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搬空周家
赵晴装作不在意的模样,露出慈祥的笑脸,然后伸手在周韵儿的额头上摸了摸。
“额头不烫,应该没有发烧。”
“不过落了水,搞不好受了寒,还是得喝点姜汤祛寒。”
赵晴小声嘀咕了两句,看到碗柜里头有生姜,便准备过去拿生姜,给女儿煮姜汤喝。
“妈!不用了!我下午自己熬了姜汤,已经喝过了!”
周韵儿不喜欢生姜的味道,立马摆起了手。
赵晴压根没有想过,女儿会对自己撒谎,所以也没有再坚持,笑着点了点头:
“喝过姜汤就好,你现在不傻了,妈心里头高兴啊!”
“只要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妈就心满意足了。”
……
母女二人说了几句话,红烧肉也出锅了。
周韵儿做了三菜一汤。
除了红烧肉之外,还有一道炒青菜、一道青椒土豆丝,以及一碗豆腐鸡蛋汤。
这样的伙食,放在八十年代,已经是非常奢侈了!
很多人家里,现在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呢。
看着油光光的红烧肉,赵晴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但她却一块都舍不得吃,将肉都夹到了女儿碗里,自己只吃蔬菜。
“妈!这肥肉太腻了!我一个人吃不了这么多,你也吃!”
“你要是不吃,我也不吃了!”
周韵儿知道,赵晴是想把肉都留给自己,所以她强烈要求赵晴也一起吃。
在女儿的坚持下,赵晴总算夹了两块红烧肉。
在吃肉的时候,她闭上了眼睛,小口小口地咀嚼着,慢慢地品尝着红烧肉的美味。
其实她吃不吃肉都无所谓,女儿有这份孝心,比吃什么山珍海味都要美。
等吃完饭之后,赵晴对周韵儿问道:
“对了囡囡,你身上还剩多少钱?”
周韵儿想了想,回答道:
“还剩十九块钱,今天奶奶给了十块,我自己这些年偷偷攒了十块钱的私房钱。”
“今天买肉花了八毛,去隔壁李婶家买了两斤米和一些蔬菜,花了两毛多。”
她之所以多说十块钱,是怕以后自己从空间里面拿出什么东西,引起赵晴的怀疑。
她今天在网上买的桌椅板凳都没敢拿出来,不然没法解释。
她打算等时机成熟之后,慢慢地将这些东西一样一样给拿出来用。
“你居然攒了十块钱的私房钱?”
听到这话,赵晴十分意外。
杨翠花和周大朗重男轻女,对囡囡一向不待见,自从囡囡傻了以后,他们更是一分钱都不舍得给她花。
估计这十块钱是她以前上学的时候攒下来的。
从她上小学起,杨翠花每天会给她一分钱的零花钱。
这傻妮子,估计零花钱从来就没花过,攒了好些年才攒够了十块。
赵晴心里头既心疼又欣慰。
她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掌,摸了摸周韵儿的头,慈祥地说道:
“囡囡,我现在跟你爹离婚了,以后咱们指望不上周家了。”
“咱妈俩没有田没有地,不能靠着这十九块钱坐吃山空,不然最多撑个半年,咱们就活不下去了。”
“妈仔细考虑了一下,打算去城里找点营生做做。”
“我今天去城里,看到不少摆摊擦鞋的。”
“擦鞋也没什么难度,准备两个小凳子,两把鞋刷,鞋油和擦鞋布就行了。”
“这些东西的成本大概要一块多,擦一次鞋能赚五分钱,用不了多久就能赚回来了。”
“城里人都讲究,个个穿皮鞋,还要找人擦皮鞋,我觉得这营生能做,囡囡你怎么看?”
听赵晴说要去城里摆摊擦鞋,周韵儿下意识就想拒绝。
她不想让母亲干这么辛苦的活。
而且,乡下人去城里给人擦皮鞋,经常受人欺负。
但转念一想,她还是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