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番外:武汉会战后续(摘录)
我叫李玉子,我的太爷爷曾经参加过武汉会战,在广济、四顾山、应山一带战斗过,有一年我曾经有幸去过那里,见到了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因为当年我去的时候还不知道历史上桂系84军主力在武汉会战后期曾在应山附近撤退,更不知道1033团一营曾在那里为掩护173师师部转移时与数倍日军恶战一昼夜几乎全军覆没。这段历史也是最近我翻看太爷爷的回忆录时才知道的。看完后我深有感触。
以下是他当时的记录:“
1938年夏秋进攻武汉的日军在广济附近遭到桂军三个军及川军顽强抗击,在10月上旬损失惨重后占领了田家镇,这样日军就可以由水路向武汉进攻了,没有陆路协助仅从水路进攻武汉还是很冒险的军事行动,因为由东面进攻武汉,周围一片湖泊沼泽,唯一的通道进入武汉已被封死;日军唯有另辟道路分兵两路沿大别山北侧平原地带增兵发起攻击,其实这两路日军早就开始进攻了,只是由于兵力不足进展缓慢。
一路由安徽正阳关向河南固始、潢川攻击信阳;另一路(日军第十三师团)由合肥、六安向河南商城转向南方攻击鄂东麻城。战略目的就是迂回包围我鄂东南守军与正面信阳攻击的日军遥相呼应;沿长江南岸进犯之敌,借海军掩护向黄石、大冶前进;还有一路日军由江西逼近湘鄂边境。这时江北我军大部精锐都聚集在武汉东面,局势对大别山一线防守的武汉部队十分不利。
当时李宗仁指定在日军未合围之前188师与31军校级以上官员回广西重组,所部剩余官兵加入桂军各部。二十一集团军在敌后活动牵制日军;173师、174师编入84军,138、176师归48军。
驰援,转进成了当时的急令,189、171、172、173、174等师迅速脱离战场。171罗田布防堵住日军,占据立煌向周围警戒占领高点关口;172师占领柳林至九里关一线阻击日军。189、173、174、驰援红安、麻城,广水以北,189师驻防随县,173师驻守武胜关。
我所在的173师的责任和任务最为艰巨,因为它是战区的总预备队,也是离开广济战场的最后一个师。战区命令是要求173师五昼夜行军1000余里必须赶到指定地点,广济战场只留下138和176两师继续堵截骚扰日军。
行军前部队就获悉信阳于10月12日被日军占领,每天不断地有上级的传令兵报告战况催促前进。行至蕲春和浠水时武汉方面和东北方向的隆隆炮声不时传来,天上的日军飞机只顾着向武汉飞去,就好像觉得我们已经不值得被消灭了。
行军的右翼是绝对安全的,我们的脚步毕竟比日军乘坐的火车和汽车调动要慢,战争的胜利取决于时间和毅力。第二天日军侦察飞机发现我们这支快速移动的队伍,我们就开始遇到来自天上的轰炸扫射,为了躲避只能选择高山密林小路前进,白天行军的速度慢了下来,只有利用天黑上大路和时间赛跑,在预定的时间里我们整个173师基本赶到预定地点。
10月21日、日军攻占广州,当天统帅部决定放弃武汉时。在红安和麻城交界处我们消灭了一支200余名抄近路偷袭的日军部队,随后我们1033团一营接到命令掩护师部撤到平汉铁路西边的应山待命,其实这时的随县至应山公路已被友军放弃,据当地百姓介绍这条公路沿途丢弃了许多装备和作战物资。
10月25日武汉失守、麻城失守,这时平汉铁路已经为日军控制,173师当时部署在武胜关以南、广水以北地段。173师决定25日利用晚间跨过铁路,当师部刚过铁路瞬间就同南下的日军遭遇了,一时枪声不绝,同时左右侧亦有枪声,这时大家知道部队已被日军分段穿插了,师长命令部队迅速跨过铁路,主力向应山方向突围,留1033团一营作掩护。
因我营步兵分散在师直属队伍间首尾不能呼应,天黑又不知道日军情况,一时很难指挥,大家只有先占领有利地形,一面各自为战当时是有些乱。营长贾俊优只抓到我们一个连和一个重机枪排,黑暗中我们看到北面有个制高点,是附近最高一个山头,拿下它就能转危为安,由于路径不熟悉经过几次冲锋都被日军赶了下来,回来的士兵说日军已经在那里挖有工事站住脚了不好拿下。这时已经拂晓右前方传来激烈的枪炮声,这是副营长率领的营主力与日军交火。
