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母后早逝嫡公主38
萧家三郎很快从边赶回来,这真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青年。他出生高贵,姿容俊美,又历经沙场战火,于清贵中多添一丝肃杀,令整个人更添别样的风采魅力。他当年在京城的时候,也是婚恋市场热门,后来远走边关,京城依然有他的传说。当他进城的时候,街边酒楼上的姑娘们几乎破嗓,尖叫声直冲云霄,鲜花锦帕一股脑往他身上扔。
萧三郎虽然排行第三,但确实现任西宁公的嫡长子,日后爵位家业都是他的,他的妻子是宗妇。西宁公府推出的尚主人选,可谓诚意满满。
皇帝特意接见了萧三郎,隔着花鸟屏风,萧三郎分明听见屏风后有呼吸声。
皇帝笑着赐坐,问过了边关军政,才笑着寒暄家常:“你在边境久矣,这次回来,多在京中住些日子,也让老国公享一番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是。多谢陛下厚爱,臣等一家铭感五内。”
“唉,叫朕姑父就是,你小时候在朕怀里尿过,现在大了脸皮倒是薄了。”皇帝笑着打趣。
萧三郎束发之后就继承萧家传统去边关参军,好几年没回京城了。当然,以往他在京城的时候,也没有如陛下所说那样亲近。
“姑父……”萧三郎从善如流,长着一张冷峻的脸庞,为人却很和缓。
“你许久不曾回来,京里也添了许多变化,朕让人陪你在京里逛逛,可好?”
“一切听陛下吩咐。”萧三郎立刻抱拳应下,缓了缓,又补充道:“姑父厚爱,我在军中父亲叔父们管得紧,连营门都出的不多,当年打马过街的日子都快记不清是什么样子了。”
“好,好,先回去吧。”皇帝满意点头,一直待在军中才好啊,单纯。没那么多花花肠子,朕的掌珠就该配这样的人。
让萧三郎退下,皇帝才轻咳两声,“满意了吧,真是一点儿也不矜持,朕看你用什么身份和萧三郎来往。”
景华转出屏风,满不在乎道:“就用二哥的身份吧。我自称是二郎,比他这三郎还大呢!”景华昂着小脑袋,一副拿我怎么样的无赖样儿。
“你呀,你呀,随你吧。只有一点,不许张扬,带足甲士。”皇帝笑着最后叮嘱一句。之前每每问到驸马人选,景华一直消极抵抗,今天说饶宗颐还在查,明天说自己还要再想想,总之没个定数。她是目前姐妹中年纪最长的,她不定下来,其他妹妹都无法启动选驸马的程序。好不容易她松口,萧三郎就回来了,皇帝心想,这大约就是缘分吧。
第二日,西宁公府门口就有人带着景祥侯府的帖子上门,说是与萧家三公子约好了的。
景祥侯府饶宗颐与惠国公主交好并不是秘密,萧三郎转瞬就想到了,以为惠国公主借饶家的名义行事,理了理新衣衫,出门迎接。
没想到来的人里面居然真的有饶宗颐,饶宗颐一身男装,英姿飒爽,指了指和自己并鞍的另一人道:“这是我的好友,家中行二,大伙儿都叫她二郎。”
萧三郎拱手,“二郎安好,饶贤弟安好。”
“萧三哥快去牵了马来,我们今日要去城外跑马呢。早就听闻你马术出众,也让我们见识见识。”景华笑着道。
萧三郎没想到公主这样热情,颔首谢过,回去牵了自己的宝马出来,三人慢慢踱步走过热闹街区。看萧三郎一边走一边皱眉回头,景华笑道:“自己人,不必担心。”
萧三郎一想着才正常,公主和饶姑娘出门,不可能只有明面上这几个随从。
慢步走过城区,出了城门,几人才催马快跑,跑动之间,萧三郎不经意回头,发现后面跟着一队骑士,只看骑术放在军中也是一等一的好手。
景华和饶宗颐不停挥鞭子催马,越跑越快,根本没有招呼萧三郎的意思,欢快的笑声洒了一路。萧三郎后发先至,催马赶上两人之后,也不出风头,只控制着速度跟在两人身后,预防万一。
几人的目的地是皇家猎场,早有甲士先到一步安排好一切。景华也不耐烦接受猎场官员的奉承,只对等在道旁迎候的几位官员颔首示意,说两句闲话,就自顾自跑马打猎去了。
景华看萧三郎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笑道:“萧三哥不必管我们,畅快行猎才好。”
“多谢二郎美意,我昨日才回,歇息歇息也好。”萧三郎笑着摇头。
“就是给你松松筋骨的啊!若不是照顾你,今日就安排文会诗会啦!叫你一声萧三哥,真没和你客气。论理,你也是我表哥不是?”景华朗声道,“我也是常来跑马行猎的,不顾管我。咱们比比谁猎得多,午膳就吃烤肉。”
“恭敬不如从命。”萧三郎看着惠国公主爽朗大方,推翻了自己对二公主的固有印象。什么样的固有印象呢?在印象中,贵女总是矜持含蓄的,讲究笑不露齿,“不言而喻”,一句话三个弯儿要你猜她的意思。惠国公主在姑母、母亲的叙述中是一个野心勃勃手腕高明的阴谋家,她不经意间推动了许多事情,导致萧家如今的困局。至今姑母还在凤仪宫养病,四表弟也还在守皇陵。
百闻不如一见,不管听过再多传言,亲自见了才知道,惠国公主本人确实是很有风度的人,相处令人如沐春风。若是稀疏平常,谁有费神传众多流言呢?
