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苏州知府被字帖所杀
文若以鲜血引刀,领悟出文家第四刀“龙身翻腾”,救了自己的同时也让灵武境高手刘风碎身而死。
此刻的他因为流血过多,只能勉强靠刀撑着站起,但他知道现在不是倒下的时候。
刚才与刘风生死激战,引发的动荡之声肯定惊动了不远处的赵魁等人。
他们随时都会派一众战卒和武者杀将过来,以他现在的状态,别说反杀他们,就是想逃跑隐藏起来都难。
他只能原地就坐,动用春风化雨露,为自己调息疗伤,只需要半个时辰,他相信可以止住伤口,恢复大部分体力,到时候即便是破釜沉舟也有足够的实力对抗。
只是心里依旧一阵苦悲,他本想好好的活着,却陷入了这样你死我亡的境地。
尽管为他默念了一篇超度经文,但又能怎样呢?
依然改变不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事实!
他只不过是想为死在人屠江苍云手上的那些无辜者讨些公道,但在权势、王道下,他只不过是茫茫王道草原中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随时都会割裂。
而与他战斗的这些战卒和武者不过是依附将军府无数依附者之一。
都是权势下的奴隶,即便杀再多又有何用,根本伤不了江苍云分毫。
只有自己真正的强大,像他的风叔叔那样,一人攻一城,剑破一千甲,震荡整个江南,这样才有与江苍云掰手腕的实力。
现在的自己,只能说蚍蜉撼大树,不自量力。
与这些依附权王之道的战卒和武者杀的你死我活只能凭添恩怨和杀孽。
一向佛系善良的他却要将这样的血债一背到底,这也不是他所愿意的。
另他奇怪的是,赵魁和一帮手下并没有迟迟赶来、、、、、、对他进行所谓最后致命一击!
直到半个时辰过去,他的伤口在“春风化雨露”的滋养疗伤下,基本愈合,身上的体力也恢复了一半。
现在的他,已经有一战之力!
等不到敌人,又怕对方再找救兵,他再次潜入树林,经过多方探查,发现赵魁等人已经不在,留下几十个草草埋下的死者残躯,就不见踪影!
“难道我杀掉刘风,以王八之气震慑住赵魁等人,将他们吓得魂飞魄散、四散而逃?”
文若想了想,觉得一点可能性没有,这是江南的地盘,有大将军江苍云坐镇江南,赵魁等人不可能怂!
唯一的可能是他们真遇到了什么麻烦?
至于什么麻烦,自然不是他这个弱无敌去想的。
既然刺杀林东和杨贪婪的目的达到,他的下一站。
是苏州、、、、、、
天奉王朝儒家子弟遍野,其中苏州乃儒林之最!
其城的大儒家族多达万家之多,儒官相卫,士子遍野,加上又是文官集团的发源地,使得苏州城的门阀官员多不胜数。
只要你在大街上随意调戏一名家族偏门大小姐,很有可能得罪的是某三品大员的外甥女之类的大事情。
即便将江南江湖马踏了个遍,江苍云再铁血、再杀戮,也没敢对苏州这帮门阀大佬大动干戈的动刀,只是微操了一下,便得到这些苏州门阀大佬的认可和依附。
然后其乐融融,尽情剥削,共发大财!
有着天奉人才脊梁的“江南书院”便坐落在苏州城中,每年殿试下来的进士一多半出自江南书院。
而天奉王朝的文科状元,十五年来,独苏州拿下了八位状元郎的壮举,惊动朝野,独树一帜,其底蕴自然不言而喻。
特别是江南文院院长毛以升副院,不仅以改造文字冠绝天下,门生遍野。
在当年黄光大学士大兴改革时候,毛以升大家更是将天奉帝国独有的文字也作改革,并发明了“拼音”读文之法,让大片寒门子弟依靠拼音认字法,达到几乎全民脱盲的地步。
要不是触动了许多门阀子弟的优越利益,改革受到阻挠,很有可能实现类似某时代的“义务教育”!
即便如此,苏州的秀才多入过江之鲫,使得对联比赛、诗词书画文斗盛行,仅斗诗坊就开了不下百家!
“江南书院”院长杨紫微,以“棋、书”冠绝王朝,门下弟子棋、书大家多不胜数,独占六成,故此杨紫微院长被称为“棋书先生”!
至于“琴、画”,江南以古筝和山水画著称。!
古筝大家之最却是是苏州胭脂榜排在第五的苏渔大小姐,不仅长得国色天香,倾国倾城,有着江南美女的婉约,在琴法造诣之深也就是刺杀江苍云的美人刺蝶舞稍微可比,几乎一路绝尘,其他古筝大家,根本是琴诣末及,无法比较!
苏渔这样一个胭脂美人又出自儒林十大家族的陈家,更是苏州独有的“大家闺秀”代表之一,这也是许多文人、诗人、墨客、琴师愿在苏州鲤鱼登龙门的一大原因,自然也出了不少陈世美舔狗之辈。
江南山水甲天下,最不缺的就是江南山水画了!
特别是以扬州张三千为主流的山水画大师,更是一画万金,引起天奉王朝达官贵人的追捧。
其中张三千的一副“蓬莱仙岛天女图”更是卖到十万两黄金,被江苍云大将军以人情价拍到!
却被当年小魔女江小月在三急下,当厕纸用了。
气的当年江苍云想打未打,想骂没骂,只是说了一句:“女孩家得富养,十万金名画如厕纸又如何?”
这日的苏州城,自查杀文家余孽之火缓缓落幕,苏州城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斗诗坊热闹非凡,名画坊名家现研磨字画者比比皆是、、、、、、
其中苏州知府宋万金,酷爱字画,家里仅收藏的杨紫微院长的字帖和张三千的名画就不下十幅。
特别是宋万金,自己也写得一手“宋体好字”,经常带着手下一帮衙内爪牙跟一些写字墨客比拼墨迹,加上官品不佳,使得那些墨客哪敢赢他,大多都是潦草写几笔,然后自愿认输,博得知府大人欢心。
宋万金只要去哪家字画坊,必然引起一些轰动,许多溜须马屁的墨客趁此机会,精心研磨,作秀一番,愿做知府大人的踏脚石,使得宋万金在书法界有了“宋大家”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