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燕子坞的多事之秋
“谢小姐,能和你要些退烧药吗?”正碰上谢丛然自三楼下来,苏锦锦及时拦住。
不同午饭时的从容淡雅,眼前的谢丛然眼神疑惑,在很努力地思考是否认识苏锦锦。
相识决定她的态度,事态未明前,礼貌的默然不语总不会错。
小老鼠扯开一丝苦笑,倘若谢丛然记忆短暂堪比游鱼,一会只怕会让人把她扔出去。
记忆搜索确定不认识,紧皱的秀长眉头微松:“你认错人了,我是她姐姐——谢丛嫣。”
“啊,你们是双胞胎。”苏锦锦恍然大悟,谢丛嫣身穿浅粉色的轻便衣裤,与刚才的淡雅长裙大相径庭。
见到主人,小老鼠额外客气:“还真是一模一样。”
谢丛嫣不爱笑,或者说不屑对陌生人展露笑意,脸上神色也是淡淡:“一会我让佣人把药送到客房。”
话音落,人影已飘然走至一楼。
“请等一下!”苏锦锦在楼梯间探头。
相似的脸庞滋逸出截然不同的秉性,谢大小姐的眼眸写满不耐烦:“我要去表演区彩排,你长话短说!”
“丛然说晚上五点后玻璃栈道要关闭,请问我们如何去民宿区?”知道自己不招人待见,苏锦锦直击主题,不再敷衍客气。
“出门往左拐,有观光车送你们去西区,记得早些回来,工作人员也要休息。”
谢丛嫣边走边说,最后几个字已经飘出屋门,坚决不给苏锦锦再次发问的机会。
碰了枚软钉子,苏锦锦心头呕堵一口闷气。寻思先出门联系一辆观光车,若迟乐铭身体不见好转,明天的拍摄怕是要耽误。
人衰起来,运气尤为差。
苏锦锦在车辆停运处等了半小时,连车胎的影子都没寻到。
头顶是密林冠树木,周遭又寂静无人,小老鼠亮开嗓子发泄一气,唯有漫山遍野的鸟鸣相伴。
闲得百无聊赖,苏锦锦抬脚往木楼走去。
走近些发现木楼屹立在水面上,是典型的南方水乡吊脚楼格局。一体两层的纯木质建筑,全凭四角竖立的四根木头支持。
木头颜色深,整栋楼像浮游在水面的巨大龟兽,苏锦锦眯缝起眼睛,勉强看出一侧蜿蜒而下的楼梯。
想入楼,必须先划船过去。
苏锦锦一时心痒,琢磨着找只小船,登上木楼一饱眼福。
“别想了,没看到木楼上挂的大锁吗?根本不让游人上去参观。”清朗的声线从身后传来。
苏锦锦应声回头,惊奇地说:“李淼?”
一身雪白的休闲衫,脚蹬同色运动鞋,李淼插上翅膀就能冒充天使。山庄道路虽不至泥泞,林间却是尘土飞扬,加之鸟雀随时天降“惊喜”,委实不该干净到远离尘泥。
小老鼠一时脑洞大开,怀疑他是飘过来的。
眼见苏锦锦来回查看地上的影子,越发神经地将人往山精鬼怪上引。
李淼摸了摸鼻子,尴尬解释:“我是坐观光车过来的,路上尽量挑干净的地方下脚。”
苏锦锦点头微笑,但凡敢穿白色衣裤的都有洁癖,譬如吝啬的宋大夫。嘴角刚弯出弧度,苏锦锦暗想不对,李淼没戴口罩!
再抬眼,小老鼠立刻大失所望。
相交那对惊艳的琥珀眼睛,李淼的脸平淡到毫无特点。两颊略微向内凹陷,下巴尖瘦如纸,嘴唇微向外凸,让人联想到瘦骨伶仃的猫。
天性使然,苏锦锦不舒服地后退几步,深刻为那双琉璃眼可惜。
估计对人们的好奇见怪不怪,李淼轻咳一声:“我戴口罩不是过敏,只是不喜欢人们大起大落的表情,个个都恨不得把我的眼睛挖出去。”
“没有,我不是这个意思。”苏锦锦连连摆手,转移话题:“木楼为什么不让人上去,看着也没什么了不起?”
李淼笑得很温柔,像授业解惑的老师:“此楼名唤‘燕子楼’,据说是燕子坞最早的建筑,整座山庄不是依山傍水的格局,而是依木楼围建而成。”
小老鼠惊讶咂舌,连忙抬头仰视不远处的木楼。
李淼说言非虚,燕子楼占据整座山庄最好的位置。楼身四面有窗,人处楼上便将景致尽收眼底。
这样好的地方弃之不用,还不如索性拆掉,开拓两端视野。
“你不会在想把它炸掉,改造一大片观景台吧?”对苏锦锦这种焚琴煮鹤的行为深恶痛绝,李淼惆怅得捂脸:“看到这么精致的木楼,难道不该在脑海里浮现一篇篇精美的词藻吗?”
“啊,作诗呀。”苏锦锦愁得龇牙咧嘴,突然灵机一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燕子坞诵读古诗,山庄主人又恰巧姓谢,苏锦锦自认说得合情映景,不禁得意眨眼。
李淼笑得很无奈:“和你聊诗词,感觉自己都返璞归真了。”
又不是古代金銮殿上选状元,会诗词歌赋也不顶饭吃。
一枚白眼翻向天,苏锦锦的嘴角噘得能挂油瓶:“那依你的‘高见’,想抒发什么情感?”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李淼柔然起声,低沉的男音施施然响起。
脑袋里像被闪电击中,苏锦锦的面色瞬间褪净血色。
记忆深处的遥远岁月,一间破旧的茅草屋,几盏昏黄油灯相伴天明,还有灯影里白衣俊朗的少年。
今生虽有迟乐铭相伴,可惜迟少向来不懂吟诗,画画只用电脑和彩笔。
璀璨瑰丽的国画墨宝,迟乐铭闻见就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