萧三郎也曾陪着陛下在皇家猎场行猎,加上有个做禁卫军统领的族叔,对猎场的地形很熟悉。带着几个亲卫下场打了不少野味和好皮子,午餐吃得也很尽兴,小酌几杯,配着烤肉,的确是惬意的日子。
萧三郎把惠国公主送到宫门口,又送饶宗颐回景祥侯府,送完了回到自家的时候,都快用晚膳了。
“如何?二公主可好相处?可有为难你?”刚进门,坐立难安了一天的老夫人赶忙问道。
“说的是什么话,公主身份贵重,就是为难一两句,堂堂男子汉大丈夫,难道还不能包容吗?”老国公坐在上首没好气道。
如今西宁公府是老国公和老夫人坐镇,第二代都散到边境镇守、外地做官,第三代男丁常在府中的只有萧六,以及刚回来的萧三郎。
“母亲关心则乱,三郎在边境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没经历过,母亲放心就是。”大夫人扶婆婆坐下,给女儿一个眼色,让女儿赶紧劝慰两句。大夫人是这次随儿子进京的,若是没有意外,会主持儿子的婚礼之后再回边关。
怕老夫人在京中无聊,大房的嫡女留在京中,教养在老夫人名下。萧姑娘和老夫人祖孙情深,款步上前,轻言细语几句就把老夫人安抚住了。
“公主很好,怕我这等武将不习惯京中文会诗会,今日安排的是皇家猎场行猎。公主为人疏阔,言语客气,并无不周到的地方。”萧三郎简单说了两句,又道:“今日猎了好些野味皮子,有只火狐做成围脖祖母用着正好。”
老夫人开心极了,笑道:“我就说我家三郎人中龙凤,俊杰当世,怎会有姑娘不喜欢。”
“行了,行了,用膳吧。”老国公打断妻子,一家人移步饭厅。
吃过饭,老国公把萧三郎叫到书房说事情。萧姑娘和大夫人奉老夫人安歇后,又携手回了大房的院子。
“母亲可放心了?我就说二公主不是那样的人,当初我在宫中做伴读时就很照顾我。那时候三公主有些调皮,二公主从来不计较,还几次帮我解围。后来出了大公主的事情,事后也多有安慰。”萧姑娘柔声道,说句实在的,若是真娶二公主做嫂子,萧姑娘觉得挺好。
“这才是惠国最可怕的地方。你与三公主血脉相连,却偏向她这个与萧家为敌的公主,难道不是她的手腕本事吗?”大夫人低低叹息。
萧姑娘抿嘴不说话,母亲总说二公主与萧家为敌,可设计大公主落水的人是三公主,既不是二公主挑拨的,有不是二公主告发的,这怎能怪到二公主头上。萧姑娘在宫里时时小心、处处留意,生怕坠了西宁公府的威名,奈何陪伴的是一位烂泥扶不上墙的主儿。想想饶宗颐和李娴儿,只需用心功课,二公主自能带着她们在陛下跟前露脸,如今京中名声最盛的闺秀是她们啊。
大夫人摸摸女儿的头,都是天之娇女,三公主的确不懂事了些,难怪自己女儿有怨言。可该说的还是要说,大夫人告诫道:“许多事情咱们不能只看小恩小惠,站在不一样的地方天然就有不一样的选择。你是个聪明孩子,慢慢会想明白的。”
“是,母亲。”萧姑娘温柔福礼,她虽然暂时想不明白,但也不想和母亲争论。母亲常年在边关陪伴父亲和兄弟们,在京的时候少,何必与她争执,惹她生气呢?只是不知母亲会留多久,这个月该到给四表哥送东西的时候了,想到四表哥,萧姑娘又有些觉得母亲说的对。四表哥那般可怜,不正是因为有人行刺二公主和九皇子吗?转念又一想,似乎也怪不到二公主和九皇子,四表哥说自己是无辜的,是为人所累。这话他只和自己说过,萧姑娘也猜到是受谁所累。自己怎么也是非不分起来,难道长大就是长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吗?
萧姑娘心事从从,左右摇摆,都没注意到大夫人爱怜关切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