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不是农家小可怜6 - 公主公主 - 简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公主公主 >

第124章不是农家小可怜6

“今天的字认完了,我还要有哪些地方没讲清楚吗?”景华笑问余嫂子和李淑芬。

李淑芬已经张口答话,没想到余嫂子的大嗓门完全盖过了自己:“清楚!小葱拌豆腐——一清二楚!花大姐就是太客气,我要有啥听不懂的肯定直接问。”

李淑芬觉得自己现在要是再说什么都有点而落下乘,于是抿嘴一笑,文文静静道:“景华姐,都听懂了。”

“那好,咱们明天再继续。”景华收起缝纫机上的书本,宣布今天的课程结束。现在家里条件有限,用吃饭的桌子当书桌,怕油渍污染书本;四姐妹的房间刚换了上床下柜的家具,一人一张床一个衣柜一张书桌,上面放满各自的东西,景华也不愿意打扰。只好在缝纫机上面读书写字,蝴蝶牌缝纫机,机身是可以放进桌肚的,关好面板,完全可以当桌子用。

这缝纫机花了景华不少钱,又要找工业票,还要托关系才能买到。算算家里新置办的东西,当初觉得两千块是巨款,现在都花得差不多了,第一年收入不丰,几乎在吃老本。好处是生活条件提高一大截,就拿缝纫机来说,景华终于不用亲自逢衣服,给一大家子置办衣服,又舍不得出钱请街上的裁缝,真是缝手指都脱力了,戴了顶针保护也没用。

“行!天色还早,我去把猪草切了,花大姐你忙你的不用管我!”余嫂子很熟悉的把自己的本子放在景华新打的小书架上,拍拍身上不存在的灰尘,到廊下台阶旁抓了红薯藤就开铡。

李淑芬也笑道;“景华姐,那我帮你……扫扫院子吧。”

李淑芬仔细一想,帮做饭不合适,现在谁家存粮都紧张,你做饭还不得吃饭啊,她可没有蹭饭的意思,曾点儿糖甜甜嘴也就算了。真是没想到,重生回来,居然谗糖精色素勾兑的糖块。说扫房间也不合适,太私密,一扫岂不是什么都让自己看去了。更何况李景华家里一尘不染,自己就是想帮忙也没下手的地方啊。李淑芬情急之下,只能去打扫院子了。

“不用,不用!余嫂子就是太客气,你可千万别学。”景华亲密的拉着李淑芬带她到院子里,“你快回去吧,你爸妈哥嫂在地里忙了一天,你回去做做饭收拾收拾,也是体谅他们呢。”

李淑芬推辞了几次,终究推托不过,只能先走了。李淑芬也没什么心理负担,现在学的这些自己都会,不过是占个名头而已,不想余嫂子是真学,自然也不用像她一样卖力干活儿。

等李淑芬走远了,余嫂子才把铡好的红薯藤搂到桶里,抱怨道:“这李淑芬是有毛病吧?见人屙屎屁股痒,你啥时候把她赶走啊!”

“余嫂子快人快语,我刚开始还以为是你领她来的呢。”

“我有病啊!这死丫头片子,小时候看着乖乖巧巧的,怎么现在就听不进去人话呢。我都说多少遍了,你长她一辈,要叫婶子。她就会装聋,歪理一套一套的,说什么叫姐姐年轻又亲近,那舌头尖的,我都想看看是不是妖精舌头分两叉啊!一天到晚黏黏糊糊,你不长辈数,还长岁数呢,一点儿都不知道尊重。”

景华又笑了,“她那是想表达亲近呢。”

“一肚子鬼心眼儿,明明会的字,还要先看看我会不会,一定压我一头。我得罪她啦?花大姐,我是真不想看见她了,你什么时候把她赶走啊!”

“她诚心来学认字,我怎么好赶人,咱们对诚心来学的人都不会拒之门外。”景华冠冕堂皇打马虎眼,又余嫂子一个你懂我懂的眼神:“放心吧,过不了多久,她就全学会了。”

景华对这个李淑芬的突兀出现很是迷惑,余嫂子找她学认字有理有据,为人也真诚,还常帮景华干活儿。李淑芬却行为莫名,她很多字都是认识的,只是爱写错别字,这倒附和她毕业好久不摸书本的状态。可那些新鲜的词和新鲜的见识,完全不知道从哪儿来的。还有莫名的自信,奇怪的高傲态度,看自己时候亮得吓人的眼神,对自己时冷时热的态度,景华是怎么也想不明白。

不过这些日子,景华也摸清楚一点,李淑芬不是个有耐心的。以她目前认字水平,估计再过几天就坚持不住了。

李淑芬的确有些坚持不住,天气越来越冷,风往骨头里吹,湿冷湿冷的,外面空气感觉都要凝成小水珠的。李淑芬根本不愿意出门,是家里火塘不暖和,还是被窝不香?

