关,若接穗用单芽,切口应短于接穗,接穗放入切口后芽露出砧木切口。若接穗用芽苞片,砧木切口与芽苞片应等长,并将砧木切口处切开的皮层削去1/2~2/3,以防皮层包住芽眼。若嫁接的砧木粗壮,用嫁接刀切断砧木困难时,可用修枝剪先剪断砧木,再做切口,将砧木断面用刀修光滑,砧木的切口仍在砧木断面低的一侧。接穗放入切口时注意接穗短削面下端与切口底部紧密接触,砧穗的皮层、形成层应互相对准,然后包扎(图5-5)。接口包扎用长20厘米的塑料薄膜条带,将条带的一端在接口中部捆扎1~2圈后,将长方形薄膜夹在砧木与条带之间,继续包扎,然后将薄膜上端倒折到对侧,扎入条带内,使接口上方形成一个薄膜“小室”,将砧木切口、接穗芽罩在“小室”内,起保温、保湿作用,以提高嫁接成活率。芽萌发至3~5片叶时,剪破“小室”顶端,以免妨碍接穗的抽发、生长。在春季气温稳定上升的地区,可作露芽包扎,但应注意仅留芽眼处的小孔。露芽不当,会影响成活率。
图5-5单芽切接法
1.砧木切口2.嵌接穗3.薄膜条带捆扎
2嫁接时期:切接法一般只在春季应用。春季气温稳定上升的南亚热带地区,以春季切接为主。通常嫁接成活率可达90%~100%,秋季可出圃。中亚热带地区切接成活率受气温影响较大,一般成活率不稳定。
(4)茎尖嫁接茎尖嫁接也称茎尖微芽嫁接。由于茎尖的生长点不带病毒,故可用茎尖微芽嫁接的方法脱除脐橙的裂皮病等病毒,培育无病毒苗木。从1975年开始,世界主要生产柑橘的国家陆续用茎尖嫁接法获得无病毒苗木。我国从1980年开始研究,目前此项技术已在苗木生产中推广应用。
1砧木准备:将新采的砧木果实(忌用落在地上的果实,因为落地果实即使果实表皮完好无伤,也会带上土壤的病菌)取出种子后洗去果胶,用1%8-羟基喹啉硫酸盐溶液浸渍,待种子上蘸满药液后取出,晾干水分(也可用吸水纸吸干),待种皮发白后装入薄膜袋内,在2c~4c的冰箱内贮存,保鲜期为18个月。培养砧苗时,取出种子并剥去内、外种皮,用放大镜检查,将有伤痕、斑点或变色的种子淘汰。选好的种子置于1%琼脂ms培养基上培养,每支试管1粒种子,以免发生互相污染,在27c恒温箱内遮光培养2周后即可作茎尖嫁接的砧木。
2接穗的准备:接穗采自田间脐橙良种母树,或温室盆栽母树。在春梢或秋梢抽发期嫁接较好。如砧木准备不及,可将接穗母树上的叶片剪除,需要接穗时,只需放在温度25c~28c、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嫩芽就很快生长,待长至2~3厘米长时即可采用。凡有蚜虫或木虱为害的脐橙植株均不能使用,因为这种植株很可能发生茎尖污染,被污染的茎尖接后3~4天即引起茎尖发黑而死亡,镜检时可见茎尖上有菌丝。供茎尖嫁接用的嫩梢,采回后用自来水冲洗15分钟,在接种室内切取1厘米长的茎尖,用70%酒精浸一下,然后用8%漂*澄清液对表面消毒5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在无菌条件下借助双目解剖显微镜,用解剖刀仔细剥除嫩梢上的小叶,留最上部的3个叶原基,切取长0.14~0.16毫米的茎尖作嫁接接穗。
3茎尖嫁接操作技术:在无菌条件下取出砧木截顶,上胚轴留1.5厘米的茎,长根留4~6厘米后切除,短根可不切,去掉子叶和腋芽后待嫁接。若砧木已达嫁接标准,接穗芽尚未抽发时,可将砧木放入冰箱内冷藏保存10~20天,待接穗发芽后再嫁接。
嫁接时茎尖(接穗)放在砧木顶部的切口内,切口可以是直角形、正三角形或“凵”形,切口要滴无菌水,以防干燥,用滤纸调节切口湿度后,用稀的石蜡密封。砧木切口以正三角形的保持水分较好,三角形切口深达中柱,将皮层挑去后把茎尖放入三角形切口内,茎尖下部的切面与三角形的底边切面相贴,紧靠中柱部分,在三角形切口外盖一薄皮层,可以提高成活率。成活的芽在2~3周内可发芽,并突破石蜡而生长,多数在2~3片叶后停止生长,20~30天枝叶成熟(图5-6)。凡是接穗来自温室,并用热处理脱毒的母株,在嫁接4~5个月后鉴定,应全部为脱毒苗。
图5-6简易茎尖嫁接和靠接
在茎尖嫁接中,为避免污染,工作台上应垫一叠消毒白纸,每嫁接1株,将白纸揭去1张,以保持工作台无菌。嫁接的刀具,每接1株换1次。
