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风评被害
聚贤阁最著名的莫过于在前廷的那“登天梯”,就是一段长长的玉质楼梯,可以直上阁楼第三层,雨天估计挺滑的。
但这“走天梯”是徐国许多寒门和地方士族所渴望的最高荣誉,代表着一步登天进入王国的权力中心。
不过登天梯大部分时间封存,禁止任何人靠近,聚贤阁第三层也基本上不开放,唯有三年一度的秋天,举行一场阁臣入阁仪式
当然,这个内阁和华夏明代有很大的区别的。
周朝礼制继承自上一个王朝,宗唐,那历史就更加久远了,在徐国几乎只有一个概念。据说文明极南的虞是唐宗室建立的国家,和宗周一直处于战争状态。
周朝吏治是多个制度并行的策略。但基本制度还是三公九卿,郡国并行,没有大的开拓。
也就是说,是有宰相的。
这个内阁相当于另起炉灶,哪怕宋舒对徐国的政治格局并不熟悉也知道,这样不引起大世家集体排斥才怪。
当然更离谱的是,阁臣也分为旧阁臣和女王核心班底。
徐零露是这么说的:“……孤带你去引见几位贤才,他们都是孤的心腹幕僚,你现在的身份是士子,也不便住在王宫里了,孤已经给你安排好了住所并且派遣了宫人侍奉,离宫城不远。你要和这几位才能之士取长补短,相处融洽,过两天孤会派人向你传授儒学和武学……”
因为大王突然要招夫这个消息过于骇人听闻,招的王夫还是异界人更是匪夷所思,所以徐零露也暂时没有公开的打算。
她原本也是想找幕僚商量的,不过镇国太监幺狐儿直接告诉她,幕僚们是不可能答应的。
徐零露思虑觉得也对,先不提这样盲目将权力送到一个不熟悉的人手中的风险,宋舒的存在肯定也是会影响幕僚们的利益。
这些小世家和寒门出身的,一直想要她挑选一个没什么根基却有才华的王夫。
所以,徐零露对核心臣子也隐瞒了下来,只是安排心腹宫人在宫外侍奉宋舒,顺便监视。
主要是防止这个家伙知道徐国大厦将倾后人跑了,这个家伙除了一条命真的没什么可威胁的,又不能把他绑了。
别说,宋舒还真有这个考虑。女王虽然香,但也要有命享受啊。他又不是真的舔狗。
一些知情的不太可靠的宫人更是被软禁,或者送到深宫中,侍奉王太后了。
宋舒现在的正式身份是来自胥国游历的落魄士子,被特招的有才之士。
反正胥国那旮沓谁也没去过,都不知道在哪个方向……
女王说的原文大意差不多就是这样。
随着一行人接近聚贤阁,清脆的风铃声从依稀中变得清晰起来,显得十分清幽。
一众穿着各式代表身份的长衫的阁臣们早已在门口等待,不过因为前庭和后宫泾渭分明,没有大王的召见,这些人在侍卫和宦官宫女的监视下,不敢越雷池一步。
随着轿舆停下,众人齐齐俯首作揖:“臣,参见大王!”
徐零露下轿虚扶:“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徐零露这时乜了宋舒一眼,不得以,他只好上前和这些人打招呼。
按理来说,作为女王徐零露的姘头,哦不,是未婚夫,宋舒也是要受大世家排斥的。
一句话怎么说来着,敌人的敌人……也不一定是朋友!
“你是何人,跟随陛下从王宫里出来莫非是宦官?为何穿着士子的衣服上前,简直有辱斯文!”
就在宋舒刚上前一步,一个山羊胡子老头儿就率先发难斥道。
宋舒扫了眼闪现着同仇敌忾的警惕和敌意的士子俊彦们,心底冒出这么一句话。
啧,人红是非多啊。
这是要给我一个下马威啊!
说是俊彦,实际上最年轻的也大多三十多了,老一点的胡子都花白了,尽管他们是从龙的功臣,但要统治一个国家这一群人还是显得有些年轻,而官场是最在乎资历的,几乎不可改变。
现在,只能依靠君主的宠幸熬资历。
而当君主身边出现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年轻,大家会怎么想?
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更何况,这些人是看着徐零露从一个空有振兴国家之热血的懵懂公主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的。
所以,当宋舒出现的时候,敌视就注定了。
“雍案使,陛下面前,不可无礼。这位是自胥国游历而来的士子,宋舒,宋校尉。”老太监有气无力的训斥,依旧是个死眯眯眼的样子。
接着他向宋舒介绍道:“这位是雍严之,雍案牍排查使,以后你们可就都是大王的臣子了,要互相扶持,不要嘻弄同僚。”
据说眯眯眼都是怪物,也不知道他修为如何,不过这和稀泥的功夫倒是一绝。
还有这个闻风稽查校尉一职,职能模糊不清,似乎老太监现编的,宋舒自己刚刚都还没知道自己是什么职位。
怎么听都像是个武职。
可他没修为,是个弱鸡啊!
至于这个什么案牍排查使,怎么听着这么像书籍检查员?莫不是图书管理员大爷?
让养老的老大爷出头合适吗?
宋舒忍住一腔腹诽,笑眯眯道:“无妨无妨!毕竟在下与这位大人素昧平生,寻常人等哪能得陛下召见入宫?如此殊荣,雍案使有所惊异实为人之常情,大公不必苛责。”
雍案使跟一群士子当即眼睛都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