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褫夺封号
第57章褫夺封号
慈宁宫里,甄嬛不太习惯睡得很早,这会儿还在看书打发时间,就听见门外有禾婉小声确认太后是不是睡了的声音。
禾婉和娴嫔说已经有太监去通报太后了,但其实她是诓娴嫔的,从一个嫔手里抢人,难道还需要太后亲自出场吗。那小太监其实就在延禧宫外不远处等着她呢。
屋里,甄嬛看向嬿婉,“快叫禾婉进来。”
嬿婉“哎”了一声就跑去门口,接着甄嬛就听到嬿婉有点惊讶的声音。
“这怎么冻成这样,我先带她去我屋子里换身衣服,暖和一下吧。”
“我也是这么打算的,你快去吧,我先去见太后。”
说着,禾婉走进了屋子里。甄嬛看禾婉脸都冻得有点发红,赶紧让她到炭盆旁烤烤,又吩咐人抓紧去熬姜汤。
“奴婢其实还好,就是在外面站的时间长了点,倒是那个阿箬,就穿了一身单衣,跪在大雪地里,要是她身子差一点,可能都等不到娴嫔说完话人就不行了。”
甄嬛看着禾婉对手心哈气的样子,皱着眉说,“娴嫔也太不讲究了点,居然在屋外审人吗?”
“是啊,还叫了整个延禧宫的人都来看着阿箬受罚呢,就连海常在也挺着个肚子陪着。”
甄嬛摇摇头,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娴嫔这种让孕妇观刑的行为。
等禾婉缓过劲来了,嬿婉也又回来了。
“那个阿箬冻得不行,我给她找了身我的衣服换上,现在围着被子烤火呢,我留了人看着她呢。”
甄嬛点点头,“明儿你就自已找人再去做一身新衣服和新被子,料子什么的让福伽给你找。”
卫嬿婉喜滋滋的答应了,又问,“怎么真给带回来了?延禧宫那边到底怎么了。”
“真叫太后您给料对了,不过,娴嫔出手何止是过分,简直是狠毒。她想出的法子,奴婢是听都没听过。”
甄嬛便问如意打算怎么处置阿箬,禾婉还怕吓到甄嬛,一开始支支吾吾的,最后言语间尽量委婉的说了出来。
即便这样也把一旁的嬿婉吓得面色发白,甄嬛倒是没那么害怕,她更多的是对娴嫔的厌恶。
福伽面色也不太好看,但她倒是听说过这个所谓的猫刑,“娴嫔不是乌拉那拉家的贵女吗?怎么会这种秦楼楚馆逼良为娼的恶毒法子。”
“娴嫔,好一个娴嫔。今日就让阿箬在慈宁宫待着,明日去随哀家见皇上。”
——
第二日,甄嬛一见到阿箬,阿箬就跪倒在地,边哭边求,“太后,奴婢有罪,求太后处置奴婢,不要再让奴婢回到娴嫔手里了。”
甄嬛让嬿婉安抚住阿箬的情绪,带着她们去了养心殿,还通知了皇后一起。
她其实本想带着禾婉一起的,谁知道今日一早起来禾婉就得了风寒,脸色差的很,甄嬛不放心让她再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奔波,就让她留在了慈宁宫。
好在,虽然跟着去的两个小太监都不善言辞。但嬿婉昨晚休息前,忍不住问了禾婉,知道了事情的全部经过,所以甄嬛就带着嬿婉一起来了。
甄嬛到的时候,富察琅嬅已经等在养心殿了。
弘历也已经从如意的狗腿子李玉处,得知了昨晚阿箬被太后的人截走的事,他是有那么一点点的不满的,虽然他不敢在太后面前表现出来。
但见到太后来了之后,他故意问,“额娘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甄嬛才不会去猜弘历的小心思,直接让人把阿箬带了进来。
弘历看着跪在那哭的阿箬,神色不明,“儿子昨天把她交给了娴嫔,怎么今日她却到了额娘那里。”
甄嬛看弘历面上没有惊讶,再看他这个阴阳怪气地劲儿,就知道应该是有人告了偏状。
她扫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李玉,身为皇帝的总管,倒真是对如意忠心耿耿啊。
“为什么在哀家这儿?那还不是要问你的好娴嫔。”
“娴嫔?娴嫔做了什么让额娘如此生气。”
甄嬛冷笑着说,“哀家知道皇帝心疼娴嫔,所以不顾宫规,把阿箬交给娴嫔私自处理。哀家本来也不想管这些。
但娴嫔做事实在是过于狠毒,嬿婉,和皇上说说娴嫔给阿箬定了什么惩罚。”
“是,启禀皇上,昨晚娴嫔娘娘让阿箬跪在雪地里,在呵斥了阿箬一番后,就打算当着众人,包括海常在的面,对阿箬先拔指甲,后施猫刑。”
弘历皱着眉头,“猫刑?那是什么?”
甄嬛阴阳怪气地说,“自然是娴嫔这个与人为善,出身高贵的贵女,想出来的惩罚阿箬的好方法啊。”
嬿婉就接着把猫刑到底是什么仔细说来,还特意补充,“这是昨晚,慈宁宫的人问了娴嫔同样的问题,娴嫔娘娘亲口所说。”
富察琅嬅闻言眉头狠狠皱在一起,本来她以为拔指甲已经够狠了,没想到如意居然还敢用这么恶心的酷刑。
弘历听着这个什么猫刑也觉得恶心反胃,他没想到如意竟然直接打算用,怒视了一眼李玉,李玉来禀报时可没有说这些。
李玉赶紧把头低下去,这个场合,他连请罪都不行。但他也不知道这件事啊,他今早去找娴嫔娘娘时,娴嫔娘娘只说是慈宁宫截走了。
好像惢心确实是在一旁像是有话想和他说的样子,但他根本没在意啊。
“若不是哀家的人昨晚带走了阿箬,今日整个紫禁城都要知道,皇帝的妃嫔,是怎么用这种秦楼楚馆出来的酷刑,对付另一个被废的妃嫔,皇帝的面子还要不要?”
弘历是最在意面子的,闻言立马心生不满,也没了把阿箬从太后手里要回来,交给如意的心思。
“这件事是儿子考虑不周,多谢额娘。”
甄嬛笑了笑,“皇帝是有错,但更有问题的是娴嫔。温婉贤淑谓之娴,乌拉那拉氏哪里配得上这个封号啊?”
富察琅嬅也忍不住劝道,“娴嫔如此行事,确实该得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