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抄家现场6 - 公主公主 - 简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公主公主 >

第142章抄家现场6

皇家别院,太子妃领着太子殿下往内院而来,远远听到湖上有操舟的水声和打斗的声响,隔着重重花木,就见一清瘦小郎君正操舟和围堵她的几名军士周旋。来回过招几次,小郎君力有不殆,被人击落水中。站在船上军士不停用竹竿穿刺水下,打得小郎君狼狈躲闪。

“那就是冯家姑娘吧?”太子自从景华落水之后接避开不看,君子不欺暗室,虽然那几个军士都是男子,景华也穿戴整齐,但落水衣服就会紧贴身上不雅,太子特意避开不看。

“是,怀德妹妹是个好姑娘。那日进宫之后主动请缨到别庄学习操舟,在围攻下如何逃生保命和一些迅速脱身的法子。她原本就是机敏之人,不必学探子那一套,反让人看出行迹,只需保住性命,就是朝廷安插在东南沿海的一根钉子。”

“终究是朝廷无力,才让她一个女儿家受此磨难。”太子是真心实意这样想的,他大男子主义觉得女人不该抛头露面,又敬佩有本事的女人,深刻为自己不能解决问题连累妇孺而自责。一如他倚重太子妃,接受他的辅佐,又心疼她一样。

“殿下放心,怀德妹妹并不以为苦。她日日苦练,一片丹心报效朝廷,这份心意,又何分男女呢?殿下今日接见她,也是对她的鼓励宽慰。”

太子颔首,这正是他来别院的目的。

午膳时候,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殿下邀请景华同桌用膳,饭后又亲切交谈,太子殿下温和儒雅,对景华舍身报国的行为大加赞赏,一口一个“怀德妹妹”,态度之谦和温文,令人如沐春风。

太子殿下用过午膳就回宫了,陛下身子受损,如今朝政大多压在太子殿下肩上,能来这一趟,已经是对景华的重视了。

“辛苦了,今日可有所得?”太子妃招手示意景华坐在自己旁边。

“能在水中憋气十弹指左右,若是在水下打斗消耗气息过多,只能憋气六弹指左右。若有芦苇杆通气,能一口气游三丈以上。操舟已经基本熟练,采莲人坐的水盆也能运用自如。这些日子饭菜都以河鲜、干鱼、海货为主,口味有些清淡,但并非不能适应。”

“嗯,你是个肯用心的好姑娘,不必我多操心。我再与你讲讲朝廷与东海王的关系和东海王的麾下势力。”太子妃殿下年纪做景华的母亲都足够了,景华也在太子妃殿下身上感受到睿智年长女性教导的魅力。这些都是派来的官员、嬷嬷不能及的,若说官员传授的是枝叶,那太子妃娘娘教的就是主干;嬷嬷们教授的是内宅求生的能力,太子妃殿下教导的确实堂堂正正立身的本事。太子妃高瞻远祖,能从更高、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待讲完了,太子妃看看天色,笑道:“时辰也不早了,本宫要回宫了。这次来还有件事要征求你的意见。钦天监已经测算出吉日,你的册封礼在八月初一。你是父皇的义女,殿下和我的妹妹,身份不同,冯家该有恩赏。”

“为国为民,岂敢求利。”景华并不想给家里求什么额外的封赏,她的存在已经足够庇护冯家。

“别担心,自来爵以赏功,禄以酬劳,你为国尽忠,自然能恩及家中。现在朝廷议的是免除冯尚书流放之罪,改判纳银赎罪,冠带闲住。你父亲和二叔也得赐光禄大夫的虚衔。你是个有想法的姑娘,我想问问你的意思。”

“承蒙恩典,景华不甚感激。只是恩赏太过,甚为不安。祖父年老,不堪官身,他老人家也常说做一平民百姓,诗书度日才能洗涤内心。祖父已经打算回乡,并不愿打扰乡里。至于父亲和二叔,未有功绩,怎能平白升官。父亲参加今年秋闱,二叔边关驻守,只求平常视之。”

景华被坑到宫里来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因为冯尚书舍不得官位,才那孙女儿填火坑,用孙女的性命搭上仕途的天梯吗?冠带闲住是什么意思?虽然没有了职务,但官员身份和品级还在,继续让他在家里摆二品大员的架子吗?景华怎么肯!

至于父亲和二叔,都是有本事的人,只要没了罪臣之家的拖累,自然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再一次跻身朝堂。

这样大起大落的人生,跌倒谷底还能爬起来的韧性,没有人会小瞧。凭科举、军功入仕,才是父亲和二叔一步步走向高位的保证。和攀扯女人的裙带比起来,正途入仕才更坦坦荡荡,更为世人接受。

太子妃微微一笑,“本宫知道了。”对这个结果,太子妃早有预料。

送走太子妃殿下,景华又马不停蹄开始下午的训练,等到掌灯时分,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了院子。

景华的贴身婢女小梨和小萍回来的时候,景华已经梳洗过披散着头发,坐在桌前借油灯光亮看东海王生平,他的为人处世,他打过的海战。

“姑娘怎么不等我们侍奉就收拾好了?”小梨笑着进来给景华披上一件薄外套,又了拨油灯:“烛火晃动,姑娘少在夜里用眼,当心以后老了眼睛花。”

