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新官上任
几人正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着,全然没注意到鼠王已然有所行动。只见洞内的老鼠们像是早就接到了指令,有条不紊地开始疯狂挖土。随着老鼠们的挖掘,山洞开始微微摇晃,细碎的土屑不断从洞顶掉落,一块接着一块的石头也开始松动。然而,海水鱼、方不胜和火财对此毫无察觉,依旧沉浸在激烈的谈判之中。
“火大人,你已经穷途末路了,乖乖跟我们回去吧。”海水鱼语气中带着几分劝诱。
“我当初对你不薄,是我救了你,你如今居然背信弃义!”火财愤怒地大声质问,眼中满是不甘与怨恨。
“识时务者为俊杰,火大人,别再天真了。”海水鱼不为所动,冷冷地回应道。
“少废话,上!”方不胜终于按捺不住,大喝一声,便如猛虎般冲了上去。海水鱼也紧跟其后,瞬间,三人扭打在一起,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他们的注意力完全被彼此吸引,丝毫没有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就在这时,大内侍卫赶到了,紧接着,好几路人马也纷纷抵达。原本就混乱的局面变得更加失控。鼠王看着这混乱的场景,不禁有些纳闷:“难道他们不是冲着我们来的?”
此时,山洞里的情况愈发危急,土屑如雨点般落下,大石头也摇摇欲坠。等众人终于察觉到危险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一块巨大的石头从洞顶轰然掉落,径直朝着洞口砸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海水鱼和方不胜拼尽全力,在石头落地的最后一刻,成功逃出了山洞。没过多久,整个山洞彻底坍塌,扬起一片尘土。
待尘埃落定,只有少数几人幸运地逃了出来,其余的人都被无情地埋在了山洞之中。逃出来的大内侍卫们深知,没有找到尸体回去根本无法交差。于是,他们调来了许多人手,开始对这个坍塌的山洞进行挖掘。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挖掘工程艰难而漫长,三十多人齐心协力,整整挖了一天,才勉强在废墟中打开了一条狭窄的通道。然而,当他们进入洞内时,只看到了一堆吃剩的骨头和一些破烂不堪的衣服。那些被困在里面的人,早已被一群老鼠啃噬得干干净净,这般死法实在是太过凄惨。
所有人都认定火财已经死了。皇上得知火财落得如此下场,接到奏报后,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惋惜和惆怅。但为了顾全大局,对外并没有公布火财具体的死因,也算是给这位曾经的锦衣卫指挥使留了些许颜面。同时,皇上借此机会告诫群臣,要时刻保持清正廉洁,铭记圣人的教诲。
火财死后,锦衣卫群龙无首。太平心里明白,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职位绝对不可能在内部产生。可海水鱼和方不胜却不这么认为,两人为了这个位置明争暗斗,使得本就复杂的锦衣卫内部更加乌烟瘴气。
“皇孙朱瞻基,在此次平定蒙古叛乱中,屡立战功。特旨加封锦衣卫指挥使,钦此!”随着传旨太监高亢的声音落下,悬空许久的锦衣卫指挥使一职终于尘埃落定。
这一次,皇帝学聪明了。在任命皇孙接任指挥使的同时,设立了东厂,其主要成员由太监组成。如此一来,锦衣卫和东厂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避免了一家独大,重蹈火财的覆辙。
皇孙新官上任,第一天便雷厉风行地展开改革。在太平的建议下,锦衣卫中一些极不合理的地方被直接取消。比如那些惨绝人寰的刑罚,还有诏狱里许多被冤枉的人也得到了重新审视的机会。皇孙似乎对太平格外信任,这其中多少有朱小亚的缘故。在他们的努力下,锦衣卫的风气逐渐有了明显的好转。
“太平,你说除了刑罚不合理和有很多被冤枉的人之外,还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呢?”皇孙认真地向太平询问道。
