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病从口入
毛都没长齐,仗着是大医院来的,就敢到地方上装专家啊?
“张医生,你说是蛔虫症?”赵鹏也狐疑问道。
蛔虫这玩意,很常见。
尤其是农村发病,高于城市。
全世界近1/4的人,感染过蛔虫,越是温热带地区,发病越高。
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过粪~口。
可以说,病从口入。
现在城市的小孩子,可能少见,放在以前,很多小学生,都要吃一种叫“宝塔糖”的玩意。
味道很不错,小孩子都爱吃。
吃完后,就恐怖了。
分分钟拉出白花花的大虫子。
更奇葩的是,课间休息,大家一窝蜂上厕所,有小伙伴拉蛔虫,拉出来一半。
长长的蛔虫,坚强不屈的迎风飞扬,剩下一半打死都不出来,小伙伴拼命拉,憋的脸红耳赤,也没拉出来。
小伙伴们都好奇围观。
袖手旁观。
没人伸出援手。
在一条小虫子面前,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小伙伴无奈,只能眼一闭,坚强的捏着纸巾,往屁股下一拉,硬生生把顽强的大长虫撤出来。
这还不可怕。
可怕的是,上课时,有个女同学屁股痒,伸手一摸。
啪嗒。
一条十几公分的蛔虫,甩在过道上,来回翻滚。顿时,课都不上,小伙伴们围成一圈,用看动画片的激情足足看了大半天。
小姑娘吓的脸色惨白,哭的稀里哗啦,跟老师诉苦:老师,我把“肠子”拉出来了。
更生猛的是,有个胖嘟嘟的小伙伴,觉得嗓子痒痒的,往外一呕。
嘶……
半条白花花的大蚯蚓,露了出来,剩下半截,还坚强的在喉咙里折腾。
旁边的小伙伴,骇然失色。
惊恐万分。
不过,他们都低估了自己的小伙伴。
小胖墩丝毫不惧,虎躯一震,一把就把大蛔虫扯了出来,还得意洋洋的在众人面前炫耀一番。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讲台上,年轻的女老师,更是惊的差点生活不能自理,目光呆滞的看着小胖墩举着那条大蛔虫跑到她面前求表扬。
电光火石,
两人一虫,四目对视!
年轻的女老师,心理承受能力实在太脆弱了,坚持了五秒,崩溃了,落荒而逃,冲出了教室。
几秒钟后
从门外传来“哇哇”的狂吐声。
那一战,小胖墩全校扬名,被老师们夸奖了好些年。
除了蛔虫,还有绦虫、蛲虫。
说这么多,其实就一句话:
病从口入!!!
不吃生的,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猫狗,或是生的淡水鱼,愈发要注意,定期吃打虫药。
事实上
消化内科做内镜的医生,看的虫子最多,而且,还是活灵活现那种,随时可以拍一组动态视频:
“舌尖上的美味”
言归正传,赵鹏的话,将众人的思维,从十万里外的蛔虫星球又拉回地球,张烈也似笑非笑的看着张凯,想知道他怎么解释。
“我认为是胆道蛔虫症,而且,胆总管很可能坏死,脓腔积血,导致胃瘘,血液由此破裂,进入消化道,才导致病人咯血。”张凯一番言辞,有理有据。
赵鹏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可张烈却半信半疑,正当他酝酿台词,该如何反驳张凯时,房门被重重推开,先前消化内科跟来的年轻医生急促道:
“张医生,我们王医生行了胃镜,怀疑是胆道出血,让我来跟你说一下,建议马上筹备急诊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