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抄家现场15 - 公主公主 - 简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公主公主 >

第151章抄家现场15

没新意啊!谋士想要进言受到重用,总会说“主公,你大难临头啊!”投奔的人想要受到庇护,也要说自己是来送礼的。你若真有什么大礼相赠,自己留着吧。景华很想这样把人撅回去,可做人不能这样不留情面,所以景华微笑颔首,“多谢刘娘子。”

嗯,你送礼,我接着,谢谢你了,不必客气。

然后就没有然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对于这个东海王女眷,朝廷会怎样判决依旧怎样判决。

就这三两句话,刘氏就明白怀德公主在东海王府的一切表现都是伪装,事实已经证明公主不是天真蠢笨之人。可刘氏私底下猜想,即便是骗人,只要也有三分真,不然如何取信于人?没想到公主这般天赋奇才,演绎了一个与自己全然不同的人,没有丝毫可以借鉴参考的地方。

刘氏麻溜跪下,叩首道:“妾身求公主殿下收留。妾身虽为东海王侧室,可早在两年前就脱离王府,于妈祖庙清修,对东海王的一干恶行也愤然于胸。此次向朝廷检举大公子,就是为了报效朝廷,也为咱们沿海百姓除一祸患。”

“恩,这套说辞不错,若是你能说服我,以后对外就这么声明吧。”

刘氏微微一笑,“什么都瞒不过殿下,妾身想以检举的功劳,求一个立身之地,放眼望去,如今只有殿下有这个本事了。求殿下高抬贵手,容妾身有个立锥之地。”

“想要片瓦遮身不难,可你要交待清楚,怎么突然反了东海王。听说他对你不错,侧室扶正,对三公子也宠爱有加。什么脱离王府,那是我算计的,你清楚,我也清楚,说实话吧。”

“殿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被扶正,是我辛苦筹谋而来。先王妃在世时,我受的磋磨又何曾少过。我一共怀胎四次,诞下孩儿三次,最小的女儿是在先王太妃手上没的。东海王多疑,后院争斗也查的一清二楚,他虽知道,却从不曾保护过我。所谓宠爱,不过遮羞布罢了。”

“公主大约觉得,自作聪明的人从来不记恩德,只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的小聪明得来的。公主天潢贵胄,不知民女疾苦。我是胥民之后,生在船上、长在船上,我这一张脸,一艘小船是保不住的。张开之后,被辗转献给东海王,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而最大的辛苦与磨难,都是东海王给的。若是没有妈祖庙清修这两年,我大约也会如寻常妇孺般,恨着夫主,也爱着夫主,依托他而生,最好的结局不过在他死后过几年松快日子。”

“活着听到自己的死讯,殿下不知那种悲凉。自那时起,我就对东海王死心了。我出身卑贱,不足挂齿,我的儿子也是他的骨血,他为何眼睁睁看着我儿惨死。大公子打断他腿的时候,东海王可以推脱不在身边,可到了船上,为何不救他?我儿在船舱哀嚎的时候,东海王忙着争权夺利,甚至因为大公子势力庞大,就放任我儿伤病死去。这样的委屈,我受不了。”

景华静静听着她剖析心路历程,岂止是委屈,这是杀子之仇,不共戴天啊。

“你的仇人是谁?”

“是东海王和大公子!他们一个动手,一个放任,害死了我儿子。朝廷和殿下替我报仇,我自然要报效。”

“你的仇人是谁?”景华起身,逼近她,强迫她看着自己的眼睛。很多人说谎的时候,嘴巴和眼睛不能配合,嘴上侃侃而谈,眼睛却慌乱得不敢看别人的眼。

“还有太妃,她手上也有我儿子的血。”

“你的仇人是谁!”景华再次逼迫,刘氏下意识躲闪,不敢看她。

景华把刘氏的头扳过来,再次逼问:“你的仇人是谁?”

“我,我亲手杀了王太妃,对,我杀人了,我把她从妈祖庙救出来,原本是为了换我儿子,既然没得换,我干脆杀了她报仇。”刘氏宁愿把亲手杀了婆婆的把柄递到景华手中,也不愿意正面回答仇人是谁的问题。

“回答我!你的仇人是谁?”

“是你!”次次逼问,终于把刘氏逼到了心中的墙角,避无可避,刘氏终于大喊出来:“是你!”

