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第二副师长(二) - 青山深处 - 九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青山深处 >

第二十六节第二副师长(二)

“干什么吃的!不认识杨副师长,你就不会先跟大门警卫说说?误多大的事知道吗?”

“好了,肖杨,说正事吧。小同志,你出去把门锁了,跟李科长说一声就到我床上眯儿吧,左边第五张是我的。”

“我先说吧,杨副师长。肖副参谋长的方案,是先用师侦三连打通西4区通道——那里目前由我军控制,虽然有一些敌侦察兵活动,但兵力不会太多——送进山后,再叫事先在山里待机的空军直升机前来接应。该方案对战区空军和花莲我师的依赖是最少的,同时也能将花莲方面的涉密范围缩减到最小,李代师长、你、我、肖、负责西4区防务的if团团长,还有师侦三连带队指挥员,等等,可以控制在十人以内。另一方面,师侦三连属于师预备队,动用该部暂时还影响不到城区的正常作战。”封常清先把别人的好处说足,接着又说自己的不好,“我的方案,基本沿用战司提供的建议方案,涉及到战区空军机动兵力,花莲制空作战、地面协同,以及敌我城区攻防态势等等,空中方面有钟副司令员坐阵部署,地面由你亲自指挥,我抽调精干参谋组成专职小组予以保障,肖副参谋长随队实施,只要部署周密、保密到位、实施突然,理论上可保无虞。但从花莲正常作战的角度看,该方案涉及面毕竟太广,动作也实在是太大了,弄不好刺激到敌人,花莲各面、各线又是一番恶战。总结起来,肖方案以奇为主,涉密、涉战范围最小,可预知性危险较小;我的方案呢,正兵为上,可预知性危险最小,毕竟那是经过战司通盘考虑并调动多方面力量实施的,若无十分把握,林司令员也不会给此建议,可就是花莲的负担太大,依我师目前的情况恐怕吃不消。我认真想过了,吴品师长能否康复绝不仅仅是他个人生死的问题.......”

封常清咳了两声,旋开水壶盖子。

吴品能否活下来并开口说话直接影响到战区“挖鬼”大局的成败,在场三人都心领神会,但谁也不敢放到桌面上明讲。

“此事由林司令员负全责、钟副司令员统一指挥不说,还牵动了中南海。纵然断cb师一腕而保战区全身,也是值得的。”封常清把早就见底的水壶推到了一边。

杨希山看过两份初步成文的方案书后,自言自语道:

“付出一定代价......是不可避免的。”

“杨副师长!”肖杨呼地站起。想了想,先拿过自己的水壶,递给封常清。“由于李代师长负伤,战司明确指示,花莲方面暂时由您代理指挥。您得拿好主意。”

这话其实是在提醒杨希山:根据战司指示,肖杨是林指派驻花莲承办指定秘密事务的临时全权代表,直接负责吴品在花莲治疗期间的安全,cb师领导班子在此事上只是“务必给予保障”的角色。出于对正式职务本身的上司的尊重,更是出于对cb师保障工作能否切实到位的极度重视,肖杨才把转移方案放到桌面上来谈,以求得“意见统一、配合无缝”,但不论讨论结果如何,肖杨在此事上都有最终决定权。

“你是以什么身份说这话。”杨希山接过肖杨的目光,话说得很重,但音量并不大。

不错,肖杨是林指驻花莲的临时全权代表,但同时也是cb师领导班子成员。如果“临时全权代表”没错,而cb师的保障上出了错,肖杨作为副参谋长,仍然要与李、杨、封三人一起承担cb师领导班子应负的责任。

“如果是全权代表,你不用找我拿主意;如果是cb师副参谋长,不用你来提醒——我知道我得拿好主意。”

在杨希山不愠不火的侧视下,肖杨垂下了眼皮。

不知为什么,正式编制在cb师却敢跟师参谋长拍桌子的肖杨,此时在杨希山面前就像个犯了错的孩子。细细想来,其实还是能找出点原因的。

肖杨这辈子只服过三个人:老军长林兰,老相识兼老师长吴品,最后一个则是庭车常。

庭车常跟肖杨提过杨希山。运载880部队雷达的飞机失事那段日子里,qi旅作为“三太子”行动(详见《第四章利剑出鞘》之《第十六节三太子》)的蓝队,奉合配合由失事幸存人员庭车常、马镇山和增援分队队长贾溪等人临时组成的红队,夺回飞机失事后被敌298旅控制的三部雷达——这三部雷达在后来的“998计划”中,有力保障了“影子集团”三万大军的隐蔽集结,至今还在中横公路周边防空作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到现在都没无缘见杨旅长一面。”

庭车常事后是这么跟肖杨说的。

“那一仗对你来说可能没多大规模,但对我来说绝对是一场险仗、恶仗,随便一动就是万丈深渊,要不是杨旅长豁出血本打玉山、打298旅,引开敌人注意力,别说马镇山的特等功臣没谱,就是我这个某前任副总长担保复出的所谓王牌,也得栽进十八层地狱,万死不能复生。”

