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附录:毛泽东关于诗词的论述(2) - 毛泽东诗词赏析 - 王鹏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毛泽东诗词赏析 >

第31章附录:毛泽东关于诗词的论述(2)

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

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呵!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三十一年:一九一九年离开北京,一九四九年还到北京。旧国:国之都城,不是state也不是country。

十一

乐奏:这里误植为奏乐,应改。

十二

长沙水: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所谓无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武昌鱼:三国孙权一度从京口(镇江)迁都武昌,官僚、绅士、地主及其他富裕阶层不悦,反对迁都,造作口号云:宁饮扬州水,不食武昌鱼。那时的扬州人心情如此。现在变了,武昌鱼是颇有味道的。

十三

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

(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

(选自《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致胡乔木

(一九五九年九月七日)

乔木同志:

诗两首,请你送给郭沫若同志一阅,看有什么毛病没有?加以笔削,是为至要。主题虽好,诗意无多,只有几句较好一些的,例如“云横九派浮黄鹤”之类。诗难,不易写,经历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

毛泽东

九月七日

(选自《毛泽东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致胡乔木

(一九五九年九月十三日)

乔木同志:

沫若同志两信都读,给了我启发。两诗又改了一点字句,请再送陈沫若一观,请他再予审改,以其意见告我为盼!

毛泽东

九月十三日早上

“霸主”指蒋介石。这一联写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通首写三十二年的历史。

(选自《毛泽东书信选》,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词六首》引言

(一九六二年四月)

这六首词,年深日久,通忘记了。《人民文学》编辑部搜集起来,要求发表,因以付之。回忆了一下,这些词是在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一年在马背上哼成的。文采不佳,却反映了那个时期革命人民群众和革命战士们的心情舒快状态,作为史料,是可以的。

(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对《毛主席诗词》中若干词句的解释

(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七日)

一、“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这句是指:在北伐以前,军阀统治,中国的命运究竟由哪一个阶级做主?

二、“到中流击水。”

“击水”指在湘江中游泳。当时我写的诗有两句还记得: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那时有个因是子(蒋维乔),提倡一种静坐法。

三、“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旌旗”和“鼓角”都是指我军。黄洋界很陡,阵地在山腰,指挥在山头,敌人仰攻。山下并没有都被敌人占领,没有严重到这个程度。“旌旗在望”,其实没有飘扬的旗子,都是卷起的。

四、“一枕黄粱再现。”

指军阀的黄粱梦。

五、“国际悲歌歌一曲。”

“悲”是悲壮之意。

六、“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人。”

“枯木朽株”,不是指敌方,是指自己这边,草木也可帮我们忙。“枪林逼”也是指自己这边。“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人”是倒装笔法,就是:“飞将军自重霄人,枪林逼。”

七、“莫道君行早。”

“君行早”的“君”,指我自己,不是复数,要照单数译。会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

八、“离天三尺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