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令妃抚养永璂
第92章令妃抚养永璂
容佩大惊失色,忙问,“太后怎么突然把他调走了?”
那小宫女支支吾吾的看向如意,“福伽姑姑亲自来的,走之前说,让主儿安分一点,别弄这些有的没的把别人当傻子。还说,还说。”
如意脸色阴沉,沙哑着嗓子问,“还说什么?”
小宫女把头埋得低低的,“还说让主儿多读点书,连酸儿辣女是什么意思都不明白,再自诩为才女要让人笑掉大牙了。说这些都是太后的原话。”
如意一时没站稳踉跄了一下,容佩连忙扶住她,让她坐到凳子上。
如意额娘一脸茫然,“太后娘娘这是什么意思啊?”
容佩看了一眼如意,见如意板着脸点了点头,这才解释道。
“太医说我们主儿这胎很可能是男孩,主儿怕有人要害小阿哥,所以故意只吃辣的,想让人以为主儿怀的是个公主,如今看来是被太后发现了。”
如意嘟着嘴说,“太后便是发现了,又何必戳穿我呢?难道太后都不顾及自已的皇孙吗?”
如意额娘急得一拍大腿,“女儿你糊涂啊?就连令妃宫中也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你这么委屈自已吃那些那么辣的菜,那孩子在你肚子里能舒心吗?”
如意没有说话,容佩却替她开口说道,“永寿宫不够小心,早晚会后悔的,更何况主儿的孩子,和其他人的孩子自然不一样。”
“那,那也不能这么过分啊,现在太后都发现了,真是里子面子都没了。”
如意端着运筹帷幄的范儿开口,“那也未必,太后虽然带走了厨子,但宫中其余人又不知道是为什么,让其他厨子继续做些辣菜便是了。”
如意额娘还想再劝,但如意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愁的她额娘是唉声叹气。
但她也没叹几天,因为在甄嬛发现如意屡教不改之后,直接让后宫妃嫔都过来请安,当着所有人的面训斥了如意一番。
这下子所有人都知道,如意怕有人害她一个常在的孩子,所以故意吃辣菜装作是女儿,不顾及肚子里孩子的健康的事了。
甄嬛甚至把延禧宫的容佩偷偷拿酸杏的事都说了出来,直指如意吃个酸杏还要偷偷摸摸,小家子气。还没有一点御下能力,在自已宫中还要小心翼翼的。
这回如意才叫里子面子都没了,她都不知道自已那天是怎么从慈宁宫回到延禧宫的,但如意也终于老实了下来。
反正现在后宫的人都知道她偷吃酸杏了,再装又有什么意义。
只不过这次之后如意很少出门了,因为每次一出去,就感觉所有人都在看自已笑话。
但如意心中总有点委屈,觉得旁人不懂自已对皇上的一片真心。除了防备人害她之外,她分明也是为了,防止自已怀的真是个公主,生出来之后让皇上失望啊。
——
日子一转眼就到了如意生产的日子,可能是因为年龄大了,这一胎如意生了一天一夜。
等到产房里终于传出婴儿的啼哭声时,弘历激动地站起身问出来报信的宫女。
“是男孩女孩。”
甄嬛:好啊,就算是真爱生孩子,也只关心小孩不关心大人是吗。
弘历听到是个阿哥,很是开心的样子,一直到最后也没想起来问一句如意怎么样。还是富察琅嬅本着皇后的职责,问了两句。
等到房间里收拾一番,甄嬛和皇帝皇后一起进去看小阿哥。弘历兴奋的和如意说自已想好的名字。
“如意啊,咱们的孩子,便叫永ji可好?”
如意笑着说是个好名字。
甄嬛倒是挺疑惑的,“永ji,是哪个字啊?”
皇帝便说,“ji琪,玉属也。”
甄嬛皱起了眉头,“那个字,不是念qi(二声)吗?”
一旁的富察琅嬅也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弘历左右看看,尴尬地顿住了,好半天才含糊地说自已太高兴了,说错了。
“是永璂(音同琪),如意啊,咱们的孩子就叫永璂。”
如意不自觉嘟起了嘴,永璂,那不是和海兰的孩子永琪一样吗?她的孩子,名字怎么能和海兰的孩子一样呢。
但是皇上已经拍板定下了,如意只能咽了这口闷气。
甄嬛轻咳一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皇帝啊,那常在位份不够,性子也实在不太稳妥,哀家看不如把十一阿哥送到令妃那吧,正好令妃也要生了,两个孩子还能做个伴。”
后宫中能不被如意影响,还愿意抚养孩子的人不多了,慧贵妃定然不喜如意的孩子。玫妃已经养了永琪,不能可着一个人薅。舒嫔已经心死,不会愿意养弘历的孩子。算来算去,还是卫嬿婉最合适。
如意震惊地擡起头,显然是没有想过这个孩子会被抱走。
她连忙伸手抓住弘历的胳膊,“皇上,这个孩子是臣妾九死一生生下来的,您不能把他抱走啊。”
弘历闻言也有些不忍,开口想要劝太后,却见太后看着襁褓中的永璂,状似无意地说。
“璂琪,玉属也,这两个孩子的名字一听就是兄弟,连额娘当初都是好姐妹呢。”
弘历恍然想起永琪的亲生额娘,珂里叶特氏,珂里叶特氏当初为了救如意出冷宫,孕期吃了朱砂,而今日,如意为了掩盖孩子的性别,在孕期拼命吃辣。
这两个人,确实很相似啊。
就连已经久未想起的砒霜一事,也浮现在了弘历的脑海中,这么久过去了,如意都没要和他坦白的意思。
要不,这一次就当给如意一个教训,让她日后不要再如此胆大包天,伤害孩子,欺瞒皇上。
如意见弘历沉默了下来,更是心中焦急,她声音沙哑地恳求,“皇上,这是咱们的第一个孩子,他怎么能离开额娘呢?”
富察琅嬅当然是站在太后这边的,此时也开口帮忙劝道,“那常在位份一路被贬,可见确实性子浮躁,不适合养育小阿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