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赴约
当然这还只是初步的构思,并未如何明确。
崔蕙是崔家地位最显要的姑娘,她的婚事理所当然是有着很多复杂因素在内。
崔世勋就算不想把她嫁出门,那也得有很多利益方面需要摆平。
岂知忽然又传来京城消息,皇家为了与四大家交好,摆出低姿态,有意聘娶崔氏女。
这样一来,就让事情变得复杂之上,再添复杂。
窦文涛和崔蕙的婚事,在这当口自然是无人提及了。
窦文涛心里不满,但在各方态度没有明确之前,他还是抱以希望。
尤其是对表妹的期待。
窦文涛五岁上头被舅父接到崔家,那时崔蕙只有两岁。
五岁的孩子什么也不懂,沉浸在“再也看不到爹爹和妈妈”的恐惧中,加上人生地不熟,只会哭泣,谁也不理。
那时候才会蹒跚学步的小丫头,跌跌撞撞的推着一个小杌子,到他面前来,塞给他一个极精致的玉兔儿挂件坠儿,笑笑说:“徳(哥)德(哥)八(不)姑(哭)。”
四个字,没一个念准的,窦文涛把小兔子在手里翻来覆去捏得热了,突然间灵光一闪想明白了是哪四个字,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件事成了崔蕙终身的黑历史,是不许窦文涛再提的。
可窦文涛不提,他会想啊。
他把他们的第一面想了一遍又一遍,小丫头的衣着、打扮、眉眼、神气、动作,还有她的语音和那四个字,都如同是雕刻一样,一刀一刀刻在他心里,每想一次都会更生动、更完善一点。
转眼过了十五年。
十五年中,他和表妹的青梅竹马,情投意合,那可不都是装出来的啊。
他能确切的看到,有时表妹眼里闪过的真实的情意。
虽然不深,至少不象窦文涛有时看到笔记上乐府上记录的那种“山无陵水为竭,乃敢与君绝”那样的深,但足够了。
窦文涛从小到大,就不曾见过有那种感情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贵族少年心想那大概只是田间梗头无聊时的夸大创作。
他想,表妹眼中闪现的那一点情意,就是他们这个阶层所拥有的感情了。
以后成了夫妇,这种感情就自然而然变成亲情,自然而然会再度进化,变成密不可分。
如果、如果没有朝廷横插那一杠,窦文涛想这些都是会发生的,表妹最终是他的。
可现在呢,现在,只有看崔蕙自己的心意是最重要的。
可崔蕙的心意,那是天上的云。
窦文涛不为人知的叹了口气,耳畔百花羞那犀利的笑声一直在响,一直在响。
“她是要做皇妃的啊!”
崔蕙骑着她的千里良驹,于夜色朦胧之际,来到了约定的那个别院。
门前静悄悄暗沉沉,大门虚虚掩着,既无下人,也没有灯火照明。
崔蕙收到的那张帖子,原就是以江湖帖的形式出现的,很显然,是宵风不想让外人预知这一番他和崔三小姐的谈话。
也就是说,这是一场不能公开的谈判。
那就得以非正常的手段来进行了。
崔蕙把马匹远远放开,打量一番,轻轻一纵,便从别院的墙头跳进了花园。
不愧是崔世勋的手笔,他随手送人,院子规模可不小,一眼望去,花木深深,宅院鳞次。
整个园子同别院的大门一样,也无星火也无人。
但在崔蕙进园、打量观望的一刹那,东北角上,却有次第的灯火缓缓亮起,瞬间将那一块区域映照得极为明亮。
崔蕙晓得,就是那里了。
她没犹豫,立刻跳下墙头,用轻功身法向着那个方向急掠而去。
东北角上,是一挂水帘照壁,山泉冲刷而下,一个人工挖出来的池子,面积颇是不少,可供行舟。
池子边上的山墩,建有一个亭子,是整个园子的至高点。
亭子里已经有了两个人,他们是进入烜城后即与宵风会合的雪汀和阿幂。
宵风虽说不肯带着雪汀出行,但她来都来了,当然没有撵走的道理。
所以这几天发生的事情,雪汀和阿幂是一件不拉,适逢其会。
对于宵风拉“民意”虎皮作大旗的手段,雪汀可是笑得肚子也疼了,但也不能不说是十分之佩服。
昨晚崔蕙回家,阿幂和雪汀为了知己知彼,也曾到崔家看了一场戏。
没想到的是,除了百花羞那个闹剧,还看到了两个迟迟淹留在北地不愿离开的南朝人……
阿幂对此显得颇为不快,那两人虽然在干着救人的好事,他却拉起雪汀就走,不想横生枝节。
雪汀压根儿没想到他心里的弯弯绕,把宗煜和君靖风救人的行为,连夸了好几通,夸得阿幂脸黑黑,不理人。
还是宵风似乎看出些什么端倪来了,说了一句话:“这两人在此,必是意在与沧浪为难。我此行更增困难。”
雪汀的脸儿立刻就垮下来了,然后整个白天,绝口不提到这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