“不合理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我写了个折子,您不妨过目一下!”太平说道。为了这一天,他已经等待了许久。他始终坚信邪不胜正,人间正道是沧桑。平日里,他便暗中把发现的问题一一铭记在心,回到府中后仔细记录下来。太平虽然习武,武功也颇为不俗,但他深知,武力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关键时刻,还得依靠智慧和谋略。
“折子我就不看了,你给我详细说说吧。”皇孙说道。
“第一,牢头私自收取犯人家属钱财,以权谋私;第二,守门的人不明是非,对来往之人过于苛刻;第三,犯人虽然犯了罪,但他们依然是人,然而牢房的条件实在太差;第四……”太平滔滔不绝地说着,还没等他说完,皇孙便摆手示意他停下。纵观前几朝,估计太平是第一个如此大胆地站出来提出改革牢房和守门制度的人。
“这些都是一些小问题,全部交给你来办了。以后锦衣卫所有的内务制度,都由你负责,不用事事向我奏报。”皇孙果断地说道。
太平心中暗喜,表面上却恭敬地拱手道:“谢皇孙信任,属下一定竭尽全力办好差事,一心一意为朝廷效力。”其实,太平在折子上耍了个小心机,他把一些不太重要的小事放在前面,而将要紧的大事放在后面,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全面负责锦衣卫的内务。只有这样,百姓和大部分官员才能免受锦衣卫不合理制度的毒害。
话说回来,太平上次用一本秦朝的刻本,骗了严高明一亿两银票。赵王回来后,得知此事,狠狠地将严高明骂了一顿:“你是不是脑子糊涂了?就这么一本破本子,能值那么多银子?你知道咱们积攒这些家当花了多长时间吗?你给我把人找到,把银子给我追回来,不然你就提前准备好棺材,选好墓地吧!”
“棺材,墓地?大人您这是要埋谁啊?我知道一个地方,那里的棺材和墓地都非常齐全,要不改天请您过去看看?”严高明居然没听出赵王话中的深意,此时他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的血光之灾。
都说勤能补拙,严高明还真从那本秦朝刻本里研究出了一些东西。上面记载着:“当年徐福炼药,不光炼出了长生不老药,还炼出了凤凰。”
“脑子是个好东西,你是不是故意要气死我?”赵王气得简直不想再多说一句话。
“王爷,这个东西可是个宝贝,里面提到了凤凰。”严高明神秘兮兮地笑着说道。
“你说什么!凤凰!”赵王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王爷,事情是这样的……徐福……”严高明压低声音,小声地向赵王解释着。听完严高明的讲述,赵王的怒气似乎消了一大半,不禁感慨道:“看来江湖之中还真有高人啊!”
在锦衣卫的大堂上,皇孙把海水鱼、方不胜和太平都召集了过来,重新划分了职能。太平被全权委托负责内务整顿,成为了锦衣卫名副其实的二当家。之前他在锦衣卫只是挂个名,这回可是拥有了实打实的权力。海水鱼负责抓捕审讯,方不胜则继续负责收集情报,此外还额外增加了一个职能——监视东厂。
其实,方不胜在暗中早就和太平达成了协议。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皇孙来这里不过是挂个名、镀个金、走个过场,而且皇孙非常看重太平,这几乎相当于把锦衣卫变相地交给了太平。如今,海水鱼对太平也变得十分恭敬,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嚣张跋扈了。
“大人,您让方不胜监视东厂,这不是好比让猴子看守蟠桃园吗?”海水鱼笑着说道,言语中带着几分调侃。
“这话从何说起?”皇孙一脸疑惑地问道。
“方大人,举手投足间都是一手兰花指,说话也带着娘娘腔,还会唱戏。我都怀疑他到底是不是个男人。”海水鱼说得有理有据,表情十分笃定。
“你说谁不是男人呢?你才不是男人,哼!”方不胜当着皇孙的面,不好发作,只能强压着心中的怒火。要是换作以前,他早就破口大骂了。
“我严重怀疑,他是东厂派来的奸细,要不脱了裤子验一验?”海水鱼不依不饶地说道。
太平实在忍不住了,出面打圆场道:“好了,海大人,别再开玩笑了。咱们还是继续讨论一下如何改革的事情吧。”
一听要讨论改革,皇孙、海水鱼和方不胜都觉得脑袋一阵剧痛,纷纷找借口溜之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