“当时很多情况实在紧急,来不及上报请示,基本上是我跟他沟通后直接打的。我算老几啊?一个名不经传的中校。要说靠山吧,某副总长早他娘去国防大学养老了(编注:庭车常心底一直把1024特别行小组覆没及妻子一井由子之死归咎于刘清正),某现任带头二哥不过区区一少将,北京大街摔个跟头都能撞上。任务目标能达成还好,要是当时老天爷突然打喷嚏,没准他就像前任战区司令那样,‘严重失职’进疗养院去了。伤筋动骨砸血本的是他,最后得特等功臣的是马镇山——哎,我没说老马不玩命——得军委嘉奖的是我、是十一局,qi旅顶多得了个‘配合有力’的战区表扬。当然了,这事首长心里是有数的。可要说玩心跳、博眼球的话,他不会自己来吗?非得陪我赌一把?你说那杨旅长到底图什么,傻不傻啊,你说?”

“傻,傻得很。可跟讲原则、认死理的老马——我不是说老马不好——比起来,人家杨旅长那也是脑袋瓜子转得溜的,要不然也混不上‘窗口旅’旅长。”

“最近我又总结了一些。如果说老马是个不太讨人喜欢的标准的职业的军人,那杨旅长就是个有担当的人物了。我佩服他。有担当、人物!记我这话,肖杨。杨旅长迟早是个人物。现在细说你也不懂,反正用发展的眼光就是这样,你信我眼光,看三五年后他怎么样。”

庭车常看人、看事向来通透。刚接到战区政治部通知,得知杨希山将到花莲赴任那会儿,肖杨就不经意地想过庭车常那些话。当时也就想想,没真当一回事。肖杨毕竟不是那种会看风水懂钻营的短视之辈。该有的能力他有,该办的事他都能办好,否则也进不了林兰的法眼。

可不论如何,现在肖杨站在杨希山面前就是“嚣张”起不来。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浩然正气”?肖杨不安地想。

“我注意到你的方案里,多次提到‘涉密范围’。”

杨希山说着,把写满线条、框圈和简略性文字的草稿放回桌上,双手在两角按了按,笔直而坐。

“cb师真有那么多‘鬼’吗?”

此话一出,肖杨惊了,封常清也呆了。所有人都只敢意会的事情,杨希山竟然当面说了出来。

“有。我相信有。凡是可能涉及到我军战役级部署的地方,敌人都会想方设法地伸手。就这一件出了漏子肯定会惊破天的大事而言,涉密范围在十人以内跟几百人以内有区别吗?”

杨希山继续说着,看了封常清一眼。

“老封你说说看,底下几百号人出鬼的机率,会比指挥中枢这几个人大多少。”

“不会更大,反而更小。”吃了四十多年人间饭的封常清没有考虑太久。

“对。我们年轻的干部和战士们都是淳朴的,不论身出名门,还是家徒四壁,不论曾经在微博顶过戴某还是捧过开腹,现在他们都是战斗在最一线的人。金钱、美女、把柄、信仰都是浮云。半夜醒来想起家人会哭,看见战友倒了会叫,麻醉药少了会喊疼,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一发子弹过来多半也就死了。最不可能被收卖的是他们。最有可能泄密的,是我们这些人。”

“您........说得对。”肖杨勉强恢复了一些语言功能。

“上级给我们的指示,是尽最大可能保证吴品同志转移期间的安全。哪个方案最稳,就用哪种,没有他话。至于说代价,那是怕什么就来什么的东西,当年徐帅视察临汾旅时说过一句话:战时过于担心伤亡反而会付出更大伤亡。我的认识还不够深,我或许有些偏颇的理解是,用人命堆出来的胜利总比堆出来的失败强。肖副参谋长。”

~~~~~~~分割线开始~~~~

文中所谓“徐帅.....说过”,系无良作者九月杜撰,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甚荣幸。

《中国元帅徐向前传》只是有过相关记载:

“.....徐向前集爱兵之深与用兵之狠为一身......究竟’爱’是他的真心,还是’狠’是他的本性?......我们作战,对敌人固然要狠,对自己的部队有时也要‘狠’,为的是不丢失战机。”

~~~~~~~~分割线结束~~~~~~~

“到!”肖杨立正道。

“cb师的决定,是在林指建议的原方案基础上,拟定更符合花莲战役现状的修正方案,半小时后成文,正式向战司驻花莲工作队提出建议。”

“是!”

“全权代表同志。以上是cb师就转移目标人物行动的初步建议,工作队是否基本认同?”

“工作队基本认同。”肖杨回答,“请cb师的同志予以落实,尽快提出详细方案。”

“参谋长?”

“作战科长!”

“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