天渐渐亮了我一看地形,高地被日军占领,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半山腰,形势对我们一点也不利,利用日军暂短没有向我们攻击之前,我向营长说我们要构筑隐蔽的机枪阵地,这样我们还可以侥幸拖住日军。营长检查了我们所携带的弹药,问能坚持多久,我回答坚持到傍晚没问题。
刚才清点人数我们连的人数损失不大,有三挺重机关枪、几支冲锋枪、十支步枪,几箩筐机枪子弹,只要隐蔽得好日军是炸不到我们。必须有一挺重机枪封锁从山上下来的日军,一挺重机枪保护营主力侧翼;只有一挺是保护自己,这挺机枪是我亲自操作的,贾俊优一直待在我不远处,端着一支步枪守护这挺重机枪,打击独立放黑枪的日军士兵。
上午九时日军从武汉飞来六架飞机轮番轰炸扫射阵地,我们营大都是七军过来的官兵,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尽管遭遇数倍于己的日军面临险峻,还是顽强的一次次打退日军进攻,尽量让转移的师部远离这里。这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甚至和五个月前的蒙城阻击战一样只有战死没有退路。贾俊优营长是蒙城阻击战冲出来军官之一,平时训练他很严格,凡是他的下级都怕他,战场上他要求士兵不要盲干,保护好自己才能胜利。
所以这次战斗我们营在优势日军面前坚持了二十多个小时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战至中午副营长阵亡,这时我的重机枪不响了,贾俊优快步走过来,就在瞬间他负了重伤倒地。
当时重机枪子弹是要人工压上子弹带的,子弹打完了才发现两个压子弹的助手一个殉国一个负伤倒在一边。营长负伤时我和副手正忙着压子弹。这时日军从山下冲上来了,他们距阵地只有80米,脚步声似乎都能听到。
我嘱咐副手不要停手,也不要怕,忙向营长爬过去,被营长制止并高喊:
“不要管我,赶快组织队伍拒敌要紧!!”
说着他掏出手枪对着我,我只有转过身去。前有敌兵居高临下,左右两翼日军离的很近,这时身后手枪响了,只见贾俊优绝望的举枪自杀了。我回到机枪旁,副手已是一身大汗脸色灰白,不断催促我:
“连长,再不开枪我们怕是要当俘虏了。”
我连忙向冲上来的日军扫射,真险,日军已经冲到了跟前。
由于刚才重机枪停顿时间过久,日军以为我们没有子弹了,嗷嗷大叫大胆地直起腰来快步靠近,周围的步枪、冲锋枪、手榴弹根本阻挡不了他们。突然爆发的重机枪声音让冲上来的日军没有一点躲避机会,这股冲上来的日军片刻全部报销。为了整个部队的安全,我扎上了贾营长的袖标指挥最后的战斗。
战至午后我们人数不断减少,我利用战场上暂短的间隙,用蒙城阻击战我们团誓死不退保卫全军转移的事迹激励剩下的官兵,这时负伤的官兵只要能动就是敌人的克星,能持枪就继续还击,能投弹的投手榴弹。
日军一轮又一轮的炮击几次冲锋还是不能冲上来,战斗一直拖延到日落西山。我传令大家准备突围,路线是贾营长早就探测好的,我估计那个制高点是日军最薄弱的地方,打了一天没见上面的日军下来过,证明那里的日军就不会多。我想趁黑暗先把制高点的日军赶下山去,跟着逃跑的敌人脱离战场。
一天没有吃饭的士兵仅靠饮水维持作战意识,我把重机枪交给副手,提着冲锋枪率领着士兵,选择另一条道路隐蔽冲上高地一鼓作气迅速占领带领大家脱离战场。
当晚突围人数只有十六人,在离打仗几里远的山沟小村子里找到吃的,吃饭时我对大家说:
“还有许多兄弟在那里没出来,先把肚子吃饱。休息一晚上,明天回去找,不要丢下他们,大家出来不容易。”他们同意了。
第二天大家带着吃的和水回到战场一看,日军连战场都不打扫拉着死去的士兵已经离去。这里距铁路很近我们分头在附近隐蔽搜寻战友,前一天负重伤的官兵基本上被日军捅死,共有四十余名战友归队。
第三天夜里我带着伤残的战友越过平汉铁路到随县归队,这次应山阻击战我营阵亡正副两位营长。我连阵亡排长两人(李造林、成名),士兵伤亡三分之二,是营里幸存士兵最多的连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