“我去给姑娘做点儿夜宵吧,姑娘想用点儿什么?”小萍也过来问道,一边问一边拿布巾给景华擦头发。

“什么都不用,你们进了一天学也累,回去休息吧。睡觉之前把学的拿出来相互印证,别懈怠了。”她们俩从小贴身伺候景华,陪着景华长大,平时景华也爱教她们读书算数,如今算是人尽其用,能跟着景华一起去东海王地盘走一遭。

“哪儿有姑娘不休息,我们先睡的道理,我们陪着姑娘。”小梨、小萍异口同声道。

“行了,劳逸结合的道理忘了吗?你们的职责不是伺候我饮食起居,我又更大的任务要托付你们呢。快去休息吧,省得明天精力不济。”冯家人丁单薄,二房和三房都不在京中,景芳出生之前,家里只她一个女孩子,连旁支都无,小梨和小萍与她虽是主仆,却情同姐妹。

小梨伸头看了看景华桌案上的文卷,叹道:“姑娘这么晚了还在用功,脸上却无半点儿娇羞,哪里是关心未来夫婿的样子,分明比赶考的举子还用心些。”

“我可比举子难,他们考不上这科有下科,我若是一着不慎,连带你们都性命不保。”

“姑娘说什么呢!童言无忌大风吹去!”小萍赶紧左右看看,压低声音提醒。

“放心,庄子上谁不是明白人,太子妃殿下不忌讳这些。话赶话说到这里,我也和你们交个底。这次封公主嫁给东海王,你们得明白我的处境是和亲公主,朝廷和东海王早晚有一战的。我的职责是保全自己的前提下,为朝廷提供方便。所以,我名为公主,其实和间者无二,你们明白吗?”

“这,这……那姑娘日后的孩子如何自处?”小萍嗫嚅问道。她们上了这么久的课程,大约也猜到不是正常婚嫁,可也没想到这么严重。

“我不会要孩子的,我无力保护他,又何必让他来这世上受苦。”这也是景华要提前说明的原因,但她并不惧怕。在冥冥中,她觉得和亲这种事情好像很熟练了,并不为难。“前几日你们俩还兴致勃勃讨论什么日后小少爷要如何打扮,我才和你们挑明了说。日后也不要挑拨我去争宠什么的,更要管好自己。”

“可若没有孩子,姑娘日后怎么办?”小梨皱着眉头想,孩子是一个女人一生的依靠,怎么能说不生孩子呢?

“我有公主爵位,朝廷不会不管我你们现在要帮我想的是,没有血脉做纽带,我要如何取信于东海王。若是我去了,只做摆在神龛上的摆设,对朝廷毫无用处。”

“奴婢……奴婢……”小梨和小萍结结巴巴说不出个答案来。

“没事儿,慢慢想,想到了再说。”景华挥手让她们回去休息,心中难题困住的两人,也不再坚持要陪她。

景华看着两个婢女满脸为难的背影摇头,小梨小萍的观点和祖母、母亲的观点差不多,她们都不明白自己。摇曳昏黄的灯光下,景华想起入宫受太子妃教养之前,祖母的那一番话。

“嫁给东海王,你就是王妃了,虽身份尊贵,可远离家乡父母,一想到你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孤苦无依,我这心就紧揪着放不下。听闻东海王是一时豪杰,只是你身份尴尬,千万不要把一颗心全落在东海王身上。女儿家的矜持,不是故作姿态,是尽量保护自己。祖母不是教你何人交往隔着心眼儿,只是怕局面复杂,你因小女儿情思,误了自己。”

“母亲放心,我明白自己肩上扛着什么责任,不会真拿东海当夫婿的。东海王估计也不是和我交心。我背后有朝廷,手上有嫁妆,东海王若是性子好,咱们就相敬如宾,若是粗鲁无礼,我关起门来过日子也行。只要我在沿海一日,东海王就有顾忌一日。”

明明是老太太劝景华不可全抛一片心,可听景华这样冷淡悲观,老太太心里又难受得不行:“你哪儿半点待嫁新娘的娇羞,年纪轻轻就看破红尘,心如槁木的样子,这怎么行?”

景华轻笑一声:“哪儿有什么槁木。祖母也你别太担心了,就是不嫁给东海王,在嫁给京中某家贵公子,也是一辈子困于内宅,相夫教子,在婆母、夫君、妾室之间转圜,没有半点儿自我,还不如出去搏一搏呢。成了我就是于国有功的公主,一辈子不愁了。”

“就算有个公主的空头衔,没有知冷知热的贴心人,没有孩子承欢膝下,再多的权势有什么用呢?”老太太又是叹息。

“有权有势的快乐,旁人想像不到。我真功成归来,想要贴心人,多少美少年养不得,想要孩子,这么多兄弟姐妹不能过继一个给我吗?”

老太太目瞪口呆,只当她气得说胡话了,不深入追究给自己添堵,双手合十拜拜:“如今只能祈求老天保佑,东海王早早被朝廷剿灭,你回来,趁着年轻,还能再嫁人。这形势我过往几十载经验也没有可供参考的,你斟酌着办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