一起学字怎么久,旁敲侧击的,也没从李景华嘴里问出她采草药的地方,李淑芬原本想跟着她一起采草药,早点儿带她走上医药大佬的路。可谁知道李景华护得这么紧,她上辈子只在服装厂上班,也不懂医药的事儿啊。

最令李淑芬愤愤不平的是,她明明表现得比余嫂子聪明,平日里对李景华也亲近,一口一个姐的喊,活没少帮着做,自家她都不干那些的。可偏偏李景华对余嫂子比对她亲近,李淑芬找了诸如她们年龄相近、经历相仿之类的理由安慰自己,可终究愤愤不平。李景华这个没眼光了,自己有高出现在四十年的眼光,她居然不知道拉拢自己。

李淑芬一冬天都窝在家里,再听到李景华的消息是大队杀年猪,李家大哥招呼着去看热闹:“听说杨四嫂养了头大肥猪,四百斤往上,咱们瞧热闹去。”

李淑芬这才愿意出门,到杨家院子的时候,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许多人。他们到的时候,正在杀第二头,前面的人一边看一边点评:“好家伙,五六个壮小伙都按不住这猪,赵老三险些让猪踢了,劲儿可真大。”

“也要养得壮,才有这么大劲儿。这一扇猪肉当以往一头猪了吧。”

“我看差不多,刚才不是过秤了吗?四百三,除了内脏猪头,净肉怎么也还有三百五,真是头肥猪。”

“杨四嫂好本事啊,猪养得这么好,真是能手。听说和大队上约好的两百斤以外的斤数要换工分的,这可划得来。”

“家有良田千倾,不如一级傍身,还是老话说的好。人家这用巧劲儿,是比我们只会卖劳力的强。”

“嘿,你还有想法了不成?明年要不要去大队说说,你家也养猪。”

“别了,家里哪儿有地方搭猪圈,再说我也不会养啊!”

前面人侃天侃地,说过的话转头就忘,站在后面的李淑芬却是记在心里。是条好出路啊!现在天冷没法儿采药什么的,家里连台缝纫机都不给买,她会手艺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还是养猪好,养猪她熟悉啊。她看过农业频道的,给猪吃熟食,打扫干净猪圈,还要给猪注射疫苗,她完全可以胜任啊!

李淑芬捂着耳朵,惨烈的猪叫声还是也不能阻止她畅想美好未来。闻着肉类特有的腥味儿,肚子里没油水的李淑芬都不觉得臭了。

在院子里把肉割好,背到村里人最晚扎堆聊天的大梨树下面,和刘大嫂养的猪肉一起,全大队分肉。

在景华的院子里杀猪,猪血就全归她了。杀猪匠则要了猪鬃毛,这是做刷子的好材料,也是给杀猪匠的额外报酬。

全村都热热闹闹分肉,还有好多小孩子站在旁边拍巴巴掌。

肉领回来,中午时间短,景华就做了一大碗小炒肉,又煮了猪血白菜汤,汤里都浮着一层油面子,一上桌就被一扫而空。晚上则是用砂锅炖了一下午的东坡肉,一人一大块,酱汁淋在白米饭上,喷香!觉得腻的时候,就吃两筷子豆腐,豆腐上也淋了肉汁儿,还是香。

大姐儿放下筷子,打了个饱嗝儿,叹道:“哈出的气都是肉味儿的,咱家今年吃肉可真多。”

“就是,就是,没猪肉的时候吃鸡,过年又吃肉,真想天天过年啊!”小五发表意见。

“可惜咱家鸡全吃完了,明年吃鸡蛋怎么办啊?”三姐儿问道。

“再养呗。妈说了,革委会不让多养鸡,这么多人来家里看杀猪,要是让别人看见,咱们就不能吃鸡蛋和鸡肉了。”二姐小声道。

“三姐儿,你看我头发是不是黑了好多,吃肉还能黑头发?”

大姐儿摸着自己的肚子道:“不止黑头发,还长肉呢。我去年的衣服穿着膀子抬不起来,都长胖了。”

景华听着孩子们瞎扯闲篇,这时候才插嘴道:“哪儿胖了?你是发育了,长得圆润些才有福气呢!”

景华的审美还是符合大众潮流的,长得圆润一说明家庭条件好,二说明性格好,心宽体胖嘛。

“妈,你不懂,我同学都好瘦的,穿衬衣才好看。”大姐儿摸着自己已经长粗长黑的头发,想妈妈普及现在的流行趋势。

“那下回炖鸡肉的时候你别吃了。”景华笑怼她一句,大姐儿就不说话了。

胖就胖吧,肉不能少吃一口。

过年的时候,整个公社都热闹起来,难得的好年景,大家都盼着来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走亲访友的人全出动了,景华家里来串门拜年的更是络绎不绝,大家都听说了她养出四百多斤猪,都来取经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