4茎尖嫁接植株的培养:将无菌条件下嫁接的植株移至含7.5%蔗糖的ms液体培养基中,用定量滤纸折叠成圆筒形,中间穿孔作滤纸桥,用以固定培养液中的植株(图5-6)。开始可用800勒[克斯]的低度光照,待成活长出新叶后,可提高照明强度。砧干逐渐转绿,约15天后新叶产生,3周后叶长达1厘米。叶色深绿时可移到培养钵中,并用塑料薄膜袋密封,经7天左右打开薄膜袋顶部,14天后可除去薄膜袋。
5茎尖嫁接苗的再嫁接:由试管培育的茎尖嫁接苗应经再嫁接使植株的根系发达,以提高移栽成活率,促进生长速度。
再嫁接的方法是从试管中取出茎尖嫁接苗,留茎尖芽1~1.5厘米长的砧木茎,切去根部,将砧木茎的一侧皮削除,用切接法或靠接法(图5-6)接在培养钵内的抗病砧木上,用聚乙烯薄膜袋罩住培养钵和嫁接植株,1周后成活的茎尖开始生长,待新梢成熟后除去薄膜袋。
6接穗母树和苗木的热处理:茎尖嫁接接穗,可从热处理的脱毒母树上剪取。将接穗母树热处理后的嫩芽作茎尖嫁接接穗,获得的系全脱毒苗。热处理脱毒方法,脱除衰退病,白天40c,夜间30c,处理40~60天,除耐热品种外,一般均能脱毒;脱除亚洲青果病,用50c处理30~40分钟;脱除碎叶病,用50c处理3~22小时。
7影响茎尖嫁接成活的因素:主要有光照、砧木龄期和砧木品种。一是光照,砧木在遮光的条件下萌发培养,嫁接成活率高于光照条件下培养的砧木。二是砧木龄期,应以砧木的茎粗、苗高为准。如枳橙高3~5厘米,茎直径1.6~1.8毫米,大约培养12~16天可达标准。砧木小影响成活率。三是砧木品种,粗柠檬砧易成活,但种子小,苗纤细,操作不便。枳、枳橙砧种子大,苗粗壮,易操作,叶片有特征,易识别萌蘖,是较理想的试管苗砧木。
3.嫁接苗的管理
(1)检查成活、补接及解除薄膜春季嫁接后7~10天即可检查成活情况。在薄膜外观察接穗颜色即可分辨,若颜色变黄,表明嫁接未成活,应重新补接。腹接全包扎的应在芽萌动时露出芽眼,待接芽长至15厘米左右时解除薄膜。露芽包扎的解除薄膜时间与腹接相同。5~6月份嫁接的,在成活后15~20天解除薄膜。秋季嫁接的,一般在翌年春季解除薄膜和补接。若在早秋(8月中下旬)嫁接,接后7天左右检查成活、补接,芽萌动后可露芽,翌年春季解除薄膜。
(2)除萌、剪砧和扶直
1除萌:砧木上抽生的萌蘖枝应及时剪除。一般7~10天剪1次,以免萌蘖枝消耗养分,影响接芽的正常生长。除萌时应用修枝剪剪除或用利刀削除,以免刺激萌蘖枝附近的隐芽抽发更多的萌枝。
2剪砧:用腹接法嫁接,应及时剪除砧木。秋季腹接的,应在翌年3月份将成活株接芽上方10~15厘米以上的砧木剪除,此为第一次剪砧。待接芽第一次梢停止生长后,从嫁接口处,以30°角外斜剪去留下的砧桩,此为第二次剪砧(图5-7之1)。春季和5~6月份腹接的,应在接芽成活后进行第一次剪砧,第一次梢成熟后进行第二次剪砧。第二次剪砧应注意剪口不能高于或低于接合部,也不能过平(图5-7之2,3,4)。有些地区腹接成活后(即接后7天左右),将接口上方砧木10~15厘米以上折倒,以促进芽的萌发,待接芽抽生10~15厘米时,从接口处剪除砧木。
图5-7剪砧、扶直
1.第二次剪砧2.剪口过高3.剪口过低4.剪口过平5.剪口正确6.利用第一次剪砧后的砧桩扶直7.立支柱
3扶直:接芽抽生后,需要扶直。即第一次剪砧后将枝梢用薄膜条带以“∞”形捆于砧桩上。第二次剪砧后在砧木一侧立60~100厘米高的竹竿作支柱,将新梢用薄膜条带以“∞”形捆于竹竿上,以免新梢弯曲(图5-7之6,7)。
(3)摘心、整形
1摘心:当嫁接苗生长到一定高度,通常是40~50厘米高时进行摘心,目的是促使抽生分枝。
脐橙摘心高度比宽皮柑橘高,比柚类低。栽培方式不同脐橙苗的摘心高度也有区别,用于矮化密植栽培的摘心略低,常规栽培的摘心可稍高。摘心时间为7月上中旬。摘心前施足肥水,最好施1次菜籽饼肥,使摘心后抽发的分枝叶色深绿,粗壮。
2整形:摘心后抽发的分枝,应进行必要的调整。在主干的不同方向留3~5个分布均匀的分枝,多余的分枝应及时剪除。
(4)肥水管理嫁接后在春季萌芽前至8月份,每月施1次腐熟人畜粪水。如肥源不足,则至少在2月中旬或下旬、5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下旬各施1次水肥,最迟的1次施肥不能迟于8月下旬,以免抽生冬梢。干旱季节应适时灌(浇)水,使苗圃土壤保持一定的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