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与其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1) - 年轻可以犯错可别犯傻 - 问道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20章与其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1)

美国作家房龙说:“当世界抛弃了你,而你又无法改变时,你才有抱怨的权利。”寻求改变是停止抱怨的最佳方式,我们无力改变世界和别人,我们唯有改变自己。不抱怨是一种人生智慧,也是一种心灵修养。如果你彻底远离抱怨,就会获得你想要的幸福与成功。

打造不抱怨的智慧

与其抱怨周围环境,不如及早适应社会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上善若水”,我们都应当像水一样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改变世界很难,改变自己却很容易。

有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很落魄,不得志,有人就向他推荐智者。于是他找到智者,诉说了自己的困窘和苦恼。智者沉思良久后,默然舀起一瓢水,问他:“这水是什么形状?”

那个人摇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呀?”

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又倒入杯子。那个人若有所悟:“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

智者无语,再把杯中水倒入旁边的花瓶。那个人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您是想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处处像一个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盛进什么容器就像什么形状。您的意思是要我必须适应社会啊!”

智者点头默认,轻轻提起花瓶,把水又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花盆。刚才晶莹清亮的水,一下子便渗入沙土,不见了。智者低身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

那个人陷入了沉默的思索之中,对智者的话咀嚼良久,然后高兴地说:“人生就像这水一样,如果掺入的杂质像沙土一样多,超过了自身的承受力,就会突然、迅速地消逝,失去自我。”

“是这样。”智者拈须,转而又说:“但又不完全是这样!”说完,他走出门去,那个人紧随其后。

在屋檐下,智者俯身用手在青石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停住了。那个人也把手指伸向智者的手指所触之地,他感到有一个凹处。他有些不解,不知道这个本来平滑的石阶上的小窝中藏有什么玄机。

智者点拨道:“每到雨天,雨水就会不停地从屋檐落下来,这个凹处就是水滴下来的结果。”

那个人终于醒悟:“人生在世,经常会被装入各种各样的容器,所以人应当像水一样学会适应,但是,如果容器中杂质的含量过多,超过了水的承载能力,水就会消失,所以人不能一味地只知适应社会,失去自我。做人,要像这小小水滴一样,通过不懈的努力来改变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冲破容器的限制和束缚!”

与其抱怨,不如改变。当周围的一切无法改变时,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我们无法决定这个世界的颜色,却可以决定自己面对这个世界的表情。当我们换一种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一切时,你会发现,世界也在你的眼光换了一种色彩。

逆来顺受被人欺,要懂得捍卫自己的利益

勇气减轻了命运的打击。谁不坐等机遇的馈赠,谁便征服了命运。

一天,史密斯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他的办公室来,准备给她结算一下工钱。

史密斯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你也许要用钱,你太拘泥于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呶……我们和你讲妥,每月30卢布……”

“40卢布……”

“不,30……我这里有记载,我一向按30付教师的工资的……呶,你待了两月……”

“两月零5天……”

“整两月……我这里是这样记的。这就是说,应付你60卢布……扣除9个星期日……实际上星期日你是不和柯里雅搞学习的,只不过游玩……还有3个节日……”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3个节日一并扣除,应扣12卢布……柯里雅有病4天没学习……你只和瓦里雅一人学习……你牙痛3天,我内人准你午饭后歇假……12加7得19,扣除……还剩……嗯……41卢布。对吧?”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左眼发红,并且满眶湿润,下巴在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一语不发。

“新年底,你打碎一个带底碟的配套茶杯,扣除2卢布……按理茶杯的价钱还高,它是传家之宝……我们的财产到处丢失!而后,由于你的疏忽,柯里雅爬树撕破礼服……扣除10卢布……女仆盗走瓦里雅皮鞋一双,也是由于你玩忽职守,你应负一切责任,你是拿工资的嘛,所以,也就是说,再扣除5卢布……1月9日你从我这里支取了9卢布……”

“我没支过!”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嗫嚅着。

“可我这里有记载!”

“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41减26净得15。”

尤丽娅两眼充满泪水,长而修美的小鼻子渗着汗珠,多么令人怜悯的小姑娘啊!

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3卢布……再没支过……”

“是吗?这么说,我这里漏记了!从15卢布再扣除……呐,这是你的钱,最可爱的姑娘,3卢布……3卢布……又3卢布……1卢布再加1卢布……请收下吧!”

史密斯把12卢布递给了她……她接过去,喃喃地说:“谢谢。”

史密斯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

“为什么说‘谢谢’?”史密斯问。

“为了给钱……”

“可是我洗劫了你,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

“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

“不给?怪啦!我和你开玩笑,对你的教训是太残酷……我要把你应得的80卢布如数付给你!呐,事先已给你装好在信封里了!你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

史密斯请她对自己刚才所开的玩笑给予宽恕,接着把使她大为惊疑的80卢布递给了她。

她羞羞地过了一下数,就走出去了……

做人,要该出手时就出手,不纵容恃强凌弱者。假如面对恃强凌弱者,放弃反抗、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只会使对方得寸进尺。只有勇于反抗,敢于斗争,才能使自己成为强者。

想要赢得他人敬重,就要学会与人合作

在现代社会,一个不会与人合作共赢的人,就算实力再强,也难免会惨遭失败。

安德森是个非常优秀的青年,头脑一向很聪明,在大学期间是令人羡慕的“学习尖子”。或许正是因为他太优秀了,所以其他人在他眼里简直不值一提。

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时时感到自己是“鹤立鸡群”。不仅周围的同学他看不上眼,甚至连一些教授他也不放在心上,因为他们讲的课程对安德森来说实在太简单了。

学业上的优秀使安德森逐渐形成了一种心理优越感,因而在人际交往上常常变得极为挑剔,容不得别人犯一点儿毛病。一次,有位同学向他借了一本书,书还回来时弄破了一点儿,虽然那位同学一再地向他表示道歉,但安德森仍然无法原谅他。尽管碍于面子,他当时什么话也没说,然而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愿理睬那个借书的同学了。

渐渐地,安德森成了其他同学眼中的“怪人”,大家不敢再和他交往,甚至不愿意和他交往。当然,这种“集体排斥”并没有阻碍安德森在学业上的成功。

安德森的功课门门都很优秀,年年都获得了奖学金,还曾代表学校参加过国际性竞赛,并获得了奖项。许多老师和学生都一致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天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