“要不是你算计,我怎么会沦落到山上清修!……可我知道东海王才是罪魁祸首,即便没有你,有朝一日色衰爱弛,我最好也不过这样的结局。你的出现,让这样的现实早几年到来。东海王难道会主持公理正义吗?后院里,谁受宠,谁就是道理。可我有今天,都是因为你吗?不是的,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推波助澜、助纣为虐才有今天的我。杀子之仇好报,我自己的仇怎么办?我的仇人太多了。”

“我是被父母卖给鱼贩的,我和网子里的海鱼没什么区别。我恨他们,明明当时我已经和岸上一家船主的儿子定亲了,是他们贪图二十两银子卖了我。我恨那些买走我的人,他们用贩鱼的眼光挑走了我,训练我形态举止,视我为禁脔,是我拼死一搏攀上东海王。王府的日子你们都知道了,不过换个地方搏命,与海上打鱼的风险一样大,还不如死在海浪里,至少清白。王府里的每个人都是我的仇人,我不受宠时,王府侍卫也曾调戏过。”

刘氏瘫软在地上,这些话应该埋在心里,死也不要说出来。如今到了这个地步,刘氏也破罐子破摔,“我的仇人太多了,我不想,我报不了这。”

“你想杀了我吗?”景华轻声问道。

“不,我想看着你,看看你是什么下场。你与我有何不同?我看过你的消息,冯家落难,你最好的结局不过小吏之女,一样被家人出卖,你与我有何不同?”

“读书多寡吧。”

嗯嗯?严肃认真讨论仇恨、人性呢,读书是怎么冒出来的。不仅刘氏,小梨和小萍也满头雾水。

景华轻笑一声,“你留下吧,做什么活计,日后再安排。你给我的大礼,不就是拿自己当招牌,洗清我杀夫的名声吗?不必了,我既然敢做,就不怕人说。”

“姑娘,怎么能行,万一她暴起伤人怎么办?”小梨是一百个不赞成,没听刘氏说,她认定姑娘也是她的仇人吗?怎能留下!小萍嘴慢,没插上话,但也狠狠点头附和。

“没见她时,我也以为她是来刺杀的……”

“那您还见?”小梨惊呼。

“刘氏有句话说的不错,我与她没什么不同,与这天下女子也没什么不同,她想看我下场,就近看吧。”

景华在心里补充,她素来崇敬的太子妃,其实与自己也是同一类人。太子妃、自己、刘氏,景华也想看看,不同的选择,最终能走到什么样的终点。

刘氏反而比两个侍女更明白景华的意思,她们性格是如此相似,不甘心、不认命,她们都靠着自己爬上了高位。

刘氏看着景华缓步离开,忍不住问道:“若我真是来杀你的呢?”

景华回头一笑,“那你就知道我武功也练得不错。”

刘氏彻底颓然倒在地上,性格是假的,和东海王游湖怕水不敢上船是假的,连娇弱都是假的。刘氏怀疑,这位公主真的是尚书府女公子吗?为何比她这渔女还坚韧泼辣。

朝廷大军凯旋,景华也受到礼遇,在宗室聚居的街区,得了一座御赐的公主府。

这三年,冯家没有浪费景华的牺牲。大老爷重新科举入仕,如今已是四品大员,当初对皇帝判断没有错,他的确格外欣赏平地起势之人。第二次科考多么新鲜的事情,在帝王心中留了名字,提拔自然接踵而至。二老爷本是战将,在军中素有威望,只要朝廷不忌讳冯家,二老爷又是敢战之人,又有岳父照顾,重为将官顺理成章。冯景英已调回京中,在吏部做了六品,吏部这天官衙门,升一级都是难事,他外官入京按例该降半级,可冯景英就有这样的本事入了太子的眼,直接入了吏部。景秀、景明和景芳几个孩子,经此一遭,都成熟不少,没有高门子弟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浮躁,更加务实了。子嗣后代才是家族传承的根本,从这方面来看,冯家的跌落也不全是坏事。

冯家重新站起来,最大的功臣回京,家中人自然无比欢喜,都聚到公主府来团聚说笑。没有人提东海一行的不愉快,大家都捡着趣事轶事谈笑。

还是大太太无意识叹了一句:“若是母亲在就好了。”

气氛突然为之一静,大太太手足无措想要弥补,却紧张得不知说什么。景华轻拍母亲的手,笑道:“是啊,我也想祖母了,不知她老人家在祖籍怎么样了?”

冯家祖籍,老宅。

冯老太爷躺在床上已起不来身,屋中没有丝毫久病之人居所的臭味,只有淡淡的药香。冯老太爷虽然病得两颊凹陷,可身上没有异味,衣裳干净整洁,一看就是被精心照料着的。

丫鬟轻手轻脚进来,又到冯老太爷喝药的时候了。一旁歪在榻上打盹的老太太却立刻醒过来,“我来吧。”

“老太太,奴婢伺候就是,您歇着。”

“不必,你这小年轻,哪里受的。他被罢了官,又得了重病,脾气坏,你也是好人家的姑娘,哪受得这个。”老太太蹒跚起身,结果丫鬟手中药碗,轻轻舀了一勺,递到冯老太爷嘴边:“老头子,喝药了。”

白发苍苍的夫妻,如此相濡以沫,相携白首,看得人心中感动,眼眶发酸。

冯老太爷睁开浑浊的眼睛,眼中全是恨意,他努力想要呼救,可嗓子只能发出赫赫的喘气声,他想写字,可无力的双手已经握不住笔,他只能努力积攒力气,撞翻了老太太手中药碗,我不好过你也别想舒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