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涂窦别离
江都城头,战旗招展,沐浴在朝阳的金辉之中,倒显得有几分格外的威严。
毕正飞一身青衣,双手背在身后,像往常一样在江都城上巡视,身旁跟随着几位将军和护卫。
他脸色沉重,眉头紧锁,似乎总是在思考什么,不时抬起头,向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瞭望。
良久,他才问道:“汊涧和海陵,这两地有什么消息吗?”
“没有……”一个将军答复道,语气有些不安。
毕正飞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随即脚步一停,转过身来,继续问道:“向这两地派出哨骑了没有?”
这个将军道:“昨晚天色将黑时,就已派出,只是……”将军又有些犹豫。
“只是什么?”毕正飞立刻追问,目光忽然犀利,紧紧地注视着这位将军。
将军只好说出了实情:“只是派出的哨骑现在都还没回来。”
众人闻言,立刻安静,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
在这大战前夕,稍微的风吹草动、稍微的不循规蹈矩,都会挑动每个人紧绷着的神经。
汊涧城距离江都一百八十里,哨骑可以做到一个夜晚进行一个来回。
海陵城较远,距离江都超过三百里,要实现一个夜晚一个来回,还是比较困难的。
“汊涧,”毕正飞默默念道,这个地方是江都府西北侧的重镇,是打开江都府的关键“大门”,为了牢牢守住此地,他已调集精兵三万在此驻守。即便西楚军再强大、再可怕,再怎样发挥他们一贯的偷袭技俩,也不可能像当初偷袭金陵那样,速战速决,一夜破城。
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战场形势万变,一切皆有可能。
毕正飞当即问道:“你有没有再派哨骑,前往汊涧?”
将军立刻道:“禀大人,自昨晚开始,每隔半个时辰,末将就派出一名哨骑,以防不测,直至现在已派出十名哨骑,如果不出意外,最多半个时辰,他们就会逐个返回到江都。”
毕正飞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汊涧地位十分重要,不容有失!”接着,转向另一个将军,唤道,“陈将军!”
“末将在!”陈将军当即站了出来。
“你立刻去准备一支三千铁骑待命,随时准备支援汊涧方向。”
“这……”陈将军面露难堪,满是不解地道,“大人,汊涧城已经有三万人了,加上坚固高大的城墙,坚守三个月绝不是问题,为何还要准备援军?我们的兵力本来就不足,现在如果再准备向汊涧援军,那江都可就兵力空虚了啊……”
毕正飞闻言,觉得很有道理,一时犹豫起来。
西楚军神出鬼没,诡计多端,尤其擅长出其不意、奇兵制胜,汊涧虽重要,但远没有江都更重要。
身为一军统帅,他必须时刻清醒,保持理智,依靠战场形势,制定出合理的战略布局。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过分地紧张,不相信汊涧的防御能力。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实力都不相信,那他还有什么能相信的呢,又拿什么去取胜呢?
或许,这是因为他太紧张、压力太大了。
正在这时,城下忽然传来一阵“嗒嗒!——嗒嗒!”的马蹄声,只见一匹快马冲出城来,向西北疾驰而去。
众人随即上前,定睛一看,那马上坐的不是别人,正是源氏。
毕正飞立刻皱起眉头,暗道:“殿下这是要去哪?”
紧接着,在源氏刚飞马出城之后,城内又飞出两骑,追了上去。
这两骑当然就是胖子和鸡蛋二人。
在三人的身影渐渐远去之后,毕正飞方才意识到大事不妙,他们正朝着汊涧方向走!
“此人乃是大周皇子秋天源,身份极其重要,陈将军你立即带上五百铁骑追上去,务必将殿下接回来,不容有失!”
众人闻知源氏的身份,立刻大惊。
陈将军更是诧异,也不再说什么,立刻领命,率军出城。
“殿下……!”鸡蛋在马上,迎风大喊,嗓子喊哑了也没把源氏喊停,“前方危险,快回来!”
源氏却并不理会,用力地挥着马鞭,加快了前进的速度。
涂窦这个姑娘,曾在他最脆弱、最无力的时候帮助他,可以说对他有救命之恩,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命之恩!他对涂窦不辞而别深感意外,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才让她这样急急忙忙地离开。
所以,他更有必要追上她,帮助她解决麻烦。
飞马一口气冲出五十里地,穿过了莽莽之森、跨过了滔滔大河,来到一个小山坡上,源氏便停马驻足。
周围数十里尽收眼底,却独不见涂窦的身影。
“走的这么快吗?”源氏忧心忡忡地道,双眼眺望远方,希望能找到涂窦的踪迹。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什么人的踪迹也没有。
源氏抬起头看了看他来的方向,打量了四周的环境,再次确认了一下,他并没有走错路,这就是前往流云宗最快、最好走的路。
“真是奇怪了。”源氏默默地道。
正当他失落之时,远方的道路上忽然扬起一阵尘埃,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立刻传来。
“涂窦?”
源氏立刻紧紧盯着那阵尘埃。
胖子和鸡蛋二人这个时候也赶了上来,策马立在源氏左右。
胖子一边擦着汗,一边气喘吁吁地道:“我说殿下大人……你等等我们啊,毕大人可是命我俩跟着你,不能离开半步的。像刚才这样如果被大人看见了,一定饶不了我们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