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太孙前来问责
在那气氛紧张得仿佛空气都要凝固了的锦衣卫大堂之中,众人的心里皆是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到了极点。
每个人都清楚,今日这事怕是没那么容易善了,那无形的压力就像沉甸甸的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很快伴随着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太孙就来到了这。
那脚步声,每一下都像是敲在众人的心坎上,让本就紧张的氛围愈发压抑了。
太平、海水鱼、方不胜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彼此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太孙这次前来,十有八九就是为了姬东南那档子事儿兴师问罪的。这时候要是还不知趣地回避,那可真就是糊涂透顶的傻子了。
于是,三人极为识趣地赶紧麻溜地全部回避了,眨眼间,大堂里就只剩下火财一人,孤零零地站在那儿,额头上都隐隐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强装镇定,准备应对太孙的质问了。
果不其然,太孙一进门,那脸色阴沉得好似能滴出水来,眉头紧紧皱着,眼中透着一股毫不掩饰的愠怒之色,显然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他也没那闲工夫拐弯抹角,直接就直奔主题,目光犹如利箭一般直直地射向火财,语气冰冷且严肃地说道:“火大人,心情还不错吧!爷爷可是说了,姬东南的事你不应该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解释合理,你的脑袋还能留着吃饭,解释不好,那后果不用我多说了吧。”这话一出,那威严的气势瞬间弥漫在整个大堂之中,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砸在火财的心头,听起来就好像火财的脑袋这会儿已经被架在了刀口上,随时都可能不保了似的,让人听着心里直发毛,火财的后背都被冷汗浸湿了一大片,可又不敢表现出丝毫的慌乱。
不过,静下心来仔细一琢磨,这里面的门道其实也不完全像表面看上去那般凶险。
要是皇上真的已经铁了心要拿火财开刀,要治他的罪,那哪里还用得着这么大费周章,仅仅派太孙一个人来,直接下道严令,派一队人马过来把火财抓捕归案不就得了,又何必多此一问。
这么一想,看来太平之前琢磨得确实挺对的,火财怎么说那也是曾经为朝廷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就这么点儿事儿,还不至于把这么个功臣给杀了。
当年太祖诛杀功臣的事,到现在都还被后人诟病不已,当今皇上那肯定得吸取这个前车之鉴呀,要惩处大臣,那也得做到让人心服口服才行。而且之前方家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早就已经被世人所不齿了,要是这会儿再因为姬东南这事儿,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个肱股之臣给杀了,那朝堂上可不得乱成一锅粥了,必然会引起朝局震荡,到时候朝堂上人人自危,整个朝廷都得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了,这可不是皇上愿意看到的局面。
火财心里虽然也紧张得如同拉紧的弓弦,不过好在之前太平教给了他一套说辞,这会就像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赶忙强撑起一丝笑容,陪着小心,照着原样跟太孙说了起来:“其实,太孙殿下,今天这个结果早在我预料之中。”
“什么?你早就知道!”太孙一听这话,顿时瞪大了眼睛,那眼珠子瞪得老大,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似的,满脸都是特别诧异的神情呀,心想“这事你早就知道,那怎么还弄成这样了,你这不是明知故犯,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隐情?”脸上的疑惑那是怎么都藏不住,他往前迈了一步,紧盯着火财,追问道:“火大人,你既然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为何不提前阻止,反倒任由事情发展到如今这般田地,你倒是给本殿下好好解释解释。”
“太孙请你暂息雷霆之怒,容我细细道来。”火财赶忙恭敬地躬身行了一礼,额头上的汗珠都顺着脸颊滑落了下来,却也顾不上擦拭,接着便清了清嗓子,一边斟酌着词句,一边不慌不忙地解释起来了。
“太孙殿下,您也知道,如今天下刚刚经历了大变故,各方都亟待恢复元气,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咱们安排姬东南去做事,看似结果不尽如人意,可实则这一切,都是为了皇上的威名着想。您想啊,兴修水利,这可实实在在是能造福于民的大好事,一旦水利畅通,农田灌溉有了保障,粮食产量就能增加,百姓们的日子也能越过越红火,到时候他们打心底里都会赞扬皇上的圣明,这对于稳固江山社稷可是有着莫大的好处。虽说这事,从表面上看,不利于南北调兵了,毕竟那船只的用途好像和咱们原本期望的不太一样,可如今天下大定,四海升平,我琢磨着当下还是要更注重农业生产,毕竟民以食为天,只有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而且制造的那些船只,也并非毫无用处呀,那可是为了让渔民们能更好地出海打鱼,渔民们靠着这些船只,能够去到更远的海域,捕到更多的鱼,这一来二去的,不仅他们自己的生活能改善,咱们大明的航海业也能得到发展,日后要是再有对外交流或者探索海外的事,这基础不就打下来了,所以从长远来看,这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
火财说得那叫一个诚恳呀,那言辞之间,每一句话都好像是站在江山社稷的高度、完完全全是为了皇上考虑似的,说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还时不时地抬眼观察一下太孙的神色,心里盼着太孙能认可自己的说法。
太孙在一旁听着听着,原本那带着怒气的神色就渐渐缓和了下来了,眉头也慢慢舒展开了一些,心里暗自思忖着:“听这火财说得好像还挺有道理的,并非是全然在为自己开脱,难道这事儿真的另有深意?”想着想着,怒气也消了不少,脸上的表情不再那么严肃了,反倒多了几分思索之色,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嗯,火大人,你这话乍一听倒是有些道理,只是这事儿毕竟和原本的计划相差甚远,你且说说,这中间难道就没有一点儿差池是可以避免的?”
火财一听太孙这话,心里暗喜,知道太孙这是开始松动了,赶忙接着说道:“太孙殿下,这事说来也是无奈,当时那情况您也清楚,咱们想着姬东南乃是鲁班后人,手艺精湛,定能不负所托,哪知道这中间会出些意外。不过就算有这些意外,可这最终的结果不也还是对百姓有益处,咱们做臣子的,不就是盼着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只要能达成这个目标,过程中些许的波折,也算是值得的。”
太孙听着火财的这番解释,心里越发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了,那原本带着怒气的神色已经缓和了许多,心里想着:“这火财说得好像确实挺在理的,看来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他。”脸上的神色已经从最初的愤怒转为了平和,说道:“火大人,你这一番说辞倒是让本殿下重新审视这事了,不过这事儿毕竟关系重大,本殿下还得回去好好琢磨琢磨,再向爷爷禀报,你且等着消息吧。”
火财一看太孙这神色,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知道这一关呀,算是暂时能过去了,赶忙恭敬地应道“是是是,太孙殿下英明,一切全凭殿下定夺,老臣静候佳音。”
等太孙走了以后,火财赶忙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长舒了一口气,然后迫不及待地把太平叫了过来。
一见到太平,那脸上立马就堆满了笑容,就跟一朵盛开的花儿似的,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太平跟前,拉着太平的手,对着太平那就是一顿夸,那夸赞的话呀,就跟不要钱似的,噼里啪啦地一个劲儿往外冒。
“太平,你可真是贴心!这一关算是过去一半了,真遇到事儿,还是你机灵,可比他们强多了,这次可多亏了你,要不是你提前给我想好了说辞,我今天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应付了。你这脑瓜子,就是好使,以后还得多仰仗你。”语气里满是对太平的感激和赞赏,这会儿是把太平当成了大救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