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节天长断崖 - 青山深处 - 九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青山深处 >

第四十三节天长断崖

林兰的命令就像战司军务部高参谋的长相一样,再简单不过。

14时整以前,花莲各部须全部撤出城外,往玉山方向与前来接应的qi旅会合。

命令简单,但办起来复杂。常规的作战命令要么提供详尽部署方案,受命部队自接令起即可按部就班地实施,要么给予简明的作战决心和充足的时间,受命部队可根据自身条件和环境论证并制定妥当的计划和方案,进而部署实施。而这道命令可谓空前绝后,既不提供详尽部署方案,也不给足够的时间。

距最后期限只有一个小时,但召集司政后机关首长、司令机关三大要害部门(作战、军务、通信)科长、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后勤部战勤科长,各团军政主官,各友邻单位负责人,担负关键环节任务如开路、阻击的营连级主官等等主要人员开会需要至少半小时,部署动员需要至少二十分钟,集结开拨需要至少十分钟.......

如果花莲城内的部队只有cb师一支,或许这些时间还可以再缩一些,但情况远非如此简单。

驻在花莲但不在cb师作战指挥序列内的部队有总参直属工程旅某留守分队,战区司令部信息化部某保障分队、四局某雷达站,战区联勤部某仓库及汽车队,东海舰队驻花莲机构及海军陆战队某分队,战区空军驻花莲机构等等,计七百余人。

花莲军管委员会下辖各部中,仅武装单位就有台北公安总局花莲分局机关、刑警中队、巡特警大队,公安消防大队,武警内卫两个大队又一个中队,民兵后勤辅助队三个连,计千余人。

一个小时内全部撤出,基本上不可能。

高参谋说道:“林司令员让许局转告您一句话,‘事情很紧急,情况很复杂,伤亡是在所难免的,撤出多少算多少。’”

“不转告我也知道。”杨希山苦笑。

情况的确复杂,具体有多复杂,杨希山现在心里也没底。他习惯性拿起会议室角落里那部电话。

线路另一边说:“作战值班室甲二线,我是作战科长张宇。

“哦,算了。”

杨希山这才意识到,cb师的司令机关没有管事的人。参谋长封常清死了,副参谋长海明升任联勤某分部参谋长刚走,另一名副参谋长肖杨到任至今没在司令部里呆过几分钟,基本上处于“奉旨脱岗”状态。

杨希山再次拿起电话。

“肖杨到哪了?”

“我再催催。”

“别催了。听我交代三件事:一、现在开始,你代理副参谋长职务,在代理参谋长肖杨不在的时候,全权处理司令机关日常事务,科内日常先让副科长抓一下;二.......我说的话听清楚没有?”

“代理参谋长肖杨?”

“封参谋长牺牲了——你好好听我说,不要岔嘴。1点10分以前,我要政治部主......哦,他可能赶不回来,就副主任何云工吧,还有后勤部部长钱中旭,司令部通信科长王喜彬,政治部保卫科长刘那个什么来着,后勤部战勤科赵科长,全部呆在大会议室等着,科长不在的副职代理,没副职的让职级最高的参谋先来。三、1点15分以前能赶到师部的各团军政主官,有一个算一,你落实一下,通知到会——主官来不了的领导班子其它成员也行。记住,不管人齐不人,1点15分准时开会,到不了的都没事,你通知不到位就一定有事!这是第二件,是最紧要的,你要首先去办。现在我说第三件。找几个人,门外不是有还能动的伤兵吗?每人找一块白布,挂到各个出入口,然后在准备开会的大会议室门外,就墙上,写这么几个字,越大越好——‘打出去,杀回来,为参谋长报仇’——你现在给我重复一遍。”

“打出去,杀回来......”

作战科长张宇声音哽咽。

“副师长打死参谋长”的事情,目前只有信义国小方面少数人、战司花莲工作队成员和师作战值班室接肖杨电话的值班参谋知道,由于肖杨事先嘱咐,值班参谋没有对杨希山以外的任何人透露半句,连主管作战值班室的作战科长都一无所知。

“下一句!”

“为......为参谋长报仇!”

“很好。”

杨希山搁下电话,抬头看一眼扛着上尉肩章的高参谋。

“你是什么职级,以前都干过什么职务?”

这话问得实在突然。高参谋怔了怔,回答:“副营职。历任ed集团军司令部直属警卫连小车班战士、班长、一排排长、副连长,战区司令部直属警卫营三连副连长、连长、副营........”

“保送军校前跟谁?”

“伍参谋长,那会儿他是军长。”

“行了。”

杨希山掏出笔纸,刷刷写了几个字,递给他。

“去师直侦察营,出门c通道五百米,有伤员输液那个地方左拐,进去就是。让营长交接完就直接来司令部找副参谋长张宇报到,你去代理营长。如果他磨噌,你把他铐来。”

杨希山拉开抽屉,“咣当”一声,捞出一付手铐扔在桌上。

高参谋擦了一把额头。

“我是师党委常务副书记,是分管司令部、司直队的第二副师长,你把手令亮出来,只要cb师还是党的军队,就什么事都没有。没见过这种场面,心里没底吧?你出门跟军务科李科长要几个人,就说我说的。”

“我、我是说.......”

“许局长一个人忙得过来。包留下,你去吧。”

高参谋抓起手铐,将装有“林指”密令及相关文件的皮包交给杨希山。

cb师杨、肖二人享有与特使同等的涉密权限是临行前“林指”核心成员、战区副参谋长王达明特别交代过的。在这一点上,高参谋没有半点含糊。

肖杨很年轻,但绝不是轻易下结论的人。肖杨说封常清是李正太打死的,不管事件原委如何,这一结论都错不了。杨希山相信肖杨的话。

现在基本可以肯定两点:

一、先后失联并同时出现在吴品秘密转运地点附近的李、封二人都有问题。

二、被打死的封常清很有可能就是“米娜”。

对于李正太,杨希山打算只做一件事:及时上报,秘密软禁,不接触,不问话。

原因很简单,不管李正太打死封常清的事实如何确凿,李、封二人先后失联又同时出现在敏感地点的原因如何复杂,花莲方面都远远不够资格对此定性。

李正太、封常清均为副师职,在组织程序上属于中央军委管理的干部,依据相关的法律、条例和规定,一般是中央军委纪委立案调查或委托驻台北纪检组(组长何丽少将)调查,结果出来后报中央军委批准,再下文定性,走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军事法院那套流程,之后由总政治部统一定调,需要扩大影响的通过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公开发布(如徐老虎),需要低调处理的通过总政治部宣传部内部通报(如姬少将),或者干脆就让时间湮没一切。

现在杨希山打出“为参谋长报仇”的旗号,完全是出于稳定军心、确保撤退行动成功的考虑,将来无疑会对上级有关部门“补坑”定调造成极大困扰。但与花莲城上万名军人、武警、民警、民兵的性命相比,有关部门那点困扰实在算不得什么。

杨希山认为这个风险完全值得承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